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阅读设备的开发和普及,为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想实现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发展,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相融合就成为了美术类图书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美术类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意义进行思考,旨在探究两者融合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阅读设备的开发和普及,为图书出版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想实现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发展,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相融合就成为了美术类图书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美术类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意义进行思考,旨在探究两者融合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类图书出版环境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新媒体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崛起。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短视频、网站社区已成为当代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得纸媒市场被快速挤压,从而导致教育类图书出版物热度在不断降低。传统教育类图书出版在新媒体背景下受到冲击,市场压力较大,不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育类图书也能够获得创新、转型、升级,文章就教育类图书出版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教育类图书出版优化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图书编辑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2023,(15):21-26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中图法》H319及其相关类目的修订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外语教学目的、外语考试大纲和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实际出版情况,认为《中图法》没有为外语阅读理解类图书设立专门类目是不妥当的。并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和荆州师院图书馆英语阅读理解类图书的实际收藏情况,提出了增设“319.5阅读理解”类系,修改、增加相关类目注释的具体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金慧 《出版科学》2010,18(4):54-56
当代图书出版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成功、励志类图书的庸俗化出版培植了大众“成功至上”、盲目攀比的社会心理,在客观上使图书出版成为庸俗成功学的始作俑者;生活、健康、养生类图书的泛滥培植了大众扭曲的健康观念开口盲目攀比的生活理念,在客观上成为伪“生命科学”的缔造者;传统文化类图书的过分商业化出版培植了大众追求感官刺激,淡化核心文化、理性精神、哲学意识,以及游戏人生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当当网“传统文化”类别下18 581种图书为调研对象,并选取当当网2017年“传统文化”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前300种图书为样本,对其“主题内容”“封面设计”“出版社分布”“图书定价”“图书评论”“读者分布”“图书出版形态”等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传统文化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11月2日,大型文博类图书《意匠生辉》出版座谈会在杭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持续放缓,作为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建筑图书市场亦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针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案例类图书,由于单本容量有限且时效性不强,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相比于传统专业出版的弊端,新兴的融合出版以其无限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库平台、新型的内容服务模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专业信息数据库在线数字出版系统”的建立为背景,探讨如何转变传统建筑设计案例类图书的出版方式,如何实现TO-L模式的建筑设计案例类图书数字化。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与出版相结合,"互联网+出版"是出版业的新方向。本文在剖析了互联网对现有三大类图书(即大众类图书、专业类图书、教育类图书)的冲击后,分析了"互联网+出版"的优势,对现有三大类图书的出版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目前"互联网+出版"与传统出版可互相补充,推动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谢穆 《视听》2023,(9):152-154
文博内容作为重要的文化内容,一直吸引着社会和民众的广泛关注。进入新媒体时代,公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对于文博内容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媒体作为连接文博内容和大众文化需求的桥梁,在促进文博内容传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方+”新闻客户端通过原创发力、创新驱动、融合传播、科技赋能,建立起文博内容传播阵地,实现文博内容的创新性呈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范高强 《出版科学》2016,24(4):43-45
古籍整理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强、学术含量高、文化价值大等特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璀璨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在出版此类图书时不仅要求编辑工作者有较高的文化使命感,而且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古籍编辑的文字功底、文献知识、古文阅读能力和学术心态等,往往影响着古籍整理类图书出版的最终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业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发行呈现持续走低的状况,而在农业经济转型,农产品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类图书的重要性却日益凸显.形成这一矛盾与出版企业选题不当、农村基层发行渠道(网点)萎缩、读者阅读意识偏低等因素紧密相关.出版企业应当通过借助农家书屋“信息集散中心”、开办网络主题书店等形式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带动农业科技类图书的有效生产与销售,以此实现农业科技类图书的良性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14.
谢征  贺子璇 《出版参考》2021,(10):30-33
文博IP出版是一种把文博IP转化为出版物的IP出版形式,与传统的文博出版有区别.文博IP出版近年来在不同出版领域开展实践,取得了一定影响.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这种出版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媒介表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传统文化类图书成为很多出版社新的增长点.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有的出版社把古籍进行影印出版,有的出版社组织专家对经典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还有的出版社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按一定体例组织起来,形成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图书相比,传统文化类图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同学者对其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对其中个别字、词的处理不同.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编校质量,本文从引文核对、译文推敲、出处核查、地名人名查证、故事梳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类书稿的编辑要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供同行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6.
李淼 《图书馆》2023,(9):99-105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相似文献   

17.
李晓明 《今传媒》2016,(9):169-170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快速变革,传统出版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预见到的是,阅读领域将会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讲,向数字化转型、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美术类图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种,本文将着重分析美术类图书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编辑在大环境下的应对措施及实现跨媒体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背景下,媒介技术得到快速变革,新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新媒体的应用,对推动相关工作创新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现阶段,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应用新媒体,可以实现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也能通过网络化的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提升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效率,让其形成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种,充分将新媒体时代与美术类图书出版工作相结合,提升读者对于美术类图书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达到跨媒体阅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时代下,传统出版业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挑战,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用户阅读和购买习惯等都在发生变化。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传统出版从业者必须积极创新,拥抱变革。笔者多年从事出版管理工作,从过往工作经验及案例中总结出“连接”“精准”“融合”与“共生”四个关键词,探讨传统出版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方向。文章指出,与用户建立连接、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全媒体编辑团队以及共生型顾客关系和员工关系,是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趋势下转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吉正霞 《出版广角》2015,(15):24-25
本文针对“互联网+”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出版资源与媒体融合探索,为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编辑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