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体育教育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达到终身受益的教育目的.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密切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教育过程.重视学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这可以是说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工作的共同特点,也是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浅谈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因此也必须走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之路,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全民健身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今后开展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真正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息息相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学校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体育也由单纯的体育课转变成体育与健康相结合课程。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学校体育教师,因此也必须走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之路,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全民健身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认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今后开展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工作服务,真正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阐明体育对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体育教师应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理论知识的教学,探索符合体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成了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异同及关系等做了初步的探讨,并就如何作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尤建军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3):69-70,76
文章在普通高校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对当前高校体育中忽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依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构建了健康课程体系,指出实现健康教育途径,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及其要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落实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完整教育过程。确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设置符合健康教育的课程和注重理论教学,是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的关键。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评方法,亦是促进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国外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成功经验,阐述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科学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健康教育的内涵出发,论述了高校体育教育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指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健康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贯彻与实施的方法体系,包括原则和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可行性建议。通过健康教育和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及锻炼方法,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既反对闭关自守,也反对盲目崇外。他认为民族性是民族教育的灵魂,要求根据本民族的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遗产,建立自己独创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的深入研究面临一些挑战,所涉及到的问题已超出了传统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数学教育研究的视角,需要对数学教育的问题做出哲学的分析与批判.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开展数学教育哲学研究,有助于推动数学教育学科理论的纵向发展;有助于数学教育改革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教育资源和科研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是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涵义。并阐述高校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体育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新的分支学科层出不穷。本文在现有体育学科体系的基础上 ,对 2 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应用性学科,自成立以来,在基础理论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研究、引入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教育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也面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建立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方面的困惑与难题。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走向,以期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并在学校、政府与社会的"三方"推动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单靠调整专业、发展职业教育等措施,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开展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本文在分析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支撑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对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品研究是推进教育市场、教育产权及学校经营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国际教育贸易的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有关教育产品研究文献的分析,呈现我国教育产品研究的现状,并对教育产品的概念、性质等作出经济学视角的反思及探讨。  相似文献   

18.
Recent discussions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creasingly have drawn attention to doctoral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nsider these discussions that debated some of the ways of improving doctoral student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sing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ssues such as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istantship, and conferences are considered as key components of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doctoral students for knowledge building through teaching and research.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19-22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问题由来已久,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针对比较教育四种形式:身份危机--学科统一性危机、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危机、归属感和认同感危机及区域性比较教育文化群体的生存危机一一进行了述评,提出比较教育的发展并不存在身份危机,一些学者之所以产生身份危机的认识,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上来.比较教育研究的现实目标应为教育和国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Exceptionality》2013,21(4):313-319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6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contributions in this special issue both inform and challenge us about the contribution and the place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is brief commentary, I put forward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nction, funding, and subject matter of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on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and on some possibilities for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and less develope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