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常出现以中点为背景的中考试题.现以2008年中考题为例,介绍借助中点构造基本图形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一、中点安家例1(2008年.上海市)如图1,在△ABC中,点D在边AC上,DB%=%BC,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AB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抛物线有一个重要性质:抛物线上的各点到焦点和准线的距离相等.下面试举几例,说明该性质在一些中考试题中的应用.例1(2008年镇江)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为函数y=14x2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任一点,点A的坐标为(0,1),直线l过点B(0,-1),且与x轴平行,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x轴、l于点C、Q,连结AQ交x轴于点H,直线PH交y轴于点R.  相似文献   

3.
刘刚 《中学教与学》2003,(10):31-32
要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会学生学习 .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会学习的一种重要表现 .近年来 ,在部分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具有这方面导向作用的试题 ,现举两例 ,仅供参考 .例 1 如图 1,在平面上 ,给定了半径为r的⊙O ,对于任意点P ,在射线OP上取一点P′ ,使得OP·OP′ =r2 ,这种把点P变为点P′的变换叫做反演变换 ,点P与点P′叫做互为反演点 .图 1图 2( 1)如图 2 ,⊙O内外各一点A和B ,它们的反演点分别为A′和B′ .求证 :∠A′ =∠B .( 2 )如果一个图形上各点经过反演变换得到的反演点组成另一个图形 ,那么 ,这两个图形叫做互…  相似文献   

4.
数学中充满了对称,对称美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直线中的对称问题,是直线方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问题,常见的直线对称问题有以下3种类型: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例1求点P(-4,3)关于直线l:2x 3y-6=0的对称点P′的坐标.解设P′的坐标为(x,y),则线段PP′的中点坐标为x2-4,32 y.PP′的斜率为yx- 43,直线l的斜率为-32.因为PP′⊥l且PP′的中点在l上,所以y-3x 4·(-23)=-1,2·x2-4 3·y2 3-6=0x=-1332,y=1639·即P′的坐标为-1323,1639.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问题例2求直线l:3x-y 1=0关于点M(2,-4)对称的直线方程.解在所…  相似文献   

5.
下面是 2 0 0 3年河北省一道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 .探究规律 :图 1如图 1,已知直线m∥n ,A、B为直线n上两点 ,C、P为直线m上两点 .( 1)请写出图 1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 2 )如果A、B、C为三个定点 ,点P在m上移动 ,那么 ,无论点P移动到任何位置 ,总有与△ABC的面积相等 .理由是.解决问题 :如图 2 ,五边形ABCDE是张大爷 10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示意图 .经过多年开垦荒地 ,现已变成如图 3实线所示的形状 ,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 (即图 3中折线CDE)还保留 .张大爷想过点E修一条直路 ,直路修好后 ,要保持直路左边土地面积与承…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上述理念 ,近年来中考画图题的比例有所加大 .虽然基本要求无多大的变化 ,但题型变化却很大 .主要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 .试题更具开放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现以 2 0 0 2年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如下 .1 开放性画图题例 1 如图 1 ,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 1 ,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 .( 1 )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3,2 2 ,5(在图 1 1中画一个即可 ) ;( 2 )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 4(…  相似文献   

7.
赵宏伟 《中学数学杂志》2021,(2):64-65,F0004
昆明市2020年中考压轴题蕴含了深刻的技能技巧和丰富的数学思想,是一道值得回味的试题.1试题呈现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5,BC=8,点E,F分别为AB,CD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AEFD是矩形;(2)如图2,点P是边AD上一点,BP交EF于点O,点A关于BP的对称点为点M,当点M落在线段EF上时,则有OB=OM.  相似文献   

8.
题目 如图 1,CB与⊙O相切于点B ,半径OA⊥OC ,AB、OC相交于点D .求证 :( 1)CD =CB ;( 2 )AD·DB =2CD·DO .( 2 0 0 1,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1 试题探源该题源于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4年版 )《几何》(第三册 )第 117页B组第 2题 :图 2如图 2 ,OA和OB是⊙O的半径 ,并且OA⊥OB ,P是OA上任一点 ,BP的延长线交⊙O于Q ,过Q的⊙O的切线交OA的延长线于R .求证 :RP =RQ .2 试题的证法探索对于题目 ( 1)欲证CD =CB ,可根据已知条件和圆的有关性质 ,通过作辅助线 ,有很多不同的证法 ,其中以连结OB或过点A作⊙O的切线证明…  相似文献   

9.
<正>命题如图1,P是抛物线y=1/4x2-1上任意一点,点P到直线l:y=-2的距离为PH,则有OP=PH.证明设点P的坐标为(m,n),则n=1/4m2-1上任意一点,点P到直线l:y=-2的距离为PH,则有OP=PH.证明设点P的坐标为(m,n),则n=1/4m2-1,OP=(m2-1,OP=(m2+(1/4m2+(1/4m2-1))2-1))2)2)(1/2)=1/4m(1/2)=1/4m2+1.因为直线l过点E(0,-2)且平行于x轴,所以点H的纵坐标为-2,所以PH=1/4m2+1.因为直线l过点E(0,-2)且平行于x轴,所以点H的纵坐标为-2,所以PH=1/4m2-1-(-2)=1/4m2-1-(-2)=1/4m2+1,所以PO=PH.  相似文献   

