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小百科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障碍等,是一种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自我克制能力差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病,分布广,小学儿童的患病率,约在5%以上,男生多于女生。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是不能静坐听课,上课时玩弄玩具、书簿或其它物品,或搞小动作,或离坐行走,或大声说话,干扰课堂秩序。有的学生在家终日手脚不停,摸这弄那、或因好奇而拆毁玩  相似文献   

2.
许多家长、教师常把好动的孩子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有的父母因而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安静、听话,还随意给他们服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过去一些学者称它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现在正式名称为“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特征不相称的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  相似文献   

3.
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就把儿童“多动”作为一种病态予以描述。国外学者一度认为,儿童的多动表现是大脑受损或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命名为轻微脑功能障碍。但是,大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儿并无脑功能降碍,而且许多大脑受损的儿童并无多动表现。80年代以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点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美国学者已将儿童多动症正式定名为注意缺损及多动障碍。在国际上,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一度曾过滥。我国在80年代初也出现过儿童多动症“诊断热”,有些地区统计患病率高达15%左右。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和教师也随意把好动的儿童“诊断”为多动症,由此造成家长、教师和问伴对这些孩子态度上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到这些孩子的自我评价。这种“贴标签”式的  相似文献   

4.
劳肇燕 《教育导刊》2004,(22):27-29
“儿童多动综合症”,又名“儿童注意多动障碍或脑轻微损害综合症”,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患病率甚高,发病率为3%左右。“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近年来,患“多动症”的孩子数目不断增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有家长反映,甚至忧心忡忡地向我们诉说: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动症一词已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使用,但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动症的真正含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其成因复杂,是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障碍的最终形成。因此,家长、教师要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角度去认识理解,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区的配合,制定结构化的生活计划和教育程序来帮助儿童青少年去适应自己的障碍和顺利地渡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动症一词已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使用,但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多动症的真正含义。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是一种发展性的障碍。其成因复杂,是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障碍的最终形成。因此,家长、教师要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去认识理解,通过与家庭、学校及社区的配合,制定结构化的生活计划和教育程序来帮助儿童青少年去适应自己的障碍和顺利地渡过。  相似文献   

7.
健康频道     
鲜艳食品易致儿童多动症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提高孩子的食欲,都喜欢给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食物。但英国科学家在对300名儿童进行分组调查研究后得出,食品中的染色剂以及添加的防腐剂会使儿童出现典型的多动症症状。儿童多动症是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简称,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  相似文献   

8.
许多家长以孩子好动的程度来判断他是否患有多动症,这是很片面的。多动症其实质为注意障碍,故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障碍。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多动症儿童的外在表现常常是小动作多、做事有始无终、情绪不稳  相似文献   

9.
一、儿童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与诊断   (一 )儿童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儿童多动症 (hyperkineticsyndrome)是一类颇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这种病症又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病儿的主要表现是 :极度好动、易激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注意力分散、不能静坐、作业边玩边做、游戏有始无终、学习成绩较差。好动则是儿童的天性。其具体表现为 :活动量大 ,不能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 ,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兴趣 ,做事有责任心 ;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 ,活泼好动 ,经常违反规则 ,但随时间推移情况减少 ,注意力增强 ,能专心学习 ;运动场上玩耍时运动过多 ,有时…  相似文献   

10.
用爱悦纳     
提起多动症你会想起什么?是课上的手舞足蹈、做鬼脸、敲桌子、晃椅子,还是课下的东奔西跑不停歇?其实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动症。在心理学上,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极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激动、好与人争吵;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障碍等,是一种以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自我克制能力差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病,分布很广,儿童的患病率,国外约为5-10%,男性多于女性。国内从1978年开始研究,规模较小。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常见表现是不能静坐听课,上课时玩弄玩具、书簿或其他物品,或搞小动作,或离座行走,或大声说话,干扰课堂秩序。有的患者在家终日手脚不停,摸这弄那,或因好奇而拆毁玩具,收音机等,无法安静片刻。患者的自制力较差,容易激动、发脾气,容易与人争吵、打架,毁物和破坏纪律,有的还易哭泣。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7,(2):56-56
多动症即小儿多动症、又称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正常儿童因脑功能轻微障碍而表现出行为异常和学习困难的病症,多在7岁前发病。多动症顾名思义是以活动多为主要表现。患儿在婴幼儿期,就有好动、不安宁、喂食困难、哭闹、入睡困难、易醒、双手不停地翻弄所看到的东西等表现。甚至在上学后,在教室里坐不安稳,比较严重者擅自离开坐位在教室内走动,推撞别人,惹是生非,做多种怪动作。注意力不易集中,常无目的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病表现为患儿不分场合地好动、注意力缺陷和性格冲动,他们常有学业失败、人际交往障碍、个性自卑、成人后职业不成功,严重者甚至有反社会行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作为老师,理解、重视、帮助多动症儿童至关重要,同时还呼吁家长、学校和国家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动症儿童得到正确的教育和社会认同,使我们国家未来多一些栋梁,少一份负担。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多动症是指小学生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行为障碍。多动症是“活动过多综合症”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行为障碍。该病症最早为德国霍夫曼(1864)所描述。目前,世界各国教育界对此病症尚未有一致的命名。在英国多称“多动症”,美国曾称“脑损伤”、“轻微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等,近年来学术界多以“注意缺陷障碍”命名。患该症的儿童,智力一般来讲是正常的,但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  相似文献   

15.
“多动症”本是专指儿童患有的“脑功能轻微失调症”,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活动超常,坐立不安等到,这样的生理疾病只在少数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然而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却染上了另一种心理疾病------父母“多动症”。  相似文献   

16.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孩子患了多动症,常常会有很多不一般的表现,表现为异于常人的多动,主要体现在:(1)注意集中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也是多动症的症状之一。多动症儿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某种事物上,特别是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注意涣散,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视发呆。(2)活动过度大;多数多动症儿童从小就表现得兴奋多动,不能静坐。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他们摇椅转身,叫喊或讲话,挑逗别人,影响课堂秩序。放学后到处乱跑,喜欢翻东西,经常在大人谈话时插嘴和干扰大人活动,不爱惜图书和玩具等多动症的症状。(3)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动症儿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过分的情绪反应,容易激怒或情绪冲动,脾气暴躁,因此,多动症的症状会往往会因微小的刺激而发生危险的举动和破坏行为,或者无故在教室中乱喊乱叫等。  相似文献   

17.
<正>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很常见的精神失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我尝试以音乐多元化的元素帮助我校多动症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感知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发挥听觉优势,用音乐欣赏为多动症儿童开启静心的大门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倾听是现阶段学生重要的学习习惯,对于多动症儿童而言,倾听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让他们安静下来仿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在家长们所知为数不多的教育概念中,"多动症"可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然而它又是过时的词.多动症是本世纪70年代人们不了解注意力障碍时,对这类儿童出现的运动过多的特征的一种描述,不久就被弃之不用了.因为多动到什么程度才算多动症,为什么有些多动的儿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却又能复述教学内容等问题,多动症理论根本无法解答.80年代以来,人们更强调此症的注意力缺陷方面,用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来标识此症.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及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本对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诊断以及矫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现在儿童患有单纯性身体疾病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约占为1.5%,而在情绪、情感、注意力、性格、行为等方面有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25%。这些问题在幼儿时期表现也比较突出。幼儿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以及不良行为倾向的主要表现:一是多动症(男孩多于女孩):二是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自私、任性、娇气、胆怯、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