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玉柱退休后去做高规格的"屌丝",柳传志退休后再战江湖,马云则希望能做淘宝大学第一任校长……这些成功IT创一代人士,没有顾虑地选择了功成身退。"看着你们华丽转身的背影,我不禁羡慕妒忌恨。你们这些人能功成身退,那我们这些没赚到大钱的、普通IT老民工怎么办?"正如一位叫"叶小舟"的网友在其新浪博客题为《一个IT老民工致马云的信》博文中说的,IT民工一年一年的老去,不能像以前一样  相似文献   

2.
新老结合携手促训强弱搭配优势互补武警8681部队新老兵训练成合力本刊讯函授学员王永强报道:8月中旬,来自武警8681部队作训科的资料显示:30多名新训成绩并不理想的新战士,在最近一次的考核中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而另外20名专业课目并不理想的老兵,则在10名大学生新兵的帮助下,专业训练也大有起色。这是该部今年开训以来,针对新老兵特点制定的“新老结合携手促训,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训练思路所发挥的作用。该部以往在训练中实行新老兵分训、强弱项分训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对训练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一味强调分训容易导致新老兵训…  相似文献   

3.
先有管理系统还是先有管理思想的争论,是一个老问题.然而,在讨论SOA会不会造成IT黑洞时.却还得回到这个老问题上. 尽管管理系统与管理思想的关系可能衍生为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关系,但事实上,管理系统不过是管理思想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7,(1):99-99
IT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企业,现在企业信息化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自身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更是在整个IT浪潮中不得不为的必然动作,如果没有一个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就极有可能陷入IT泥沼。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出现,华为不会投资IT领域。"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同时,徐直军再次重申了华为IT的战略打法,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将持续专注在IT基础设施领域,通过云计算帮助企业与行业突破现有信息化生产力束缚,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HCC2014,华为赋予"精简IT敏捷商道"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05,(6):21-21
今天,CEO们正在逐步被灌输"企业IT化"的思想。不断有人告诉他们信息技术对降低企业的成本是多么地有帮助。每当我跟CEO们谈论IT时,得到的反馈总是不尽相同。我曾经对一位CEO说:你目前所掌管企业的IT部门并没有对整个企业的运营有多少帮助。而我得到的答案却是,因为近六个月来一  相似文献   

7.
在欧美很多国家,因为IT的发达以及IT在企业中的深入应用,IT部门在组织中拥有重要的地位,CIO机制比较成熟,其职能、责任非常明确,整个企业对CIO的认知程度也很高。但是因为我国企业信息化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明确的CIO分类,整个IT部门管什么、怎么管、如何与其它部门进行协调,这些都还在探索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并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 在此,通过北大CIO班,我们请到了十一家单位和企业负责信息化的领导,进行关于CIO机制与C1O领导力的“论剑”,希望能对广大从事IT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业务流程再造应该是IT经理、业务经理和企业决策者"三位一体"的合作项目,三者中任何一方"掉链子",都能对公司战略的制定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今天有很多决策者并没有认识到流程再造过程中这种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潘国彦是新闻出版战线的一名老兵,潘国彦也是我的表哥。表哥在3月21日早晨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我失去了表哥,新闻出版界失去了一名军龄五十八年的老兵。老兵是不会死的,老兵只会慢慢凋零。我想起表哥的一生,真可谓“为书籍的一生”,这也是他新书的书名,现在竟成为他的遗作,他没有来得及看到新书,就永远离开了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图书事业,也离开了他收集的心爱的图书。  相似文献   

10.
"Sys故事"栏目不仅仅是记录、展现我国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更是帮助政府、企业信息化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辛酸的泪水,甚至还有对薄公堂的无奈。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政府、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发生的IT故事以及他们对于IT建设的总结、反思,甚至悔悟,能够帮助其他企业、政府更多的了解、学习IT经验,汲取教训。作为《信息系统工程》杂志改版2年来的重点栏目之一,我们在2004年的基础上,逐渐加大了"SYS故事"的报道力度。在报道对象上由最初的1个选题,逐渐增加至4个,版面也从最初的4个版、5个版扩充为10个版以上。另外,在内容上,除了继续关注制造型企业的ERP、SCM系统的建设,把报道重点也放到其他领域,在"Sys故事"这个"舞台"上,众多的政府、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向我们敞开"心扉",讲述他们在IT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作为2005年回顾,我们特别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澄西船舶修造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夏新电子、昆明钢铁集团公司、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十运会的IT建设故事。这些故事中,大多含着辛勤的汗水;辛酸的泪水以及深深的无奈和遗憾。比如十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总工程师马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感叹,"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多媒体系统、网上点播和流媒体播放等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另外,像一些网上售票、网上商城等系统的缺失也带了些许遗憾。再比如,昆钢与IBM就ERP部分模块的实施引发争议,以至于双方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而这正是我们杂志"Sys故事"栏目与其他关注、报道企业、政府信息化栏目的杂志的本质区别,我们并不总是报道成功的喜悦,成功固然重要,但是给人的思考和借鉴远没有失败、教训的意义更为重大。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想像某些媒体那样刻意的去包装、甚至去取悦、贬低某些IT厂商、用户,我们只是想用我们的"铅字"记录曾经在中国政府、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的思想、感悟以及反思。  相似文献   

