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蒙汉双语专业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授课对象、培养目标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在国内开设蒙汉双语专业的几所高等院校中,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对较高,但教学却普遍存在课时少,教材不配套,教学方法僵化、陈旧等问题.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开设专业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具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更充分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作用,深入的教学思考从两方面展开:其一,以辩证的思维视角去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其二,从开阔的语言维度切入去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滋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专业素养深厚、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和高雅审美情趣的新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很多高校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法主要有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然而该课程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入手,做到经典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相结合,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其次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具体操作层面,应编定和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变教学评价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推进等院校本科文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学者风采     
<正>陈红旗(1974-),男,吉林双辽人,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1998年获吉林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自2001年到嘉应学院任教以来,担任过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心理学、革命文学研究等七门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已连续六年获得嘉应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比"优秀"等次。科研领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  相似文献   

7.
培养"通才"是国家民族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新的困境和追寻新的价值取向;因而,要改变过去教学的灌输性和空洞化,必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审美的、历史的和人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挑战。如何进行有益的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审美、知识和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学科功能,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所需要努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及相关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针对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诸多困难,建构"一体两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体系是关键。首先强化课堂教学的精讲与讨论,凸显文学讲授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和相关教材的编写完善为两翼,三者互相补充,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新的形势,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就改革途径和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