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习领域课程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技术、经济和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取代,这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型人才要想能够“持久被雇佣”,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除专业能力外,还包括诸如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等关键(核心)能力。将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和众多职业院校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1前言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和学生的“职业能力”?那就是尽可能地创造逼真的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自开办高职以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宗旨,  相似文献   

3.
左锋 《现代教育》2012,(10):23-26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本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通过探讨职业能力的演化,提出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打造"一点两面"的立体结构;随后,以中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为例,从划分岗位群、工作领域、岗位任务着手,按职业能力等级体系对工作领域的岗位任务进行KSC模型分析,制作了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和职业工作生涯发展的学习地图,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准确定位、科学构建商英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打破传统观念、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遗传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社会、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为发展方向,注意培养学生遗传学方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根据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岗位群的要求,提出“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思。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企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必须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努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怡 《林区教学》2009,(7):83-85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现代社会要求人的能力有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要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方向的项目教学法正适应了这个需要。  相似文献   

9.
段艳 《成才之路》2010,(10):7-7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高职教育是以岗位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来构建岗位能力,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技术型职业教育.是技能型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三方面进行改革。应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目标,编写适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建立课内分散实训、单项业务技能实训、单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锦 《中国培训》2002,(10):49-49
在当今世界,拥有百科全书那样丰富知识的人才可被一张光盘漂亮地取代,而想成为“高附加值”的人才必须掌握创造“附加值”的关键能力,当今职业技术教育正肩负着培育“高附加值人才胚胎”的重担。 一、关键能力是“高附加值人才”的必备能力 新世纪要求从业人员能把理、工、文、贸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适应技术复合化的要求。技术教育除了应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外,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跨专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就是关键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抽象与概括、决策、判断、评估、学习和再学习、科学方法的应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技能型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教学体系目标定位到"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才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三方面进行改革.应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践教学目标,编写适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建立课内分散实训、单项业务技能实训、单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综合实训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培养出技能型人才。我校正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为了体现我校的学生培养特色,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还特别注重综合实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尚德永 《学周刊C版》2011,(4):112-112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象,培养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教学中努力实施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先导,以关键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训实操为抓手,以企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培训蓝本,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施卫保 《广西教育》2010,(24):12-13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核心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向。综合素质、能力和技能是构成技能型人才的三大要素,如何把握好三者的关系,培养出企业满意的人才,是每个职业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如何处理好素质、能力与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职教计算机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肩负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基础较差的生源。如何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信心,笔者感到重要的一点就是:改革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下面就以计算机课程为例,谈一谈关于改革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一、定位要准确,把握计算机课程评价的基本思想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它并不要求学生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逻…  相似文献   

19.
温巧莲 《高教论坛》2008,(3):179-18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教师在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实际相联系、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要灵活使用"教学做合一、仿真式拟化、实例贯穿课堂、导学探质疑、产学研结合、综合考评、市场式潜化"等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社会职业生产出合格的社会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75):185-186
为适应现代医学与护理的发展,提高湖北中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办学水平和护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根据临床对护理人员的需要培养满足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以护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为基础,并采用其他多种方法,对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与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