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共同趋势,孙双金老师说语课堂要书声琅琅,但是该如何读,读什么,这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给我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冯世明 《广西教育》2011,(10):64-64
2009年10月18日,卢婕妤老师在绿城南宁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孙双金、王雷英、戴建荣、吴琳等名家同台献艺,用一节课时间上了六年级语文《穷人》一课。孙双金在评价卢婕好这节课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一堂好的课要有好的设计,没有好的设计是不会有好课的。这个设计是什么?就是教师的备课,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卢老师怎么上了这堂课?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创设情境,读写结合,读了这段话要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4.
《思乡组诗》是孙双金老师继《走近李白》之后推出的又一自编教材的“主题式”古诗课。孙老师将三首古诗以“1+2”的框架加以链接呈现,让学生在“精读一首”中潜心领悟,又在“带读两首”中内化迁移,课堂尽显繁简有致、张驰有度之妙。  相似文献   

5.
读著名特级教师施建平老师于1991年、孙双金老师于1995年演绎的《泊船瓜洲》课例,既能感受到名师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高超的教学魅力,又能领悟到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和共性规律。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更让人在他们不同的匠心中品味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孙双金老师说过“儿童需要有思想的教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源泉,当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语言也就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7.
读著名特级教师施建平老师于1991年、孙双金老师于1995年演绎的《泊船瓜洲》课例,既能感受到名师鲜明的教学个性和高超的教学魅力,又能领悟到语文教学的发展走向和共性规律。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更让人在他们不同的匠心中品味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竟能如此美丽!"这是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杨文华采访孙双金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到底美丽在何处?就让我们从他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语来领略一番吧!  相似文献   

9.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老师都不陌生,特别是对"老师,我不想读"这句话.对于对这句话不太清楚的人而言,我还是有必要先讲一讲它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一个有名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上一节公开课时,他请一位学生起来读一下课文,可是这位学生却以"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拒绝了老师的要求.但是这位老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容依然"地请学生坐下,让他等到想读的时候再读.  相似文献   

10.
我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有幸听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丹阳师范附小校长孙双金教学的一堂示范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这里介绍这堂课的教学片断,以飨同行。孙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应该怎样"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位老师所提的问题,使我想起一位年轻教师说过的一件事: 她向一位名师请教如何进行阅读教学,那位名师说:一个字,--读!集体读个别读,默读诵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老师读学生读,睁眼读闭眼读.  相似文献   

12.
孙双金老师是中生代著名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享有颇高的人气指数,当然也是我推崇的人物。江苏省首批名校长、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袁浩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把教学活动成功地引入艺术殿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独辟蹊径,这就是孙双金。”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朱家珑先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将这则"遭遇裸站"的新闻读给研究心理学的妻子听.她的第一反应是问:"这个老师是生理老师吗?是美术老师吗?他以前有类似行为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她初步判断这位老师有心理疾患,并认为老师"心理有病"是体罚学生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刊物上看过孙双金老师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同一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案例,因为是同一课,又都是名师,所以我把两篇教学实录放在一起细细品味了一番,发现两位老师虽然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各有千秋,教法上各显神通,却也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他们对评价语的运用准确、精彩。现将两位老师的部分评价语摘录,以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15.
强红权老师执教的《船长》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听过这堂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的朗读指导实在、有效,能看出学生明显的进步.在以读为本,追求朗读与语文多元目标有机整合的今天,这种现象确实值得人思考与剖析.  相似文献   

16.
说到"读",我们就不得不感受一下王崧舟老师对"读"的巧妙运用与独到见解,且看他是如何用"读"来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的.  相似文献   

17.
巢岭 《小学生》2010,(7):53-54
曾以为,语文课堂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曾以为,语文课堂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以为,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积淀语感、养成习惯。当目睹了名师们各具特色的课堂后,我感慨万千。原来理想的课堂可以是这样的: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薛法根老师的简约课堂;苏兰老师的幽默课堂;窦桂梅老师的激情课堂;孙双金老师的智慧课堂……让师生问的互动充满生命的灵动,让彼此间的心灵和心灵和谐共鸣,这才是我们阅读教学所应该追求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王崧舟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诗意的课堂”;窦桂梅老师让学生用语言的直觉来触摸多彩的人文世界;孙双金老师着力采撷个性解读的艳丽花朵;于永正老师倡导为学生留下解读的空间;勒家彦老师鼓励学生品味缤纷而鲜活的语文生活。在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中都突出了品读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要求。品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只有品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19.
"散"的读音     
正杜老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泉城》中的"明珠散落"的"散"字的读音,在我们的教学中也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老师认为读sǎn,有的老师则读sàn。我有些困惑,请问到底怎么读呢?山东省阳谷县侨润明德小学李淑杰李淑杰老师:当多音字处于词语中时,要查阅词典,看看这个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例如"间"是多音字,在"中间"跟"间隔"中读音不同。查阅《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了孙双金老师的一篇文章《童年的语文——重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我很有感触。童年的语文,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童年的语文,让我回忆起少年时代读过的经典篇目;童年的语文,让我憧憬少年时代的快乐语文生活。而今,为人师已近二十载,面对浮躁的社会,我要给我的孩子们寻找童年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