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一套明正统十三年书林王宗玉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其天头是过录的朱批,经过与朱彝尊已发表的古诗、联句等比较,结合全文点评风格,确认它是首次面世的由清文学大师朱彝尊点评的韩愈全集本.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清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奏议总集为研究重点,即清初曹本荣《奏议稽询》、平汉英《国朝名臣宏文》,中期官纂《皇清奏议》、《御选明臣奏议》,晚期朱《国朝奏疏》、王延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论述了清代奏议总集在编排体例上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经学队仗》是明代为适应科举经义、论、策等考试文体对仗论述需要而将儒家经典分类编选为队仗成句的类书.最早著录于明正德间夏良胜撰的《建昌府志》,题朱景元著.此书现在中国国内不存,而韩国有多种版本:韩李仁荣《清芬室书目》卷六载有朝鲜世宗朝庚子(1420)活字刊本,明朱景元撰.首有永乐二年裴琏序,知此书为永乐二年首次刻印.韩国中央图书馆藏朱景元撰《类说经学队仗》、通文馆网页所载《经学说(乾)》部分的写本《类说经学队仗》与李仁荣所录版本为同一系列.韩国中央图书馆所藏崔致远撰《类说经学队仗》、题《孤云先生经学队仗》、经学队仗研究院《经学队仗》等版本著者题为崔致远,实为崔氏后人移花接木所为,崔致远撰金喆熙译《经学队仗》是其译本.  相似文献   

5.
正朱则杰《朱彝尊研究》,精装一册,32开,定价58元,凤凰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张宗友《经义考研究(增订本)》,精装两册,32开,定价248元,凤凰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张宗友《尺牍事行思想:朱彝尊研究论集》,精装一册,32开,定价88元,凤凰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相似文献   

6.
邝露(1604—1650)字湛若,号海雪,南海县人,明隆庆进士。是明末广东的杰出文人,又是晚明的壮烈死节之士。吴道镕《广东文徵》谓邝露“游吴、楚、燕、赵间,赋诗数百章,才名大起”。他的诗文,确享有盛名,备受王士禛、屈大均、沈德潜,朱彝尊名儒的称赞。《峤雅》一书是他的诗文集。本文拟就管见所及,略谈关于此书的版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郎驸马传》是《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一篇,目前只有朱一玄校点本.朱校本因首次校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文章对《石郎驸马传》校点本中存在的失校、校误、误校、脱字、讹字、标点错误、未识字处理不当等失误50余处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期增强校点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张连和 《北京档案》2007,(8):49-49,52
"诗赋弦"是北京市大兴区独一无二的地方戏曲剧种,创始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曲艺志》、《北京百科全书》、《大兴县志》等记载,是原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张家务村朱广达(1855-1912年)和朱家务村贾万全(1858-1935年)创建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朱长文的《琴史》为例,从朱长文生平及其音乐作品《琴史》的内容概要出发,对《琴史》在我国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朱长文的《琴史》为例,从朱长文生平及其音乐作品《琴史》的内容概要出发,对《琴史》在我国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德〗袁州府志十四卷/(明)严嵩纂修明正德九年刻本按:著者项当录为;(明)姚汀、徐琏修,严嵩、欧阳诚纂。是志刘琬序云;“弘治末,郡守川东朱君华毅然以重修(府志)为己任,乃命文学司训刘案搜辑编摩……稿仅成,会朱以忧去,遂已。继朱而守者,乃慈溪姚君汀焉,比至,适太史严君嵩在告家居。姚乃走书钤冈,以志事为恳,而以郡生欧阳诚辅之。未几,姚又以事去,志亦弗克就绪……正德癸酉(八年)冬,武邑徐君琏继守于兹……仍走书诣太史促其成。凡馆谷笔札,治书锓梓之费,皆君自区画。”严嵩序称;“与予同事者,郡学生欧阳诚云。”乾隆《袁州府志》历修郡志…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提要》200卷,是古典目录的集大成者,继承吸收了前人大量的目录学成果。清初学者朱彝尊的大量学术观点及考据成果即为《提要》所借鉴,此已有学者作过探讨,而《提要》明确援引朱彝尊序跋达42处之多,对于此学者罕有研究。本文着力讨论了《提要》对朱彝尊序跋的借鉴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朱氏姐妹:人潮中逆行的宝岛传奇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心,纵横台湾文坛几十年。《击壤歌》是朱天心最畅销的书。出版头五年,销售过三十万册至,今仍年年再版,二〇一〇年二月才被引进内地出版。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描写朱天心自己十七岁读北一女中时的生活和情  相似文献   

