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强制性拉伸肌肉”实际上属于一种离心力量练习。即:肌肉在练习中虽积极地收缩,却仍被强制性拉伸作用力拉长了的工作形式。与肌肉的其它几种收缩形式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使肌肉产生较大的张力。早在1929年就有研究者(贝德)用青蛙实验证实了强制性拉伸肌肉后的肌力超过最大静力性肌力的1.5—2倍。还有研究者认为,离心收缩所产生的张力比最大向心收缩力大40%左右。可见,离心收缩是进行力量练习的最佳刺激。但在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肌肉收缩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等张收缩(动力性)和等长收缩(静力性)。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任何运动项目中,都存在着以上两种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 我们在《静力练习初探》一文中,通过实验和文献资料法,进一步证实了静力练习在发展绝对力量、力量耐力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对发展速度力量和增大肌肉横断面也有较好的作用。所以,静力练习是相对于动力练习的另一类型的有效的力量练习法。但是实验和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的静力练习存在着没有具体力的大小显示,所以,力的大小概念抽象,练习时强度难于正确掌握,并造成练习时的单调和枯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静力练习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研究设计了在静力练习时能显示力的大小的数显静力练习器。  相似文献   

3.
一、武术套路中静力性动作的力量训练 静力性动作是指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形式称为静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能更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张力与神经细胞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按肌肉收缩的性质,力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作等长收缩,肌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如体操中的倒立、悬垂、平衡等静止动作。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  相似文献   

5.
静力练习又称静力性等长工作,它是指人体在肌肉紧张用力时,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肢体基本不产生位移,即保持身体在相对固定的姿势中静止用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身体位置保持在最吃力的角度或者是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位置进行用力,对发展绝对力量和支撑力量、固定力量作用较大。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训练中,我们经常运用的力量练习方法有克制性训练法和退让性训练法。而很少采用静力训练法。其实静力练习对发展运动  相似文献   

6.
加长性收缩这个术语是近年新出现的一个训练术语.现有的来自前苏联的大部分文献似乎表明,他们在训练中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加长性收缩练习,而这种练习能使爆发力显著地改善.爆发性能力或爆发力的定义为力量除以时间.它的改善表现为力量的增加(力)和时间的缩短(速度).一般来说,爆发性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是紧密相连的.一、加长性收缩爆发力训练的目的之一,加长性收缩在一个快速的爆发性收缩中募集数目尽量多的运动单位(肌肉纤维).肌肉研究表明,在一次正常的最大随意性收缩中只使用相当少的一部分运动单位.田径各个项目几乎都在使用的心理准备,就是一种为募集较多数目运动单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1、合理选择力量训练的方法 从肌肉收缩的形势上看力量训练的方法有:等张(动力性)力量练习,等长(静力性)力量练习和等动力力量练习等。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可以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因此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动力性力量的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它对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有极大促进作用。它可使肌肉、  相似文献   

8.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较新颖的训练方法,打破了原有的训练手段与格局,虽然在国内田径训练中大量引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提升。通过分析核心力量对田径训练的有利价值和意义,认为:有利于肌肉的神经控制和提升动作稳定性、有利于增加能量利用率提升运动能力、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本体感受与调控能力。并结合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按照等长与等张收缩的基本理念,将田径中核心力量训练分为:稳定性静力性动作练习、静力性四肢可控动作练习、动态动作下核心部位的非动态运动、动态运动下的运动员练习、动态运动时运动员的抗阻练习五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运动项目中,肌肉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身体素质之一。完成各种体育练习时,要求肌肉收缩的值和特点都不尽相同:即当肌肉进行一定程度的快速收缩时,在有些情况下,主要是发展等长力量(静力)的能力;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主要是发展等动力量(动力)的能力。因此,我们主要是想研究一下各种力量训练对肌肉收缩的上述特性曲线所起的作用。现在,力量训练的方法可分为三类:等长训练和两种不同形式的动态性训练——等张训练和等动训练。肌肉力量训练中的等长训练和等张训练早已在运动实践中采用了,而发展力量的动态性等动训练则是  相似文献   

