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光合作用及其光反应、碳反应的概念1.1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_2和H_2O同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_2的过程。当然,光合作用的概念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表达,但都回避不了光合作用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本文只讨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其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1)场所:叶绿体。  相似文献   

2.
H~+哪里去了     
1问题的提出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课本的表述,其中第二步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教学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有关酶的知识始终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出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酶的特性、作用与本质;(2)光合作用的发现探究史;(3)光合作用过程、条件与场所;(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5)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7)呼吸作用的计算及其与光合作用的综合计算等。考试命题中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题型出现,试题的形式有过程图解、表格数据、概念图、装置图、坐标曲线等,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貯藏在有机物质中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的Otto warburg首先发现光合作用的速度在强光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增高而加速;在弱光下温度则没有影响。由此推论,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并不是都需要光的,而是包括二个步骤:一个步骤是需要光,即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的反应称作“光反应”;另一个步骤与光无关,即无论在光下或暗中都能进行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能量之源。  相似文献   

7.
<正> 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之比。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CO_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矿质元素等有密切关系;光能利用率与复种指数、合理密植、作物生育期、植株株型、CO_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矿质元素等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都能在同一个叶绿体内完成吗?我们知道,绿色植物的碳同化存在C_3途径(卡尔文循环)和C_4途径。由于C_3植物和C_4植物的叶绿体结构和物质基础是有差异的,因此,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的部位分两种情况讨论。1 C_3植物光合作用的部位C_3植物的叶绿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典型的结构和物质基础。其结构包括双层膜、基粒和基质,物质基础包括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色素和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等。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分别在同一个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完成。  相似文献   

9.
<正> 1原核微生物1.1 原核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1.1.1 光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利用 CO_2作为碳源,把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变成组成自身的有机物。藻类植物和少数细菌(如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紫硫细菌等)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它们都含有光合色素,可以在完全无机环境中正常生长。细菌的光合作用同高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似,所不同的是高等绿色植物以水作为 CO_2的还原剂,同时  相似文献   

10.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主要进行2个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拓展这一专题包括光合作用和植物细胞的呼吸、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等内容。光合作用过程共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是利用光能合成ATP和[H],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在其他物质(如C_5化合物)的帮助下将CO_2还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要紧紧围绕怎么提高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内容分两块,第一块知识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具体分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两部分,第二块知识是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具体分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化能合成作用四部分。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块知识的第三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在说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说课前的准备及说  相似文献   

13.
泉文 《初中生必读》2008,(10):36-37
光合作用是植物界最基本的过程,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光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和暗反应(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最大规模地利用光能,将二氧化  相似文献   

14.
<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无论是从能力代谢还是物质代谢来看,光合作用都处于植物代谢的重要地位。"(李合生,2010)"卡尔文循环"部分的教学是想让学生了解小分子的无机物CO2转变成大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 2005年生物考试大纲与2004年的相比,在删减了部分内容的同时,新增了4个考点,它们分别是:(1)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基因重组;(3)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增加了说明,即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将CO_2的调节改为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4)在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中增加了如氯氟烃  相似文献   

16.
光合作用是能量之源,也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复习时要掌握好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练习.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相似文献   

17.
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条件之一,是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之比。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与光合作用面积、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时间以及光合产物的消耗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丽萍 《中小学电教》2010,(10):127-127
<正>植物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现象,它是人类所利用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植物体内的叶绿体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四种。植物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含量测定在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  相似文献   

19.
<正>1原题呈现当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多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PSⅡ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将过剩的光能耗散,减少多余光能对PSⅡ的损伤。已知拟南芥的H蛋白有两个功能:(1)修复损伤的PSⅡ;(2)参与NPQ的调节。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H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中强光照射时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光照的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是植物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它利用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是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的来源。而学生在复习光合作用时,往往把过程和反应式掌握的很牢固,但在做题时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其原因是还未走出光合作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