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的第三子黄飞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黄质夫(1896-1963)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艺系,奉行"教育救国"的宗旨,大力推进乡村教育事业,从事乡村教育20余年,先后主持和创办了江苏界首乡村师范、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和榕江县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黄质夫与陶行知二人生活的时代相同,办学目的一致,在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中又有诸多交流与合作,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有诸多共通之处。然而,由于二人的学识背景、教育经历,所主持乡村师范学校的性质、经费来源、生源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二人在乡村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也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孙宅巍 《档案与建设》2008,(3):44-45,43
2007年12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70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和档案局联合编纂的《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以下简称《原罪》)一书正式出版了。它是南京市各区县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关于本地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开了分块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细化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4.
黄质夫与乡村师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质夫先生(1896—1963),江苏仪征人。早年以第一名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他从1924年起,投身乡村师范教育20年,先后创办了我国早期乡村师范学校界首乡师、著名的栖霞乡师、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区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5.
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在主持南京栖霞乡村师范期间,为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曾以栖霞乡师为中心,发起建设“栖霞新村”的乡村改造运动.在扫盲、生计、健康、村政、家事、休闲等诸多方面,为附近村民提供各种切实服务,使栖霞地区的乡村风气为之一新,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  相似文献   

6.
黄质夫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而其在任职栖霞乡村师范期间,不仅主持了师范的改建工作,还组织师范师生参与到落后乡村的改造中,对乡村的教育、卫生、治安、经济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经其改造后的栖霞新村有"模范村"之称。  相似文献   

7.
南京栖霞乡村师范与毗邻的栖霞寺在田产及其他方面的纠纷,导致校长黄质夫与寺僧寂然法师的争讼,持续十年之久,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庙产兴学运动相始终,终以江苏高等法院宣判黄质夫无罪,双方签订租赁协议而结束.事件本身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家兴学艰难和责任担当,也反映了佛教界在庙产兴学运动的压力下自我反省,进而开展福利社会的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8.
黄质夫(1896-1963),名同义,字质夫,江苏仪征十二圩人。先后创办和主持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农村分校、南京中学栖霞乡村师范科、浙江省立湘湖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垦利县档案局编辑的《黄河南展四十年》一书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共计45.8万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融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垦利黄河大事记、南展溯源、工程建设、迁建放淤、展区改造和展区记忆,  相似文献   

1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目前,图书馆情报学、传播学等学科对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作用做了相对充分的研究,而出版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文章较为鲜见。本文首先梳理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并分析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先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本文结合出版主体自身优势,提出从增加优质内容供给的文化客体形式、激发农民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助力路径,明确出版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1.
王炳毅 《档案与建设》2006,(11):36-38,49
如今,提到近百年来我国的平民教育家,人们往往先想到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陶行知和倡导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其实,还有一个人是不应被遗忘的,他就是曾主持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多年,卓具贡献的黄质夫。他已辞世43年了,他与夫人徐宣耘的合葬墓就在栖霞山下树林间。三年前,在纪念栖霞乡师建校80周年之际。黄质夫当年的一些学生与敬仰者前来墓地祭奠,其中有当地的老农民们。霜风起时,栖霞山的枫叶又红了,灿如云霞,千年名山亦因山下出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增添了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被查禁的6种迷信书是:《周易与预测学》(花山文艺出版社)、《易数精解》(中国文史出版社)、《周易预测指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民间姓名习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观人术》(华文出版社)、《女士的风采》(中国城市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左志新 《传媒》2019,(1):21-23
2018年12月28日,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为改革立传——《报章里的改革史》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国外文局、中国记协、韬奋基金会,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中国作协作家文摘报社、传媒杂志社,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机构、媒体、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文摘报》总编辑刘昆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报章里的改革史》一书进行了学术研讨与座谈。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孔子研究专家骆承烈教授及朱平福、骆明先生选编的《孔府档案选》,近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孔府档案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丰富的私家档案,它记录了孔府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四百余年孔子嫡系后裔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世袭罔替”的真实情况。其内容非常丰富,共  相似文献   

15.
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一书,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三卷,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卷。这套书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后组织编写的。全书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献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人出发,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研究我国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在加强出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过程中,作为一种专门面向农民出版发行的“农村版图书”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实践创新。它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不同出版机构协同选编用以服务农村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出版实践,通俗易懂和价格便宜是这类出版物的核心特征,这也充分反映它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农村版图书”的出版实践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读物的出版启示是:加强党的领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新农人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版本再生产,服务乡村社会中的各种场景建设,从而打通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7.
省局工作     
正省档案学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纪念"6·9国际档案日"广场咨询活动6月9日,根据省档案局的统一安排,省档案学会联合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局(馆)、南京市城建档案馆、南京市房产档案馆、南京市所辖6个城区档案局(馆)等13家单位,在栖霞区迈皋桥地铁站市民广场,举办纪念"6·9国际档案日"广场咨询活动。省档案局局长谢波、南京市档案局局长束建民等领导同志参加当日上午的活动,与市民进行了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何文石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80-80,59
《河北古代清官廉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它不仅为河北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其学术价值,而且能在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作用,具有其现实意义。该书出版后,一些报刊已对其作了介绍。其中,《河北日报》的题目是,《一本廉政教育的优秀  相似文献   

19.
黄质夫     
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名同义,字质夫。1896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仪征十二圩,自幼家境贫寒。1913年以第一名考入在扬州的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小学高年级教员两年。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4年毕业后任在高邮的第五师范界首分校(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主任。他从事开创性工作的界首乡师是全国首批乡村师范之一,“校誉冠全苏”,黄炎培、江向渔、袁观澜等前来考察。  相似文献   

20.
10月7日,南京市栖霞区政府召开区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区档案局有关全区档案事业发展及档案馆建设情况汇报。会议由区长梁建才主持,区政府组成人员8位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