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教学需要遵循特定的教学范式,"技术理性"主导下的音乐教学强调"双基"的学习和音乐教学的程式化模式。随着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文化转向,作为文化理解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文化理解"的音乐教学范式强调音乐中的文化和用文化的声音去歌唱,即便是学习音乐知识也强调从文化层面进行理解。"文化理解"的音乐教学范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所吸收、运用,这极大地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并给音乐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崔学宝 《文教资料》2007,(35):159-160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核心,更是世界文化的核心,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向"多元音乐文化"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和社会"接轨",培养出全面的人,特别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个层次的音乐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状况。近现代普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音乐师范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为繁荣和发展我国音乐文化事业,推进我国音乐文化大众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明确了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属性以及社会音乐文化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能动作用,从而得出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社会音乐文化辐射的理论可能.最后讨论了社会音乐辐射向音乐教育的可能途径和实现策略,证明了潜在于社会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双向互动中的共同发展的巨大可能.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在促进高校扩招、扩建等发展规模的同时,也导致部分生源的文化与艺术素质出现滑坡现象,加之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师音乐教育以及教师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与新要求.因此,认清高师音乐教育现状,探究音乐教育改革的对策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教育具有的社会文化传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现阶段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可以有效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究,进而推动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是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学校音乐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人为己任的职业,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扮演传播者、开发者、传承者的角色,对学生实施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然而,从学习的视角来看,教师又是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受传者、守护者和创新者。音乐教师的双重角色为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全球化,一体化,人类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具有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方便,当然,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冲突,人们在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找到了答案。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多元"的思想逐渐渗透到音乐、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的专业概念互相交叉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便是一个交叉概念,它将音乐与医学,宗教,哲学,文学等众多学科结合起来,因此具有多元性,尤其是在新时期"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多元化的理念和社会实践等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我们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其主要理念现已渗透到国际音乐教育中,但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人们对音乐人类学这一学科还比较陌生。音乐人类学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梅里亚姆),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其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启示是:树立音乐价值平等观,注重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发展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让音乐艺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关注传统音乐的传承,不仅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完整化,还能传承我国民族音乐,促进音乐教育文化传承作用的发挥。文章基于高职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传统音乐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比较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欣赏音乐,从而在音乐中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协调、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对音乐的研究也随之加深,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并非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和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等研究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这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音乐心理是人类对客观音乐现实的反映,音乐心理活动又能调节人的音乐行为。声乐既是表演的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在声乐演唱中,调控好自身的心理因素,才能使歌曲的表达更准确,演唱的效果更完美。  相似文献   

14.
“乐曲”和“乐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乐曲”是作为一种有音响的形式而展现的,是作曲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音乐欣赏所需要的;而“乐谱”则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而构建起来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其重心是对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进行可见的传递。  相似文献   

15.
高校音乐教学中电脑与音乐软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类音乐软件做了分类介绍,并阐述了电脑与音乐软件在多门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推进电脑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应在传授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达到此教学目的,应努力使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合乎少年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音乐表演是音乐实践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本文对声乐与音乐表演心理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诸多的欧洲音乐史著述是以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为开端的,这反映了古罗马、古希腊音乐在欧洲音乐史中的地位,然而大多数的论述忽略了阿拉伯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影响。文章着重从乐器方面论述了阿拉伯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影响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而初步说明阿拉伯音乐文化在欧洲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红色经典音乐作品是以赞颂革命、祖国及在革命和祖国建设中出现的英雄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真理性、坚定性、群众性等特征,且曲目丰富,难易程度不同。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Orff music method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practiced and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music methods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The succes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is method encourages al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designed music activities in the music class to interact with the teacher and other classmates using the Orff approach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way music learning approach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classroom in Asia. While the children are situated within an environment where music activities and bodily movements are stimulated, the children's aesthetic music knowledge can be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Carlson, 1990). In this study, there were a total number of 180 3rd graders from thre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classes with a total number of 90 students was the class using the traditional music method taught by a regular classroom teacher,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consisted of another three classes with a total number of 90 students, was the class taught using the Orff music method by the researcher. The study was controlled in the sense that the six music classes were ascertained to be of equal ability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usic before the experimental factor was applied. As well,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or mental capacity, while the difference in genders was only minima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not only did the students who had the Orff music method training perform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usic method on both melodic patterns dictation and music reading tests, but the Orff training also helped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rhythmic structures and basic music knowle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