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名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指称某个对象,因此不应当像对待专名那样来对待摹状词,即不能根据有无指称来判定摹状词的意义。在斯特劳森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脱离语句的具体使用场合来谈论语句的真假或其中的某个语词的指称,把语词的意义与它的指称混为一谈。无论是专名还是摹状词,就它们本身来说并不具有指称某个对象的作用,像罗素那样把"是否指称某个对象"作为划分专名与摹状词的标准是错误的。此外,与罗素运用"自我中心词"的概念将摹状词截然二分不同,斯特劳森认为就所有的摹状词的"所指"都与说话者的语境有关而言,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而"不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则可以作为当"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的指称对语境具有最小程度的依赖性时所发生的极端情况来看待。  相似文献   

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 ,其理论内核是摹状词无指称 ,它的意义由组成它的语词的意义而定。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指出它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摹状词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罗素、斯特劳森和唐纳兰。文章通过对三人摹状词理论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罗素主要是从语义角度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斯特劳森则是从语用学层面研究语词的,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罗素和斯特劳森观点的发展,特别是对斯特劳森的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纳南曾经提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以补罗素摹状词理论之阙,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完全忽略了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这是罗素理论的主要缺陷。其实,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唐纳南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并不能成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自足的,它完全可以经受住唐纳南的批评,从而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5.
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但是,克里普克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摹状词理论没有弄清专名和摹状词之间的区分,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在做出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指出名称的指称是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因果的传递链条而确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摹状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便于理解限定摹状词真正的指称作用,唐奈兰根据限定摹状词在使用功能上的两重性,从而将限定摹状词归结为具有归属性用法与指称性用法的观点,来批驳罗素及斯特劳森关于限定摹状词方面的相关著述。基于这两种用法,唐奈兰就罗素关于限定摹状词这种用法常常带有"某个东西适合那个摹状词"这样一种预设或蕴涵的理论,指出如果限定摹状词确实具有指称作用的话,它就会发挥这种指称作用;但是否明确尚未界定清楚,因而,唐奈兰试图对限定摹状词是否具有指称作用进行区分,同时,明确指出罗素和斯特劳森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评析了罗素对二十世纪哲学的主要贡献—摹状词理论,尤其对其缺陷作了详尽分析,如把专名视为与它有同样指称的某个限定摹状词,意义即所指的观点和关于存在的预设等等。  相似文献   

9.
限定摹状词是语义学研究的论题之一。从K.M.Jaszczolt的缺省语义模式理论来看,限定摹状词按其功能可分为指称解读、指称错误解读及属性解读。鉴于指称解读中表现出交际者心理状态的意图性最强,所以限定摹状词的指称解读语义便是其缺省语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指称问题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都非常重要。归根到底,指称研究主要涉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基于此,简要论述限定摹状词传统指称,分析限定摹状词的前指与外指。研究这一论题,有助于更清晰地对限定摹状词指称进行分类,保证语言交际顺畅进行,并为研究限定摹状词指称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专名意义的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介绍、评论,分析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最后得出摹状词是有意义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既有含义又有所指。  相似文献   

12.
克里普克为了枇判弗雷格和罗素的名称摹状词理论提出了三粪论证,即模态论证、认识论的论证和语义的论证。一些人认为,唐纳兰关于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即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克里普克的语义的论证和模态论证。其实,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的区分是不可能挽救名称摹状词理论的,克里普克的论证是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13.
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弗雷格对专名的理解相当宽泛,并认为专名通过他所谓的涵义(sense)间接地与实在相联系。而罗素与其意见相左,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这两种符号,并提出了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在指称功能上的不同,断言一切真正的专名(即逻辑专名)都直接地进行指称。摹状词则不是直接指示某一个体,只有在其他符号的上下文中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渊源于穆勒和弗雷格的对指称与含义的关系研究。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是,摹状词理论的思考方向和哲学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阐述,分析了罗索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义如何确定指称这一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界和逻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摹状词论”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是由描述或反映其意义的摹状词确定的。“语境论”认为,语境是意义确定所指的决定因素。其实,这两派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其缺陷,应当就此问题结合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认为,克里普克的因果指称理论是不完全的。(1)在确立专名指标时,如果不借助于摹状词,当面对“共用专名”的情形时,传递专名指称的因果链会出现混乱,从而混淆专名的指称。(2)不了解专名的涵义,不借助于摹状词,仅依靠指称的借进,并不表明能真正确定指称,知道一个专名与能正确的确定专名指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摹状词理论不仅涉及哲学领域的本体论、真理问题、指称问题,也涉及语言研究领域的意义问题、语言功能问题等,对限定摹状词的研究对语义学、语用学等语言学分支里预设、蕴涵等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专名是严格的指示词,摹状词是非严格的指示词.确定名称的指称不必诉诸意义,只需要经过一个历史因果的命名链条,就可以确定一个名称的指称.由严格指示词构成的同一性真命题才是必然的真命题.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与以往那种或多或少地将名称与意义联系起来的理论都不相同,它从根本上反对名称与意义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