10.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人体力量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力是人体运动的唯一主动力,肌肉收缩时张力的力学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参与收缩的肌肉对起止点施加的拉力,进行肌肉力量练习的负荷是决定肌肉拉力大力的力学条件。而确定肌肉工作时的固定端点和练习时人体的姿势,对肌肉力量练习效果十分重要。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通过对肌肉力学特性的探讨以利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肌肉力量练习时的效果。提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术,防止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11.
肌肉离心收缩研究现况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肌肉力量练习分类现有不同方法。有人将力量练习分为等长(Isometric)练习、等张(Isotonic)练习和等速(动)(Isokinetic)练习三种。其中等长练习又被称为静力性(Static)练习,等张练习又被称为动力性(Dynamic)练习。也有人按向心(Concentric)、等长、离心(Eccentric)进行分类。“等长”、“等张”是肌肉生理学家用离体肌肉对肌肉收缩特性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术语,用于运动训练上并不科学。因在活体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等长或等张收缩。但目前已被大家公认并广泛使用。“Isokinetic”的概念,于7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体育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的恢复对策—恢复性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恢复性训练的第1步是开始一系列的关节可动范围及柔软性的改善练习。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静止状态的伸展练习,关节和肌肉在一定的时间内慢慢地作伸展运动。作为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如何使患部及肌肉群的肌肉力量恢复的训练计划。肌肉力量被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强化肌肉力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静力训练法、动力训练法、动静力综合训练法。静力训练法的练习是关节和四肢不动  相似文献   

13.
田径项目中超等长力量及其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等长力量是指肌肉先作离心拉长,继而做向心收缩过程所产生的力量,也叫做反应力量。超等长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爆发性力量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受到教练员和运动  相似文献   

14.
静力性练习的专业术语是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它指的是在身体固定的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是专业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笔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静力性练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有着形式多样且行之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多样化和重视身体弱势肌群。一、力量训练的动作速度练习时,完成技术动作速度的快慢对发展力量的特性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练习时尽量加快动作的速度,尤其是单个动作速度,能有效地发展爆发力;练习时既注意加快单个动作速度,也注意加快动作的频率(重复若干次数),能发展一般速度力量。一般对动作的速度不作过多要求强调,若强调每次练习的负荷量或次数,能发展最大力量或速度力量。二、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力量特点及训练手段退让性力量又称离心收缩力量,其特点是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的同时肌肉的长度也增加。实验证明,肌…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是速度的基础,力量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所谓游泳中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最大限度收缩一次所克服的水最大阻力的能力。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速度增加两倍时,阻力就要增加四倍。因而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运动速度的加  相似文献   

17.
力量,即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可释放的最大的力.进一步发展力量训练的常规做法:1、常规的力量训练方法需要逐步加大难度.为达到此目的可增大重量,提高重复次数,增加组数或者是以上3个内容组合式的提高.2、为使力量得到最大的提高,每完成最后一次练习,都应以最为放松的收缩结束.这就是说如果在完成每组的最后一次动作  相似文献   

18.
<正> 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证明:反向软地跳深练习,对提高弹跳力比在硬地做跳深练习要好,特别是对弹跳力水平较高、经常规训练成绩停滞不前的运动员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理论分析绝对力量是通过超负荷的训练来发展的。因为,肌肉或肌群超负荷时,即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练习时,可使其最大收缩,从而产生生理适应,也就是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加。我们知道,跳深是发展弹跳力的有效手段,但反向软地跳深练习的效果如何呢? 一、肌肉由收缩成份和弹性成份组成,当肌肉的收缩成份缩短时,弹性成份被拉长而将前者释放的部分能量吸收贮藏起来,这些能量其后以弹性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2)静力性力量训练强化肌肉力量的训练静力性的训练方法也是强化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它是持重物在肌肉坚强用力时其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力量练习,也就是对于不动的固定物,采取姿势和关节角度不变的、集中发挥力量的方法。发展静力性的肌肉力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一、超等长练习的作用所谓超等长练习,美国劳威尔大学赛·迪维拉尔等学者认为超等长练习的含义是“牵张———缩短的周期性练习”。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教授唐·丘博士对超等长练习的定义是:速度与力量结合,产生爆发反应运动或增强爆发力的训练或练习。本文作者认为,肌肉先被迫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的练习称为超等长练习。而离心收缩是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向心收缩则是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由于掷标枪是一项爆发式的项目,它对队员的爆发力素质要求很高,教练员在培养优秀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