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这项练习能够提高你的脚下移动能力,隐藏薄弱的反手,并且让你已经很棒的正手变得更加强大。这项练习从两位选手都站在底线中央开始(图中假设双方都是右手持拍选手)。选手A先将球喂到大约发球中线和右侧单打边线之间、发球线和底线之间的位置。选手B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之后选手A也同样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在这之后,两位选手以单打场地为界打完这一分。先赢七分的选手胜一局,五局三胜。  相似文献   

2.
乐乐 《网球天地》2012,(2):116-117
职业赛场上常有球员(右手执拍)移动到反手位侧身打出正手反斜线(Inside-out)和正手直线(Down the ine)球.并由此建立优势进而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3.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0-10
詹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透着机灵。他在队里人缘很好,队友们说他足一个“教他使坏他都学不会的人”。 詹健是正手正胶、反手反胶的横拍快攻型打法,近似前国手滕毅和加拿大选手黄文冠。他最大的特点是相持中正手的快速进攻,包括一些反手位球常常侧身突击,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所以他的打法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1997年10月,刚刚进入国家二队的他把正手反胶改为正胶,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他进步很快。当时正好赶上一队和二队打升降级比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9,(9):100-109
水谷隼的正手暴冲技术 要保持侧身进攻的意识,加强反手质量。 比赛中的来球多半集中在反手位,如果能够用正手回击的话,就等于掌控住了比赛的变动权。因此无论何时我都会做好侧身进攻的准备。不过比赛过程千变万化,如果有时侧身确实困难,那么我会首先加强反手回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专家邮箱     
切削飘飘我的网球偶像是冈萨雷斯,因此我的打球风格也与他很像——强力的全场闪身正手进攻,成功率还挺高;反手也能在对手上网施压时单手反拍搏命抽击穿越,打上就打上,打不上拉倒。但大多数没有压力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的情况下,我都会把球切削回去。我现在的问题是,切削出去的球没有什么球速,飘飘悠悠的飞过球网。之前觉得这样还挺好,让对手无法借力进攻。可最近遇到一位"童子功"对手,压制我反手,发力打  相似文献   

6.
发球——第三板——第五板的抢攻克莱帕尔擅长一套反手发球和正手侧身发左侧下旋与不转转的直线短球。他发球抢攻偏重于在第三板牵制对方,调动对方,袭空挡,打漏洞,然后在第五板以正手“强弧”抢冲得分。因此,他的“发抢”命中率高、意识强,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7.
乒乓百科     
反手推挡时为什么要左脚稍向前站? ·达肃· 正手攻球时,右脚应稍向后站。据此推理,反手推挡就应左脚稍向后了。但实际上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推挡技术时,同样是左脚稍向前站。这又是为什么呢? 反手推挡,虽然也可以直接得分,但它毕竟是一种防御或助攻手段。反手推挡和正手攻球相比,正手攻球就更为重要。快攻运动员为了更好地发挥正手攻球和侧身攻球的威力,在反手推挡时,  相似文献   

8.
如果遇到一个反手奇差的对手,你会怎么做呢?大部分的选手会选择拼命的压着对方的反手来打。但这样做的效果不一定好,对手这时可以很从容的原地回球,甚至可以轻易侧身,用正手来攻击你,左右调动你。你这时就会相当地被动,更难取得预期的收效了。  相似文献   

9.
反手球真的比正手球难打吗?不错,一般球员的反手球都比正手球差,这是事实,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反手击球技术比正手击球技术难掌握。而实际上,有哪个人学习网球技术是从反手开始的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开始学起,不断练习正手,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大多数人练习正手球的次数绝对大大超过反手击球练习次数。如何练习反手,本期为你讲述反手的各种精要秘诀。  相似文献   

10.
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要提高相持能力,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正手进攻与相持球的关系这是直板反胶打法的一对矛盾。目前直板反胶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正手全台单面拉为主,配合相持。这类打法由于正手的使用率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给对手的压力很大,不足之处是相持和防守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马林、闫森属于这类打法。另一种是以近台相持球为主,配合侧身进攻。这类打法的相持和防守能力强,但正手的使用率不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关键时刻对对方的来球更是防不胜防。王飞、秦志戬、韩阳等就属于这类…  相似文献   

