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语罕是近代皖籍教育家,主要有"教育救国"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及重视学风整顿等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语罕在安徽、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在以安徽为主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创办《芜湖》半月刊等杂志、创办工读等各类学校、编写《白话书信》等教材启迪民智宣传革命思想,促进了安徽等地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代安徽高等教育开始于维新变法运动之后兴办的求是学堂,安徽高等外语教育也是在求是学堂阶段起步的,在安徽大学堂时期就有比较完整的外语课程设置,特别是在严复执掌安徽高等学堂时,安徽高等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安徽高等外语教育在启蒙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起步并不晚,但由于生源、师资和资金等因素制约,发展并不令人满意;但安徽高等外语教育还是继承并发扬了历史上桐城派"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为安徽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教育的质量、规模直接制约了安徽的发展。农村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经费、师资、教育结构、辍学和留守儿童等问题。必须集中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从教育投入、师资建设、课程体系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探索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安徽服务。  相似文献   

4.
《安徽教育》2009,(11):8-8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安徽教育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省教育厅就促进安徽教育优先发展有关问题,委托安徽大学进行专题研究。安徽大学接受任务后,成立了"促进安徽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组,并着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对外教育交流中,安徽省为了谋求自身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派遣留学生、聘任外国人为教师以及教会学校在省内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影响和推动了安徽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1906年,严复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对安徽传统的旧式教育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按自己的思想主张组织教学和管理,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的发展进行研究,认为近代教育学术团体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教育的发展而兴衰起伏。它积极评议重大教育问题、引导教育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实际事业、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组织动员、示范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教育改革运动的方向、内容和深度,推动教育改革。它还积极参与兴办地方教育事业,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会教育是安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徽近代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体系;其二,将英语和体育教育放在首位;其三,世俗化逐渐加强;其四,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教会教育是安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徽近代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体系;其二,将英语和体育教育放在首位;其三,世俗化逐渐加强;其四,规章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代实业教育作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前身,在其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过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投入经费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扫清障碍,成为当务之急,而近代实业教育在其发展历程中的种种举措给予了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代新教育在废科举后发展取向的偏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新教育虽然在废科举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却又存在着种种问题,新教育的发展取向也由是出现偏差。这是由于人们心目中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未泯以及近代社会的特殊情景所致。  相似文献   

12.
近代安徽人口问题相当严重,不仅人口数量多,而且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互相影响。近代安徽人口素质极大地制约着安徽经济的发展。解决人口问题,要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近代安徽人口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波澜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近代安徽人口的变动既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其共性。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近代安徽人口的波动对经济的发展制约较大。近代安徽人口问题相当突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近代安徽与西方的教育交流晚于沿海城市,既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又受约于国内特定的环境.安徽与西方的教育交流,多以官方交流形式为主,并表现出外强内弱、输入为主和非"纯教育"等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安徽近代交通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近代安徽航运交通、铁路交通及公路交通等三个领域.当然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解决.  相似文献   

16.
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安徽地区参与抵制美货运动有诸多因素,如经济、近代工业的发展、教育、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出现等。在此运动中安庆、芜湖最为突出,纷纷进行集议拒约。安徽地区的抵制美货运动促进了安徽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美国在安徽的贸易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7.
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改革,均主张“效法日本”,安徽教育近代化在此背景之下开始逐步推进。一大批皖籍贤哲赴日考察教育及相关制度,仿照日本学制在省内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皖籍学子赴日留学,聘请日本教习来皖任教,有效地促进了安徽教育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受日本影响,清末安徽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大批具备先进思想的仁人志士走向革命化,为近代中国推翻帝制的革命运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8.
古代日本的"和魂汉才"、近代日本的"和魂洋才"、现代日本的民主重建及21世纪生存能力的培养目标预示着日本教育和谐发展的走向。和谐发展是日本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惟一归宿,为此,日本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日本教育发展过程中与东亚和世界教育的冲突与不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刊于上世纪30年代的安徽省立图书馆馆刊《学风》,较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徽州自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以及由书院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以紫阳书院为代表的徽州教育在安徽乃至中国的地位与影响,同时《学风》也对近代徽州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客观地说,《学风》关于徽州教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当代学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近代化的历程,镇江近代教育经历了从镇江开埠到抗日战争爆发前7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镇江近代教育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公私、中西教育齐头并进、女子教育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中等教育特色明显、社会非正规教育也非常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