14.
作为晚明文坛的一位旗帜性人物,冯梦龙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在通俗文学方面的诸多建树,娱世者众,如小说,如戏曲。而在传统诗文方面给人的印象则要淡漠得多,尤其是诗。据考证,冯氏曾有《七乐斋稿》、《郁陶集》、《游闽咏草》诸集之作,惜均未见留存,仅朱彝尊《明诗综》辑入《冬日湖村即事》一首。而后经容肇祖、陆树仑以及桔君、杨晓东诸学人勾沉辑佚,始得冯氏佚诗四十余首,外此之获,不啻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两宋词集之校勘,首推吴文英《梦窗词集》最难治,其次则是张炎《山中白云词》。经过清人朱彝尊、龚蘅圃、王鹏运、朱孝臧等人的校刻,张炎词集已臻于可读。今人吴则虞先生复以龚刻为底本,参校诸本,多有创见,但疑问仍有不少。笔者近期从王兆鹏师借得明抄本《天机余锦》复印件,知是书共收录张炎词132首(含重出2首,存疑4首)。由于四百年来一直秘藏民间,未为流传,故清代诸家及吴氏皆未能取观。细读之后,发现与水竹居  相似文献   

16.
《金石录》三十卷,是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碑刻专著,现存宋刻本两部,一为南宋淳熙年间龙舒郡斋初刻本;一为据龙舒郡斋刻板修补重印本,存十卷。因宋刻足本元、明、清三代不显于世,残宋本遂为明清多位著名藏书家视作稀世珍籍相继递藏。文章通过考证明代藏书家朱大韶的生平,纠正了十卷宋本《金石录》递藏源流中的一处叙述失误。  相似文献   

17.
书法编辑朱长文朱长文(1041—1100),字伯原,吴县(今江苏)人。北宋学者,著有《吴郡图经读记》、《琴台志》、《乐谱余稿》。他也是个书法编辑,编有《墨池编》。关于他的仕途生涯记载不多,只知少举进士,元祜中,召为秘书省。《墨池编》,是一本书法理论书。朱长文是个书法理论专业编辑,历史上,象他这样的编辑很  相似文献   

18.
《史通》自唐代成书以来,现存主要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陆深刻本和万历五年(1577)张之象刻本两大刻本系统。明嘉靖十四年,陆深据旧蜀本重新校刻《史通》,稍为精善,其后遂出现大量翻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明刻本"《史通》一部,实为嘉靖时四川地区翻陆深刻本;"嘉靖十五年陆深蜀中刻本]"、"顾广圻校跋嘉靖十五年陆深蜀中刻本"两部,实均为明嘉靖间吴越地区翻陆深刻本,皆非陆深刻本。  相似文献   

19.
《间书》,清人朱逢甲撰。 按《间书》朱启铃序,知作者为道咸间人,未进仕。中年受邀游黔中,参与编修《兴义府志》,后又参预剿平“苗变”事,其间,有感于时而作《间书》一卷。《清史》无传。 《间书》在朱逢甲生前未刊行,因而鲜为人知,其流播经由二途:一在黔中,一在沪  相似文献   

20.
韦苏州诗注稿本一卷黎经诰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藏手稿本。不录原诗,径书注解。黎经诰其人其书,均未见人道及。《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著录明初刊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明末震泽严氏悟滋斋刊本《天隐子遗稿》,均有"浔阳黎经诰字觉人晚号觉翁"、"黎经诰印"印记,可考知其里贯字号。马石田集十五卷元马祖常撰,竹纸旧抄本四册,原为朱彝尊旧藏,有"竹垞藏本"朱文长方印,王渔洋借观有题记,《渔洋文集》卷十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