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国军  王凯 《传媒》2023,(20):51-53
政务服务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突破创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通过两微一端以及社交平台开设了新媒体宣传服务账号,随着政务新媒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政务新媒体平台也成功出圈。文章探讨了政务新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四平警事”政务新媒体的走红路径,提出了政务新媒体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燕 《青年记者》2017,(2):19-20
当前,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阵地.由于过度追求“互动”效果和点击率,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失范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标题党”.2015年10月,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旗帜鲜明地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2016年初,国家网信办修订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着重规定了“转载新闻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  相似文献   

3.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带来阅读量和关注度,但是包括党报新媒体在内的一些新媒体却盲目追求关注度,不在内容上下功夫,反在标题上做文章,标题党乱象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不满。因此本文从党报新媒体标题党的成因入手,揭示标题党的危害,多角度探讨如何能够治理和杜绝这一现象,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阳春 《新闻前哨》2022,(21):28-29
立足于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实践,以及金融新闻报道的内在特点,本文从制作有“卖点”的标题、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提升传播效率等方面,分析金融领域新媒体报道提升传播力、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并对杜绝“标题党”、机器人写稿趋势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标题。俗话说“又要衣装,佛要金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要题装”。拿报纸来说吧,一天四大版,甚至八版十二版,有多少文章啊。先读哪篇,后读哪篇,或者只看不读,常常取决于该文是否有个好标题。下面的文章标题是能引起人们闲读的兴趣的:《开封要“开封”》(《羊城晚报》1994.4.2第10版)在正题之前还有引题:“原来是京城,后来是省会,现在成了省辖市,再往下滑会怎样?”正题就作了回答:开封要“开封”。这个标题妙在作者巧用了“换义”的修辞法,利用词语多久性这个条件,在…  相似文献   

6.
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新”,这不单是指新闻的内容,新闻的标题也是如此,都应该在不同的新闻稿件或不同的新闻节目中有所体现,然而时下有些媒体的稿件(节目),读(看)后总感觉此报道与彼报道相差无几,此频道与彼频道没两样,不说千篇一律,跟风之嫌随处可见,甚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家知道,新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非常之关键,常有“题好文一半”之说,确实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卖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市场经济中,各媒体的“首脑”都在为争夺“眼球”赢得市场而绞尽脑汁。好的标题确实可以吸引读者,而若标题…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拟好了,文章成一半”。这话是颇有道理的。然而真正使自己的“眼睛”能够达到传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却要下不少苦功夫,对此我有着独特的感受。记得三年前,我当团队报道员时,一次,我写了一篇自认为内容不错的稿子,却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标题,便随便拟了一个标题匆匆寄报社,过后几个月毫无动静。新闻干事知道后,仔细的看了看,把我的标题给“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鲜、活泼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发出不到两周,报纸上便原文照发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标题的重要,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蝴蝶效应”的解决方法,寻求新媒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9.
杨爱芳 《新闻前哨》2004,(10):57-5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电视新闻作品同样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标题。一个新颖的电视新闻标题往往能在瞬间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产生看下去的愿望。因此,“标”新立异。就能够先声夺人、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标新立异只是指新颖别致的标题,而非其原意。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拟写出既新奇又贴切的标题呢?这已成为很多新闻工作者思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需要新闻主创人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既要做有心人,更要做勤奋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学界、业界关于“新媒体”内涵或定义的讨论,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介应用环境以及人们对“新媒体”的不同理解.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新技术带给人类新的交流沟通和信息分享方式,以及新媒体所引发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并给出了新媒体辨识的五个比较宽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标题在学术论文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准确而精练的标题可以在反映论文研究内容的同时体现作者的研究思想深度。针对特殊标题样式使用日益频繁的现象,分析了标题中经常出现的“基于”或“考虑”样式对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研究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论文标题中是否含有“基于”或“考虑”样式以及该样式出现的位置,构建四个自变量。其次,在考虑多个影响论文引用次数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论文被引次数回归分析的基准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来拟合样本数据。最后,以2018-2021年发表在《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2022》索引的所有中文期刊上的42,594篇学术论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管理科学领域,“基于”或“考虑”标题样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样式,42,594篇学术论文的标题中含有该样式的文章达12,372篇,占论文总数的29.05%。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标题中的“基于”或“考虑”样式对管理科学领域论文的引用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当“基于”或“考虑”样式出现在论文标题开头时,文章不容易被引用;标题中“基于”或“考虑”的样式对论文引用的影响在不同学科领域上的体现不同。[创...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如何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美目盼兮?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我称之为:标题制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杨越 《记者摇篮》2005,(12):41-42
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地位至关重要。标题写得好可以使整篇作品为之增色,甚至让一篇平凡的文章立即鲜活起来,收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作为广播新闻基本体裁之一的广播通讯.其标题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各类标题中,最容易“突出说明内容,激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注意回力,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当属“疑问式”标题,即以设问、反问或其他疑问方式拟定的标题。日前,在以强调吸引网民眼球的网络时评是,“疑问式”标题备受作者与编辑青睐,使用频率极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迭代.纸媒对新闻内容的选题标准、叙述角度、话语结构、互动方式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新华社的38字新闻及其圈粉无数的“萌”评论,是这一骤变中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互动利器,卖萌与新媒体平台天然适配.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话语结构更加口语化,更亲切自然.传统媒体时代,在报纸上卖萌会让人觉得很突兀,和书面语言的表述相容度不高.但在新媒体平台上,卖萌则没有违和感,且常常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做到“锦上添花”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7.
“度”与“渡”的错用,报刊上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仅北京几家大报的标题就有:《初渡儿童节》,《渤海渡假乐园建成》、《芬中航线喜渡五岁生日》等等。上述标题中的“渡”字应为“度”。其实,区分这两个字并不难。度——用于度假、度日、欢度、度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6年第1期发表庄金玉的文章《剖析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文章说,作为“新闻报道主角”的消息,其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但不论细节如何变化,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叙述方式——“三度反复”展开的。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相似文献   

19.
自人类的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人们便把吸引力当作评判新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尺,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胡乔木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入。”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具有特色,更能吸引读者?一、增日含蓄感含蓄能够调动读者的好美心,增强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阅读层次提高,对新闻标题的美感要求也增高,而含蓄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含蓄感,读者只有往下看。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我曾制作过一条标题叫《有“泉”能使苍蝇乖》。泉,是泉眼、泉水之意,哪里的泉能让苍蝇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