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内涵,将中医药文化经典阅读融入大学生阅读推广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的使命担当。该文介绍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功能,分析了中医药经典阅读推广现状,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阅读推广品牌模式、深度挖掘中医药特色的馆藏体系、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引领阅读方向的推广策略。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探索,打开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局面,助推中医药高校人才培养在传承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到来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它可以将传统文化通过新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体育文化在其中的比重非常巨大,而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可扩大其影响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3.
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多个行业中,网络信息化建设深刻影响着多个领域,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便捷,怎样通过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形式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是一个重要主题。该文主要以如何在新媒体中实现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高校传播红色文化的价值;其次,介绍新媒体环境向高校网络传播红色文化的问题;最后,从整合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主题,创设网络传播环境、拓展网络传播受众,加大学校网络监管力度、构建完整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促进网络传播进程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率的策略,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非遗文化能够助力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关系青年的成长成才,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新媒体作为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青年作为网络活跃群体,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将成必然。要用好网络阵地,推动青年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该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意义、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进而通过数字化产品、线上体验式教育、新媒体技术和热门平台运用等多种方式来探寻面向青年群体传播非遗更有效的途径。以此让青年群体真正领悟非遗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让文化自信深植于青年心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很多的生活方式,现阶段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为各行业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优势。该文以美人鱼潜水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的普及与应用对其传播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极大丰富了传统媒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对美人鱼潜水文化研究起到积极作用。该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美人鱼潜水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优化美人鱼潜水文化传播的策略及路径,以期有效提高美人鱼潜水文化的价值和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区域文化的传播寻找到了新的途径。本文以皖江地方特色文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主流门户网站、网络视频、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介质对其传播的状况,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皖江地区的区域凝聚力,发挥皖江文化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应有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医药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浓厚的中医药氛围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旨在为国内中小学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启蒙,让世界更好地接纳中医药文化,目前已初显成效。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提升、锻炼了综合能力、增强了专业自信,彰显了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互联网的支撑下,新媒体已发展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来加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目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此,就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在当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需要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繁荣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需要有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自觉,不断提升大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需要对中医药发展现状认真自省,不断增强中医药院校师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紧迫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需要促进中医药文化自强,不断增进重振中医药辉煌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认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然而,任何文化和价值理念都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媒体形式才能进行有效地传播。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传播学界越来越关注如何发挥新媒体传播高效快捷、双向互动的优势,以更快捷、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际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载体,借助远程在线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打破原有的跨文化传播壁垒,让学员在日常学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新的特点,巧妙运用新媒体多元化、互动化、移动化、融合化的特点,创新出版物内容产品和传播形式,能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昆曲日志》项目为例,探讨音像产品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多元开发与融合传播,以期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以及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为华文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促进了海外各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的联系,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一、华文新媒体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主要载体华文新媒体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具有零距离传播、多渠道传播和主旋律传播三大优势。近十年来,其发展极其迅速。截至2016年7月16日,笔者通过对华文网站、华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面向区外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逐渐成为自治区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基础上,尝试探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策略。现状与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十分显著的育人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涵养爱党爱国情怀、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还不够完善,存在传播环境“娱乐化”、传播形式“碎片化”、传播内容被“边缘化”及传播行为“失范化”等问题。规范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促进红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塑造环境、创新内容、完善执行和健全监督这4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承载着革命文化的红色故都,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我国的红色文化翻译出去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不仅为我国对外宣传、文化输出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江西红色文化传播特点及江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厘清红色文化英译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传播和江西红色文化的特点,提出拓宽江西红色文化对外译介内容选择范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合作翻译、综合采用多模态翻译模式等外宣翻译策略,以期提升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为更大范围的中国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研究提供些许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种种观念、精神之和,是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文化碰撞日趋激烈,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优秀文化传播的质量与效益,对于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笔者将就新媒体环境中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其目的是架起一座桥梁,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外有效传播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作为孔子学院基本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了多个要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一带一路”沿线孔子学院发展带来不少障碍,但却为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了新契机,如孔子学院办学性质、定位和模式的适时转变,中医药文化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形成有机的“契合”。面对大变局,孔子学院需要通过全方位创新办学模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建设,积极“拥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营造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其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指标之一。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当今时代各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新阵地。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范围等三方面增强了文化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影响力;同时新媒体不可避免地给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文化管理模式以及话语表达方式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基本改变,进而基于新媒体时代,分别从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体验感受、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觉应用传播、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运输应用传播互动性等方面,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与传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中的典型,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既能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医药学价值。云南中医药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医药文化林立,历代名医、流派众多,著述丰富。本文将论述中医文化学科的起步与发展,同时从民族医药文化的发展、国际交流的传播、传承队伍的扩大、传播载体的进步以及传承保障的转变等五个方面梳理云南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以助力弘扬云南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