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美育、德育、体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文章从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美育发展、提升学生审美观的重要作用出发,针对现阶段大学美术教育期间学生审美观发展状况进行简单探讨,从学生的角度探讨如何积极接受大学美术教育,如何提升自身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情感伴随着学习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  相似文献   

3.
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孙东   《广西教育》2013,(42):74-75
英语学习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大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引导学生感知美术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体验生活,丰富情感,感知美术作品的丰富情感,创作出更加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力提倡的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学改革也明确了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丹 《成才之路》2010,(29):78-78
新的《课标》指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显然,新形势下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有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经历,除了实现知识的传承,还要强调能力发展,积极的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散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以情设情景,以情感人心,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汲春园 《华章》2007,(12):153-153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对英语学习良好积极的情感态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文章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着重分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新课程首次把情感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目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研究情感策略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朱怀华 《考试周刊》2013,(52):98-98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和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积极的情感因素,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渗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是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由五个方面组成,即: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王艳 《考试周刊》2012,(38):106-106
新课程提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而合作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则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就此过程中教师如何扮演好正确角色,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