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国内电视荧屏最火爆的节目类型莫过于平民选秀节目,从中央台的《梦想中国》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加油!好男儿》与《雪碧·我型我SHOW》,平  相似文献   

2.
2005年《超级女声》热播,开启我国选秀元年;2018年偶像养成类节目大放异彩,掀起全民造星狂潮。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快速发展,从传统电视综艺到超级网综,从竞技演出到偶像养成,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变化。本文以2018年的两档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和《下一站传奇》为例,通过对其不同节目叙事模式的比较,探讨养成类真人秀火热的原因,分析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叙事模式对传统竞演类选秀模式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超级女声》在2005年风靡中国,使选秀类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的一个关键词,甚至成为了2006年度电视荧屏无可争议的主角和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各大电视台都纷纷在夏季档期频频推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大型选秀活动。特别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莱卡我型我秀》和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2004年,模仿《美国偶像》引发选秀类节目热潮的《超级女声》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电视人对节目模式的探索。而从2010年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开始,节目模式引进在近两年成了各大卫视提高收视率,抢占收视份额的法宝。那么我国电视娱乐原创节目的匮乏原因何在?借鉴国外节目有哪些利弊需要权衡?节目模式引进真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视节目原创能力低下的问题吗?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反思对电视节目的发展应该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秀节目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电视选秀节目就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年的夏天,《超级女声》爆红,随之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卫视出现,因为每个电视台都在做类似这样的节目,于是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再加上国家限娱令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2006年前后是中国电视业界的重要转折点。湖南卫视开发的《超级女声》大型选秀节目红遍中国。各地卫视纷纷效仿。彼时的重庆卫视也在积极谋划。他们打造了一台更娱乐化的选秀栏目《第一次心动》。  相似文献   

8.
继2005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电视选秀节目之后,2006年的同类节目继续火爆流行。在《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选秀运动正在上演:央视的《全家总动员》、东方卫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更代表互动文化转型。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2016年以网络选秀节目为模式的新超女,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融合,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从而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互动传播实践。本文将从2016年《超级女声》节目模式、互动传播特色、节目问题及借鉴意义、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方面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互动研究,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火爆荧屏之后,电视选秀类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走俏一时,成为当下中国电视文艺的翘楚。江苏卫视悄悄调整了视角,其《红豆·绝对唱响》以平实的风格,将大众参与的电视“造星”,变成了大众沉醉的电视“狂欢”,选秀在娱乐的意义上成为音乐对话、情感碰撞的手段。一、让音乐成为对话:文化配方的创新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在诸多选秀节目中没有流于平俗,反而以绝对原创的男女对唱组合概念,在众多选秀节目中令人眼前一亮。其特别的节目样式——以音乐作为对话,赋予其独特的韵味。《绝对唱响》的情歌对唱大大拓展了节目的文…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12.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在中国选秀节目中横空出世之后,大量的选秀节目如《我型我秀》、《好男儿》、《东方天使》、《全家都来赛》、《快乐男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的6年之间,选秀节目在各大电视平台中经历了兴盛和衰落再到改革的过程。这些选秀节目无论从节目定位、节目形态、受众群体、赛制赛规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而且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在当下的选秀节  相似文献   

14.
彭玲 《青年记者》2007,(24):107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创造收视奇迹之后,“电视选秀”迅速在各省市电视媒体蔓延开来。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舞林大会”到“名声大震”,这些Hq得响亮的名字,无不成为时下的流行语。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5.
资讯集成     
《视听界》2007,(4)
『动向』广电总局正面评价选秀节目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蓝皮书《2007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继去年,真人秀节目代表《超级女声》首次被写入2006年报告后,《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梦想中国》、《名师高徒》等系列选秀节目也被收入今  相似文献   

16.
娱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鲁贞 《声屏世界》2009,(10):37-38
有人说:选秀可能会成为一种寻常的节目,即使将来它不再占据引领的位置。当前,我国各电视台的选秀节目种类繁多,单单从各省级卫视的网站节目介绍中就可以找到三十多个。仅从唱歌方面讲,就有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生》,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  相似文献   

17.
贾丽云 《声屏世界》2013,(11):45-46
电视选秀节目属真人秀类娱乐栏目.这类节目将选手定位为普通民众,不论身份、地位、职业都可参与,报名采用“零门槛”方式。逐级淘汰。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热播,到之后的《红楼梦中人》再到2012年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好声音》,此类节目推陈出新,轮番上演。借着电视的传播优势,这些选秀类节目在赚足眼球的同时.也推出了成百上千的草根明星。  相似文献   

18.
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网络的各个平台持续占据热点榜首.选秀类综艺节目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从《超级女声》的个人选秀到《创造101》的女团出道,掀起了一阵选秀浪潮.《青春有你2》是由爱奇艺打造的女团选秀节目,在2020年上线之后,热议不断,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出发,探析节目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以及对未来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思考,旨在为今后的节目创作提供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热播后,中国电视业刮起了选秀之风,跟风之作多达几十部。全民选秀时代诞生了职业的选手.大量的同质、小幅创新的电视节目充斥屏幕。观众审美疲劳和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俗最终将从“美国偶像”复制的“超级女声”,再从“超级女声”复制的系列选秀节目拉入收视率的低谷。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走红以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就遍地开花。但是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10多项禁令,为电视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一些低俗,庸俗的选秀节目拒之门外。此后,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步落寞,如何寻找选秀节目的出路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