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村人口的外流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中国 ,人们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寻找工作的现象称做“民工潮”。究竟怎样看待“民工潮” ?对它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这是有待于深入探讨和正确认识的。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 ,固然必要 ,但止于此 ,视角就太狭窄了。还应当从社会的角度 ,从比经济更加广阔的角度 ,对“民工潮”进行思考。从经济上看 ,“民工潮”是有利也有弊的。“民工潮”的好处是 :由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中缺乏劳动力 ,所以大量来自内地的民工涌入沿海省份 ,支持了这些…  相似文献   

2.
从民工潮的形成条件分析入手,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根据实证分析原则,客观地评价了民工潮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认为政府对民工潮应采取“导”的方式,而不是“堵”。根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很不一致的基本国情,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转化与分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及从根本上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民工潮”中的村民自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形成的“民工潮”对农村村民自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分析了“民工潮”给村民自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消除“民工潮”对村民自治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的实质,说到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民工潮”的兴起和高涨,是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民工潮”的无序和无度,给我国城乡经济健康运行带来负面效应,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和潜在就业压力以及转移路径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农村城市化消解“民工潮”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山东宋金政一、民工潮大流动,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自八十年代中期始,神州大地上流动的民工潮一浪高逐一浪。并且每到岁尾年初,成群结队回乡“奔年”或离家上路的民工汇成浩浩荡荡民工潮。于是民工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末中国社会涌现出的大规模“民工潮”,其势方兴未艾。劳务输出最大的省份四川500万“川军”走京津,跑粤闽,每个年头都要为巴蜀大地挣回不下100亿元的巨额财富。另一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建立了41个职业介绍所,输出“皖军”270万,一部分民工还远征到日本、菲律宾、俄罗斯等国。“民工潮”是中国农民继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又创造的一个开通城乡关系的伟大创举,对广大农村尤其是滞后地区带来了富裕和发展,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然而坐观潮头,却喜中有忧。据统计,民工大军中仅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竟约占各地输出劳工的80%,从事“砖瓦匠”、“油漆匠”等手工业者约占3成,就业门路大多集中在建筑、饮食、服务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显然,“民工潮”的整体素质过低,而且存在某些盲目、无序、混乱现象,给社会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初开始,每年都有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涌入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其规模之大、来势之猛,延续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社会现象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民工潮”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认为,我国社会的“民工潮”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状况决定的。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1988年以来“民工潮”形成的动因,认为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由此提出选择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1989年春爆发了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民工潮”一词就成为中国大地上极为敏感的问题.“民工潮”现象的存在意味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长期积累已经达到了极限——农民开始自发地进行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因而,就“民工潮”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一、中国农村劳动力使用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本来有限且继续大幅度减少的耕地资源已吸纳不了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的供给.目前,在农村近九亿人口中,人均耕地只有1.6亩,而按照建国初期劳均耕种10亩左右土地的标准,我国14多亿亩耕地的数量,只够1.6亿农村劳动力耕种,而目前农村劳动力达4.3亿人.在乡镇企业消化1亿劳动力,多种经营和劳务输出消化5000万农村劳动力后,我国农村仍有1.2亿富余劳动力无事可干,就是说,农村存在28%的隐性失业大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量地涌入城市,形成了“民工潮”.  相似文献   

10.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上海徐本仁由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而形成的“民工潮”,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作为同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成人教育,对此应该作出什么反应呢?尤其是民工流入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成教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本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由此形成的“民工潮”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尤其对由此引起的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进行利弊剖析。认为“民工潮”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应该因势利导地进行长远的规划 ,兴利抑弊 ,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四川张传燧90年代农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民大约6000一80001。但这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90年代“民工潮”只是亿万农民跨世纪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序幕。预...  相似文献   

13.
在“民工潮”汹涌澎湃地向城市奔流之际,也有不少城里人正行进在通向乡间的道路上——世纪末,中国民工潮惊涛骇浪般拍打着大中城市。人们还来不及惊叹,都市新潮却悄然逆转:城里人又大胆地冲出了“围城”。一个划时代的奇特的城乡大反串,打破了许多陈规旧俗和固有的生存法则。城市“绿卡”就像一张旧船票曾几何时,乡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跳“农门”,拿到一张城市“绿  相似文献   

14.
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从农村涌入城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民工潮”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规模逐渐扩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人。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阅读》2005,(4):16-18
据中央电视台2005年2月20日报道,今年开春以来,尽管广州放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再度出现了企业亟需民工,而民工难求的“民工潮”退潮现象,劳动力供不应求。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与“民工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1.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新闻回放:今春以来.福建、“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和江西、湖南等一些内陆地区都出现了招不到农民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后,拖家带口地居家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兴起,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现。国家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清晰,甚至“抵制”到“淡化”,再到“关心”,直至“积极支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乡镇企业已吸收了1亿多劳动力,农村还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在这2亿剩余劳动力中,有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况,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农村至少还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在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工潮”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农产品“剪刀差”的拉大和农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边缘化状况分析民工潮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努力寻找城市与他们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途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