11.
一般球员通常不太重视反手击球的练习和提高,而反手的薄弱环节一旦被对手抓住,其正手击球特长也将失去优势。但是,如果反手能够打直线球、削球和上旋球,就如同拥有三把利剑,在比赛中可以从反手侧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掌握主动。 掌握反手三把利剑,对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来说并非难事。下面就告诉你如何掌握反手的三把利剑。  相似文献   

12.
从我小时候起,直到现在为止,我在训练中对中路球的练习都很多。首先要注意不同技术的科学组合--何时用反手击球,何时用正手攻。当来球到身体中路偏右位置时(这是对右手握拍者而言的,对我来说正相反,应是中路偏左),有意识多用正手侧身进攻;当来球靠近反手时,有时移动半步用反手攻,动作不宜太大,特别是防守时,来球太快以致我方来不及时,如果仍勉强用正手侧身攻,即使打过去质量也不高,下一板让对方压住,  相似文献   

13.
王红 《网球天地》2013,(10):132-133
经常观看乔科维奇比赛的球友会发现,他经常站在反手位击打正手斜线,通过巧妙的配合正手直线来大范围调动对手,并出其不意得分。这便是当今球王的必杀技——正手侧身攻,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蹬转,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增加球速,而且还可以使击球者的击球线路多样化,增加对手对线路预判的难度。此外,由于正手侧身攻的线路较长,还减小了进攻失误的风险,对对手回球线路的掌控和防守也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4.
二防御接发球A推挡过网B顶起高球3)被追身接快速发球-顶起高球过程:1在1区接追身发球,侧身反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侧身反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2在1区接追身发球,微侧身正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微侧身正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  相似文献   

15.
只要练好发球和正手就一定能在比赛中取胜?大错特错!反手弱点一旦被对手发现,一定会成为最猛烈的攻击目标。比赛中不可能总是用正手进攻,只有扎扎实实地练好反手,才能提高比赛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年度回合11.9     
《乒乓世界》2005,(12):34-35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余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相似文献   

17.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发球和正手是最常见也最不可缺少的两样武器,在比赛中,他们可以利用凶悍的发球和猛烈的正手进攻为自己赢得大把的分数。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选手,比赛中正手打得风生水起,可一旦对手将球回到他们的反手位,他们却只能选择平稳地把球接回场内——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这一分能继续打下去,然后再等待正手进攻的机会。尽管这样的处理方法足够让他们赢得一些比赛,但在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时,技术上的不均衡便很容易成为他们输球的软肋。  相似文献   

18.
现代网球崇尚进攻,于是正手侧身攻技术被广泛采用,最初是男选手、红土选手的专利,但慢慢的,女选手、硬地选手都将其收入了自己的武器库。越来越多的球员利用正手侧身攻技术,压迫对手而取得优势或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甚至出现不少全场正手侧身攻的选手,如穆斯特、格罗斯让、克莱门特等,正手侧身攻技术成为攻击型打法的一个标志。但正手侧身攻也有它的致命弱点,侧身攻击的时候势必会让出很大正手位空当,于是出现了一些打法与之相克的球员,如库尔腾、萨芬、辛吉斯等,当别人侧身攻击他们的反拍时,他们能回出犀利无比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是我国具有独特风格的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洋为中用,把欧洲的弧圈球技术与我国的快攻技术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以郗恩庭、郭跃华等为代表的这种打法,在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具有广阔的前景。这种类型的打法在技术上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和旋转紧密的结合,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是正手弧圈,这种打法在近台打快攻有速度,正手拉弧圈既有强烈的旋转,又有较快的速度和力量,在中,近台的正手位即可进攻又可以防御,在比赛中给对手的威助很大。但这种打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这种打法的运动员在反手位回击对方拉出的弧圈球在近台可以利用推挡来回击对方效果还可以,但是一旦退到中远台这种  相似文献   

20.
对于横板两面进攻的选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相持能力外,突出正手拉球的威胁性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在实战中,反手与正手的流畅转换是制胜的关键,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可以通过反手的变化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下列组图是单明杰对王皓的一个回合,单明杰突然发长球偷袭王皓的反手位,王皓虽然勉强侧身上手,但是身体重心无法及时调整,不利于连续进攻。单明杰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反手的轻挡,在回球落点上调动对方,使王皓的直板横拉无法发力,随后单明杰果断侧身,发力进攻,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