10.
1原题再现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23题为: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P为△ABC内部一点,且∠APB=∠BPC=135°.(1)求证:△PAB∽△PBC;(2)求证:PA=2 PC;(3)若点P到三角形的边AB,BC,CA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求证:h 21=h 2·h 3.该题是全卷压轴题,与近几年安徽数学中考压轴题相比,难度不算大,计算量也比较小.该题条件简洁,蕴含的基本模型却很丰富,结论也很多.解法灵活多样,趣味无穷,思维含量颇高.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三复习教学中,下面两道中考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试题1(2008南通)如图1,已知双曲线y=k/x与直线y=1/4x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m,n)(在A点左侧)是双曲线y=k/x上的动点.过点B作BD//y轴交x轴于点D.过N(0,-n)作NC//x轴交双曲y=k/x于点E,交BD于点C.(1)若点D坐标是(-8,0),求A,B两点坐标及k的值.(2)若B是CD的中点,四边形OBCE的面积为4,求直线CM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12.
<正>"k·PA+PB"型的动点几何最值问题是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也是难点.本文选取几例中考题,谈谈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一、构造二次函数模型求解例1(2018年重庆中考题)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如图1,连结CD,求线段CD的长;(2)如图2,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  相似文献   

13.
纵观 2 0 0 2年江苏各地的中考试题 ,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几何试题 .这些试题构思独特 ,结构新颖 ,既利于初中数学教学 ,又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加强这些试题的研究 ,对于指导中考复习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下面选取几个试题以飨读者 .1 方程和方程组在几何中的应用图 1例 1 已知 :如图 1,⊙ O1 与⊙O2 相交于点 A,B,过点 A的直线分别交⊙ O1 ,⊙ O2于点 C,D.E为AC上一点 ,直线 BE交⊙ O2 于点 F,交 AC于点 G.(1)求证 :CE∥ FD;(2 )若 E为 AC的中点 ,求证 :△ ECG∽△EBC;(3 )在“(2 )”的条件下 ,当 GFDF…  相似文献   

14.
统观 2 0 0 3年全国中考试题 ,发现基本上每份试卷中至少有一道开放探索题 ,选材独特 ,构思巧妙 ,在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 ,更多地转向了考查学生探究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人耳目一新 ,回味无穷 ,成为 2 0 0 3年中考试题中的新亮点 .例 1 探究规律 :如图 1 ,已知 :直线m∥n ,A、B为直线n上两点 ,C、P为直线m上两点 .( 1 )请写出图 1中 ,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 2 )如果A、B、C为三个定点 ,点P在m上移动 ,那么 ,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 ,总有    与△ABC的面积相等 ;理由是 :                  .  …  相似文献   

15.
点P的位置 ,折痕为BQ ,连结PQ .( 1 )求MP的长 ;( 2 )求证 :以PQ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3.( 1 996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题 )分析 :( 1 )连结BP、PC .MN是正方形对折的折痕 ,BP =PC .又点C和点P关于BQ折痕成轴对称 ,则BQ垂直平分PC ,有BP =BC ,∠ 1 =∠ 2 .故BP =PC =BC =1 ,△PBC是等边三角形 ,即∠ 1 =∠ 2 =30°.在Rt△BNP中 ,PN =BP2 -BN2=1 - 122 =32 .故MP =MN -PN =1 - 32 .( 2 )通过折叠不难得到PQ =QC ,∠ 1 =∠ 2 .图 4在Rt△QCB中 ,QC =BC·tan 30° =33.故以PQ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是 332=13.4 两…  相似文献   

16.
1原题呈现如图1,已知点A(1,2)、B(5,n)(n>0),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像经过点P.小明说:"点P从点A运动至点B的过程中,k值逐渐增大,当点P在点A位置时k值最小,在点B位置时k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 ,经常出现图形中元素运动变化的计算或证明题 ,要求学生从图形的变化中探究性质。解这类题关键在于抓住动点 (线、形 )在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的某一瞬间所展示的特点 ,找出变量与不变量 ,从而运用相应知识解决问题。一、质点运动问题例 1.如图 1,等腰 Rt△ ABC的直角边 AB=2 ,点 P、Q分别从 A、C两点同时出发 ,以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点 P沿射线 AB运动 ,点 Q沿边 BC的延长线运动 ,PQ与直线 AC相交于点 D。(1)设 A P的长为 x,△ PCQ的面积为 S,求出 S关于 x的函数关系式。(2 )当 A P的长为何值时 ,S…  相似文献   

18.
动点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于这一类题,关键是要把动态问题转变为静态问题来解决,寻找运动中的“不变量”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般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分清运动中的变量、不变量,并根据题意作出图形.2.按图形的几何性质及相互关系,找出基本关系式,把相关的量用自变量的表达式表达出来.3.根据动点变动的范围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其范围内的特殊值.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2005年广州市中考题)如图1,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DE⊥AC于E、DF⊥BC于F.(1)求证:CE=CF;(2)点C运动到…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宁波市中考的压轴题如下已知⊙O过点 D(4,3),点 H 与点 D 关于 y 轴对称,过 H 作⊙O的切线交 y 轴于点 A(如图1).(1)求⊙O的半径;(2)求 sin∠HAO 的值;(3)如图2,设⊙O与 y 轴正半轴交点为 P,点 E,F 是线段 OP 上的动点(与点 P 不重合),连结并延长DE,DF交⊙O于点 B,C,直线 BC 交 y 轴于点 G,若⊿DEF 是以 EF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试探索 sin∠CGO 的大小怎样变化?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20.
纵览2006年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在主干知识的交汇处命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渗透了重要的思想方法,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等.因此,研究和分析这些压轴题,将为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起到导向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笔者以题目的知识背景为主线,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筛选几例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例1 如图1,已知直线 y=-(3~(1/2))/3 x 1与 x 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 A,B,以线段 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 Rt△ABC,∠BAC=90°,且点 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1)求△ABC 的面积 S_(△ABC);(2)证明不论 a 取任何实数,△BOP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