11.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候,不但会凭空给自己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当企业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到IT建设时,CIO势必要去应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质疑、IT伙伴的花言巧语。当IT项目触及到企业部门领导的权再分配、乃至裁减企业员工等公司权利暗礁时,CIO更需要小心行事。稍有不慎,CIO就会"IT未酬,身先去"。 毕竟今天还有很多CIO,嘴里还在大谈特谈所谓"IT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听上去很有道理,而他们骨子里却是在将政府、企业、行业所有的IT决策,一股脑地推给别人,而忘记了CIO最基本的指责就是进行IT项目的建设。 说"可以"很容易,但是说"不"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IT建设受到企业各部门反对,甚至连CEO也开始产生动摇的时候,CIO是否可以选择项目下马呢?当然可以,但总有一些CIO却顶风而上,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一个IT项目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真正价值,对于那种官僚体制早就到了该说"不  相似文献   

12.
CIO角色变奏     
舒缓与激荡交错的节奏,暗合着CIO历程中职能中心的实时变迁。伴着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实施、再造,不同的阶段对CIO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于是CIO也在成长中得到历练。在其中、对CIO的IT技术专家身份的强调也或浓或谈,甚至被人们忽视。掌握IT技术对CIO还重要吗? 强调CIO的IT技术专家背景,在CIO机制发展十分成熟的国家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CIO机制出现较晚的我国,却时有非IT专家身份的人空降到CIO的队伍中。针对这种现象,有专家分析道,IT技术背景对任CIO职务的重要性并没有改变。那些非IT专业背景人士任CIO一职,也是因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对信息系统熟悉的缘故,而这种现象也多是在信息系统相对单纯的企业中出现。 此技术非彼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CIO或CEO发现,对IT技术不需要太多了解,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对于"老兵系列"的选题十分偏爱。基于此,以该节目中的"老兵系列"选题为研究对象,结合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对2003—2013年间老兵节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探究节目组选择"老兵"作为选题的原因及在制作中所呈现的特点,以期能够加深读者对该系列节目的理解,也为其他电视同行在类似题材的选择和制作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多数民营企业在上马ERP之前.根本就没有一个专门的IT部门,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原始数据积累.这为IT项目建设带来困难.多数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更迭频繁.即便是在IT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这样.造成IT建设进度受阻、实施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0周年纪念日.今天的年轻朋友可能对这个日子很陌生,但作为一名老档案,我对历史事件有着特殊的敏感;作为一名当年的志愿军老兵,我对这个日子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6.
IT试点10年无一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科委选定的十个试点企业,搞了十年的信息化,可是到头来,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北京多星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黄启珠说,"这是先进的IT技术,与管理咨询之间不匹配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产业" 在国际上是指"软件和基于IT的 服务及业务流程外包产业"(以下 简称"软件与IT外包产业")。软 件与IT外包产业是以网络和通 信设施为基础的无物流产业,现 已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上下游 无缝对接,也就是全球一体化。由 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 成本竞争压力,迫使欧、美企业改 变业务流程和进行战略性资源重 组。特别是IT和网络通信技术的 成熟,使软件与IT外包产业,快 速实现离岸,其复合增长率为年 28%-40%。在全球软件与IT外 包产业的离岸总量中,印度遥遥 领先占有50%的份额,中国、马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工业处于改革时期中,老企业面临繁重的改造任务,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无从发展,在旧的基础上使企业的产值、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不但不可能,甚至企业的生存也要受到影响。改造期间科技大上,情报先行,许多科研项  相似文献   

19.
《信息系统工程》2005,(3):26-28
多 数民营企业在上马 E R P 之 前,根本就没有一个专门的 IT部门;多数民营企业没有 原始数据积累,这为IT项目建设带来困难;多数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更迭频繁,即便是在IT项目建设过程中也是这样,造成IT建设进度受阻、实施效果不理想。尽管面对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但无论是专家还  相似文献   

20.
从内陆到沿海,从老工业基地到新兴的小商品集散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这5条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的缩影。尽管他们身处同一个IT时代,但各自在信息化方面却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将光缆免费铺设到企业的门口,有的地方利用农村学校联网,顺便开展了普及农村信息化的工作。同样的IT技术,在各个经济带中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然应用的领域会有所不同,但是IT所担负的使命却是完全相同——用IT锻造中国经济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