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霞 《视听界》2004,(1):53-54
2002年元月初开播的《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之一陈鲁豫在告别《一点两岸三地谈》后再度担纲的一档访谈节目。节目每周一期,每期采访一位嘉宾。《鲁豫有约》采取的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访谈对象曲折的人生经历,给观众以心灵的感触与人生的启迪。节目播出一年多来,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吴闻莺 《新闻与写作》2004,(2):41-43,46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是凤凰卫视一档人物访谈节目。自2002年开播以来,受到各方面普遍关注,并逐步成为凤凰卫视品牌栏目之一。 《鲁豫有约》栏目成功的原因,涉及选题策划、主持风格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冯媛媛 《新闻爱好者》2010,(10):103-104
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已经走过了8年的岁月。凤凰卫视于2002年1月开播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这档节目在2005年1月经历了全面改版,而后在2008年4月14日以新姿态强强联合入住湖南卫视。2010年1月4日,《鲁豫有约》节目正式登陆安徽卫视,并更名为《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余榴艳 《新闻世界》2008,(11):72-73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笔者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主持特色三个方面,解析了《鲁豫有约》的故事风格。  相似文献   

5.
郭爽 《青年记者》2006,(22):72-72
在我国大多数访谈类节目面临四面楚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开办了近5年,依然广受观众的好评。同样是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能保持如此高的收视率,文章认为节目中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鲁豫有约》自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7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栏目形式和观众群,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2005年,《鲁豫有约》第一次华丽转身,从一个只在凤凰卫视播出的“精英类“访谈的周播节目,改版成在内地多  相似文献   

7.
喜欢黄梅子的书是从她的第一本书《网络姻缘一跨国网络征婚口述实录》开始的.《网络姻缘》的反响很不错,先是《作家文摘》、《北京晚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连载,然后黄梅子又被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邀请为嘉宾,鲁豫对她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闫伟 《声屏世界》2007,(5):60-61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出品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特点。指出陈鲁豫是整个访谈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集中讨论了陈鲁豫的访谈风格,从讲礼貌,成功发问,认真倾听和善意回避4个方面来阐释她的柔性访谈特点。最后说明陈鲁豫的柔性访谈表现出她特有的从容和自信,从而确保《鲁豫有约》能够成为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0.
范彦 《新闻爱好者》2012,(20):62-63
十几年前,访谈节目进入中国电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断蓬勃发展起来,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小崔说事》、《艺术人生》、《半边天》、《面对面》,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东方卫视的《幸  相似文献   

11.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到《讲述》,从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到《冷暧人生》,一直到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北台的《往事》、湖南台的《真情》、安徽台的《家人》,近年来,电视情感类节目已是遍地开花,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荧屏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谷宇 《新闻爱好者》2012,(10):62-63
<正>十几年前,访谈节目进入中国电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断蓬勃发展起来,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小崔说事》、《艺术人生》、《半边天》、《面对面》,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东方卫视的《幸  相似文献   

13.
名人访谈类节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为代表,访谈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型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4.
谈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主持人的“倾听”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众收视意愿的改变使得能适应这种社会需要的谈话节目开始丰富我国电视荧屏,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到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都着实火了一把。节目成就了主持人,主持人也成就了节目,提起崔永元,人们会想到他的波澜不惊;提起窦文涛,人们会想到他的风趣幽默;提起鲁豫,人们会想到的或许并不是她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节目的英文名是"talkshow",汉译为"脱口秀"。现在我们把视点投向由凤凰卫视陈鲁豫主持的《鲁豫有约》,从它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访  相似文献   

16.
名人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对名人进行的专访托道。这类电视节目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才人生》为代表,访谈的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济完成。而后一种形式几乎占据了电视荧屏上访谈类节目畔的一半以上。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名人访谈类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这两档优秀节目的对比中分析出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书     
朱学勤先生是上海大学的名教授,九十年代初两部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和《风声雨声读书声》在学界一举成名。正是他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用优美的文笔写枯燥的学术论文的一代先河。他对思想史的回顾、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当前形势的分析,非常到位和深刻,让人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上海东方电视台1993年1月开播的《东方直播室》,是对这种节目形式的最早尝试。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热潮的兴起,则是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湖北卫视的《往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北京卫视的《国际双行线》等。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23日,对于从《星光大道》中走出来的李玉刚来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位四处漂泊的明星终于拿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大红聘书,正式成为这个中央级艺术院团的独唱演员。2009年4月12日,李玉刚还应邀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被陈鲁豫称为特别有演艺才华的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播与电视之中的人物访谈节目日益收到听众和观众的关注,比如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以及安徽卫视的《非常静距离》等都备受观众喜爱。那么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这一类节目具有怎样的特点?目前存在怎样的问题和不足呢?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