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考是我国高等院校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主要方式.因此,目前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备战高考.数学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其高考成绩直接影响考生的前程.无论教师还是考生,都需要积极面对高考.如何做好高考备考,已成为中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个课题,通过一道高考题,延拓展开,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做好高考备考.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准确地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让自己的高考成绩每分都不浪费呢?以下窍门能帮助你获得更多考上理想高校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多少寒门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有多少人在这场独木桥的冲刺大战中饮恨落马。无论酸甜苦辣,高考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些体育健儿得以免除高考,有了上大学,而且几乎是名牌大学的机会。在感叹他们付出超人的努力获得"超国民"待遇的幸运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在读书方面也不输人的刻苦和努力。冠军自然有超人的耐力吧……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无论考试的机制和内容,还是考试的方法、程序、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是:要确立适合自己国情的大学招生制度;淡化高考的竞争性,变应试教育为人格教育和能力教育;加强和改善升学指导;强调公平性,做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5.
无论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还是第十份工作,在得到它之前,你都逃不开面试.面试让许多人又爱又恨,因为它虽然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面对面地展示自己,但是我们又十分容易因为紧张而把面试搞砸.那么如何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这有限的时间当中扬长避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并且顺利得到offer呢?  相似文献   

6.
一棵树,无论它多么幼小,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是一个生命个体,因此我们得尊重它.而不是以自己的愿望去拔苗助长,以自己的高度去压制它的成长,以自己的标准去修剪它。  相似文献   

7.
刘克梅 《高中生》2009,(24):4-5
据教育部公布,2009年全国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有84万人未参加高考。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高考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不仅是一次检验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的机会,也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于这样一次机会,高中生没有理由让它白白溜掉。因为,不管高中生上不上大学,最终都将步入社会,都将接受社会的考验。为了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争得一席之地,在高中阶段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外,高中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学好本事,珍惜机会,弃考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8.
刘克梅 《高中生》2009,(12):4-5
据教育部公布,2009年全国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只有750万,有84万人未参加高考。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高考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都是一次机会,不仅是一次检验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的机会,也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于这样一次机会,高中生没有理由让它白白溜掉。因为,不管高中生上不上大学,最终都将步入社会,都将接受社会的考验。为了今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争得一席之地,在高中阶段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外,高中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学好本事,珍惜机会,弃考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每一个即将或正在接受高三“水深火热”岁月煎熬的学子来说,谁不希望自己在高考中战果辉煌?因为考取一个令人艳羡的大学,已经不仅仅关乎自己的身家命运了,更关乎老师、学校和父母亲友的切身利益和脸面。如此看来,高考承载的“使命”实在太沉重了。但是,除了披星戴月地苦读和没完没了地做习题、考试,高三学子们还有多少机会仰望辽远的穹苍?还有多少机会眺望窗外翻飞的蝴蝶?还有多少机会“抚摩”一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0.
各位学弟学妹,对于高考,我想说的是,不管考得怎么样,都是自己辛苦努力的结果,大家都应该正确面对。人生的道路很长,高考只是其中一个关卡。如果你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今后还有很多机会补救,比如大学考研,努力工作;或者相比于循规蹈矩地读书,你们会发现更适合自己并且真正热爱的成才之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键要发现自己的价值与优势,并好好发挥它。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进入了倒计时,面对这座"独木桥",高三的学子们总是又爱又恨:通过它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旅途又是如此艰辛。无论高考制度是多么不合理多么令人崩溃,在当今社会,它似乎是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一个方式。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只要努力一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07,(Z2)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当前高等教育多么发达,人们热切向往的大学入学机会还是"粥少僧多"。尤其名牌大学,面对纷至沓来的入学申请,也不得不"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地选拔。追求高考选拔的公平性,至今仍是许多国家高考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当然,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如何实现高考公平性的具体措施也就不同,但总的说来是围绕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来做文章的。  相似文献   

13.
尽管有关高考的非议从未停止过,但在国人心中,高考仍是当前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从"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的励志标语里,我们不难看出平民子弟对高考所寄予的厚望.但遗憾的是,看似公平的高考中,其实隐藏着强烈的不公平,那就是招生门槛不同. 以北京大学为例.根据201 1年的录取数据,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北京为52.5.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换言之,安徽考生上北大的难度,是北京考生的41倍.类似的现象复旦大学也有.据统计,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山东考生的274倍,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谁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对任何一个穷孩子来说,无论家境多么贫穷,无论父母多么落伍,只要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踏上向上流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白芷 《大学生》2013,(15):78-79
“大学四年.我有过挣扎,也有过迷茫。不过我是个很要强的人.一直告诉自己.不管怎样.不能把自己归类为失败者,一定要努力过得精彩。”因为高考失误.庄佳龙错失了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学习的机会.而是补录到华南农业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梦想的幻灭让庄佳龙一度有些迷茫.心态的转折点出现在大二。那一年.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社会学转到艺术学院的编导专业。  相似文献   

15.
两个高三     
吴明 《教师博览》2005,(8):11-11
今年的高考又结束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在家里清理着高三的那些成堆的教科书、参考书和试卷,感慨自己无论考得好与坏.终于解脱了。  相似文献   

16.
走过高考,才豁然记起,其实那段日子中,自己懂了好多,好多.最深的记忆是在高考前给自己加油,无论心情多么失落,每一天都不忘对自己说:"为了理想,加油!"那时,每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每一个细胞一天24个小时都在呼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文科状元陈珥说:“同学们对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应认真分析.不放过每一次锻炼自己估分能力的机会.这样才能为日后高考时估出较为准确的分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调整认识法这种方法适合于调节轻度考试焦虑。调整自我认识,首先要重新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考试。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失败乃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  相似文献   

19.
诱惑通常以机会的面貌出现,等到你已经放松了警惕,开始抓住它的时候.它才露出狰狞的面目。一个人能够拒绝诱惑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方向。符合方向的事就做.不符合方向的事即便机会再诱人也不做.这样他就把许多的诱惑和风险一起挡在了门外。  相似文献   

20.
作是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表现了语能力,而且反映着考生的人生态度、思想智慧、感情和意志,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日后成功的关键。我们的高考作应该怎样命题呢?旅美学薛涌认为好的作题应该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给考生以充分的机会写自己的生活,看看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面对挑战,怎样帮助别人,对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