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磁现象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 磁场的方向(知道) 磁感线(知道) 地磁场(知道)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 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知道)电流的磁场 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 流方向(会)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知道) 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能的转化(知道)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知道)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 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知道)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我们把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例1如图1所示,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A.磁能生电B.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C.电流的磁效应D.电流的热效应分析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生电”,二极管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二极管.应选A.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之…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计划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培养目标 ,并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笔者在“电磁感现象”一节教学中尝试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 .1 .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 ,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加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较多 ,学生主动性活动少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笔者在这节课中采用学生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 ,学生主体性活动大增 .实践表明 ,合作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 .笔者在“电磁感应现象”这节教学中 ,采用了合作学习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 :每四人为一组 ,每组学生可以就课堂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要推选代表汇报小组的探索结论 .这样做 ,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的素质 .下面以“电磁感应现象”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来说明合作探究教学的具体做法 ,请同行批评指正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培养实验方法探索的能力 ;2 .通过实验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3 .运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4.培养合作...  相似文献   

4.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 ,教材、教参对于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及决定因素做了较充分的讲解 ,但对于感应电动势的本质及原理并没有充分展开 .一些学生由于对此问题没有充分理解 ,提出了疑问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那么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那部分导体上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 ?针对这样的疑问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应从微观上来阐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本质及原理 .具体做法如下 ,愿与各位同行探讨 .为了使学生对电磁感应的现象有本质的理解 ,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阐述 :一、运动电荷在磁场中要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我们知道 ,通电导体…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结构电和磁简单的磁现象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知道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 )磁场磁体的磁场性质 (知道 )方向 (知道 )磁感线 (知道 )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 (知道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知道 )安培定则 (会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理解→知道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知道 )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知道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知道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 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知道 )  二、复习指导(一 )简单的磁现象1 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 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  相似文献   

6.
磁场与电磁感应的综合题,一般是将这两种相互影响的物理现象交织在一起。从物理性质分析看,同学们对这两种不同物理现象难解难分;从物理关系应用看,同学们对这两种不同物理规律容易混淆。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讨论。一、磁场与电磁感应的现象和规律1.磁场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电流产生作用力,这是最基本的磁场现象。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简称《课标》)把"电磁感应"列为选修3-2的二级主题,并明确了其内容标准: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1].《课标》对电磁感应内容标准的要求在中学物理教材和有关研究中都有所体现:从部分国家中学物理教材来看,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2)采用灵敏电流表、线圈、条形磁铁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摇绳能发电吗?"让学生去演示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物理:原理与问题》采用电流表、线圈、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导体棒演示电磁感应现象[3];英国《Advanced Physics 5th》也是采用类似上述中国教材、美国教材的方式演示电磁感应现象,不同点是利用地震监测仪来演示和说明电磁感应现象[4].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大多是利用电流表、线圈、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导体棒.有所改进和创新的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及电磁感应定律的方法有:采用数字示波器、音频编辑软件、电流传感器探究电磁感应定律[5-6],磁铁在铜管或铝管中的下落会受阻,利用涡电流效应制作电磁感应演示仪[7]等.  相似文献   

8.
正电磁感应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更因为电磁感应与力、能量、电路等知识点有机结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多年来一直作为高考的压轴知识点.本文主要谈谈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学问题.一、力学问题的提出1.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而电流在磁场中又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使导体棒运动状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交流电及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能力训练: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尝试逆向思维;培养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交流能力;培养动手实验、操作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创新在科学方法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及应用解决措施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与多…  相似文献   

10.
电和磁(二)     
考测点导航《电和磁(二)》包括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两方面内容,这些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是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及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及习题的分析,进一步熟练掌握楞次定律.2.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楞次定律的另一种应用方法,即:当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线圈(或磁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或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总是具有阻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3.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碍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牢固树立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备忘清单 1.电磁感应现象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变化的磁通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右手定则:用于回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丁平财 《物理教师》2005,26(5):34-34
奥斯特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即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经过 1 0年的研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即电磁感应现象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地球本身也会在附近的空间产生磁场 ,叫地磁场 .地磁场的分布大致上就像一个条形磁铁外面的磁场 ,在地球两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 (6~ 7)×1 0 - 5T ,所以地磁场是非常弱的 .利用微弱的地磁场使通电导体产生安培力 ,或使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 ,是学生们极为感兴趣的事 ,为此物理教材也设置有这样的习题 ,如 :通电长直导线在地球赤道正上方所受安培力和绳系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使…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通过对几个实验现象及有关习题的分析 ,进一步熟练掌握楞次定律 .2 .通过上述分析 ,进一步总结出楞次定律的另一种应用方法 ,即当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线圈 (或磁体 )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 (或导线受到的安培力 )总是具有阻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 .3.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驱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牢固树立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对电磁阻尼现象和电磁…  相似文献   

15.
教学案例 课型:新授课 课题:上海二期课改物理新教材第十四章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2)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 (2)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在学习电磁现象时 ,由于不注意对比和分析 ,常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实验图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图混淆 ;将“直流电动机模型示意图”与“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混淆 .下面我们将两对图形进行比较、分析 ,以帮助同学们正确区分它们 .一、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图顾名思义 ,“通电导体”说明是已通电的导体 ,电路中肯定有电源 ;而电磁感应是产生电流的 ,电路中原没有电源 ,通过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了电流 ,这个电流要用电流表检测 .前者电路特征是有电源 ,后者电路特征是无电源但有电流表…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方法 “磁场”和“电磁感应”两章教材,比较完整地讲述电磁现象知识,主要内容是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三个物理现象及其客观规律,较为深入地论述“电”与“磁”的内在联系及电磁现象的统一性。教材的编写:一是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分析、归纳总结出客观规律;二是根据客观事实,运用分析推理,引出客观规律,两者兼用。并用典型事例讲述基础理论在生产和科技上的应用,来加深理解。教学方法必须与教材的讲述相适应。教学时必须加强实验,培养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作图能力。设备条件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高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一节讲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 :( 1 )不仅电荷能够产生电场 ,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 2 )不仅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这一点不难想到 ,演示实验比较容易 ,一些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规律 .然而要用实验演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就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根据“麦克斯韦的假设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对称性 ,以及经过数学推理”直接给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结论 .如此这样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 ,如…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体现在教法和学法上,通过师生双向交流,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方法,形成技能。如在“电磁感应”一节中,先让学生预习新课、复习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接着提出:“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启发设想),再提出:“磁场产生电流需要什么器材呢?”(学生以组为单位自选器材)。然后发…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认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掌握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力线的分布情况。 2.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周围磁力线的方向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电流磁场的认识,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力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力线分布情况,磁力线方向(磁场方向)的确定。 难点:安培定则的熟练掌握并运用定则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识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