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3.
微课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使用不方便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日渐流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该文分析了“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使用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该课程的常用微课类型和制作方法,并对该课程的微课内容进行了遴选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微课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模式,它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延伸。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深度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本文对运用微课促进语文深度阅读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裨益。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它以视频为载体,能够记录短小精悍的教学重点。微课包含多个因素,如教学  相似文献   

5.
“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深入和中医药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药院校师生在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的科研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实验室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面临极大挑战。而中医类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实验室教师、工作人员与学生健康密切相关,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危害。“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实验室安全教学的顺利开展。我校重大科研平台依托现有的实验室安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开放服务系统的建设基础,构建了基于“微课”的医药类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实验室安全教学方法。通过新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了中医类院校实验室安全微课体系,对培养新型中医药科研人才及对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安全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信息的传播技术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福音",微课的产生和发展给学生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课"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微处理而形成的一段5-10分钟的音视频对学生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借助现代化教学资源“微课”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教师可通过开发预习类微课,实现教学重心的前置;开发系列微课,助力生命观念的形成;开发探究类微课,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开发评价类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正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微课作为新型的在线教学资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微课建设“碎片化”“单一化”等问题,提出“整体建构、整合设计、系列规划、等级建设、动态更新”的等级系列微课设计原则和多元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微课是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它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视频展示,具有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应用灵活等特点,微课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推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所以,将微课教学引入初中英语的课堂也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它不单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  相似文献   

10.
马晔 《小学生》2023,(8):91-93
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属于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新型的辅助教学资源。将其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微课技术凭借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以及短小精悍等优势获得了众多教师、学生的青睐。微课技术是教育行业融合信息技术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为此,教师要积极将其合理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本文对微课技术的运用展开研究,着重分析了微课技术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桂花 《成才之路》2020,(8):106-107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微课应用于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利用微课,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科学设置微课,提升学生朗读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师范技能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微格教学法是提高师范生或新教师师范技能的有效手段,它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优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将微格教学法用于师范技能培训中,对提高师范生或新任教师师范技能有较好的效果,对于他们成为合格教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技术及电讯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和学习的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得到完美融合,高职教学方式将发生改变,在目前地方性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教学资源、缺乏"双师型"师资、缺乏专业实践实训场地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区域合作学分制"管理模式、引入MOOC、微课等,以求得到部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新型技术的运用。而微视频就是其中一项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帮助,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微视频的发展趋势、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设计进行分析,促使更多教师将微视频应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传统的高职教学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不足的情况,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各个学校也是势在必行.微课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趣味性及随意性的特点,微课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是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本文分析了微课的特点及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作用,提出了高职微课的评价体系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发现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调动他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本文主要针对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探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翻转课堂课下教学系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课下传递的知识应该重点设计事实、概念、程序等要素;同时,学习策略和学习绩效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课上知识才能在课下得到进一步内化,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性,它给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MOOC理念、多媒体认知理论,以微课模式建构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系统,能够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师生多重交互分享,以及教师对微课视频的统一管理,有效提高师生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革,全球范围内教学和学习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教学具有四方面特征:学习者参与的开放性、在线资源的生成性、学习行为的独立性、数据资源的可用性等,这些特征既适用于普通教育,亦适用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更需要技术的渗透,职业院校学生需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信息素养。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术是基础、标准是导向、课程是依托、教师是支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的环境下,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在线教学逐渐成为现实,促成网络课程、视频课程和颠倒教室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微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微课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活动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文章围绕微课新技术的概念、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