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杨建新  龚健  高静  冶琴 《资源科学》2019,41(4):701-716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丹  李琳娜 《资源科学》2021,43(6):1208-122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北方边境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机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样带研究方法,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北方边境样带以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生态保育用地为主,占比超过90%,2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变化较小。②研究期间,北方边境样带以城乡建设用地、粮食保障用地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退化为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粮食保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在2010年后显著加快,土地扩张模式逐渐由林草地开垦转向未利用地开发。③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北方边境地区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生态保育用地则受自然、气候、区位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在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主动式扩张过程中呈现被动减少趋势。同时,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也是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作用于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的保护恢复。总体而言,北方边境样带的生态保育用地虽然在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下退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草地资源持续减少、水域面积缩减和未利用地不断开发等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仍然存在,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速度呈加快趋势,土地利用强度呈增加趋势,近10年来则更为显著;③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林地不断减少,橡胶园、旱地和茶园不断增加;有林地为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橡胶园为面积增加最多的地类,轮歇地为增速最快的地类,灌木林地为减速最快的地类;④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转化的地类主要是轮歇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主要的转化方向是轮歇地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化,橡胶园和茶园的主要来源是有林地和灌木林;⑤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空间变化较显著的地类是有林地、灌木林地、橡胶园、茶园和轮歇地;有林地呈以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灌木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西退东进、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橡胶园呈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以景洪市区为中心,北上南进,西拓东扩"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 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速度呈加快趋势,土地利用强度呈增加趋势,近10年来则更为显著;③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林地不断减少,橡胶园、旱地和茶园不断增加;有林地为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橡胶园为面积增加最多的地类,轮歇地为增速最快的地类,灌木林地为减速最快的地类;④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转化的地类主要是轮歇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主要的转化方向是轮歇地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化,橡胶园和茶园的主要来源是有林地和灌木林;⑤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空间变化较显著的地类是有林地、灌木林地、橡胶园、茶园和轮歇地;有林地呈以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灌木林地呈先增加后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西退东进、南退北进”的空间变化特征,橡胶园呈以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以景洪市区为中心,北上南进,西拓东扩”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选取1975年Landsat/MSS影像数据和1986年、1996年和2000年Landsat/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景观生态指数来反映LUCC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近30年来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显著。1975年~1986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尤为明显,到1996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明显减慢。从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分布空间变化主要是由耕地的变化引起的。景观生态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公主岭市1975年~198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生态风险不断增加,随后逐渐减小,这种变化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呈高度相关,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志强  陈健飞 《资源科学》2008,30(11):1700-170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LUCC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LUCC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地统计为研究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以福建省1985年TM和2002年ASTER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数据源,编制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图层和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图层,分别计算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福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具有方向性,5个一级地类和整个区域所有地类的椭圆长轴都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分布方向与地形和海岸线较为一致。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88.92%,空间相关性较强,结构性因子以地形等自然要素为主,在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格局中起主导作用;1985年~2002年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的分布趋势与地形和海岸线有偏差,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18.07%,空间相关性较弱,随机性因子占主导地位,表明地形等自然要素对人为影响指数变化不起决定性作用,人为活动成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月卿  罗鼎  冯艳  彭建 《资源科学》2010,32(9):1752-1760
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 球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突出的区域。本文根据贵州省猫跳河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90年、2002年和2007年 的Landsat -TM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格局和特征,为喀斯特其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1973年-1990年, 由于陡坡开荒以及城镇化发展,流域内 旱地、裸岩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水田、灌木林、其它林地、灌草地均在减少;1990年以后,由于生态建设相关政 策和项目的实施,流域内旱地和裸岩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大幅度增加,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交通工矿用地呈持 续增加趋势;1973年-2007年,各地类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与土地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灌木林、灌草 地、有林地、其它林地、旱地和裸岩地之间的转化,土地利用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流域内绝大多数地类分部 的平均海拔高程和坡度呈增加趋势,说明流域内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干扰空间在扩大,趋向于高海拔和陡坡地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资源科学》2008,30(11):1706-1714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核心城市的主要用地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中小城市的用地初具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生态网络、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对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在土地利用变化(LUCC)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定量评价基础上,利用MSPA方法、Linkage Mapper工具等手段构建生态网络,并进一步展开了生态空间优化布局研究。【结果】(1)陕西省各地类面积在2000—2020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期间面积(绝对值)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水域;(2)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0—2020年增加了47.84亿元,其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保持稳定,高价值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和延安市南部,低价值区集中分布在关中地区;(3)识别30处生态源地总面积约46465.92 km2,提取生态廊道62条、生态夹点36个、生态障碍点85个,共同组成生态网络;(4)提出“五带、六区、多廊道、多组团”的生态空间优化布局方案,为陕西省生态空间的修复管理提供了参考。【结论】从LUCC及ESV变化出发构建生态网络,识别生态空间中的问题区域并提出针对策略,可有效解...  相似文献   

12.
红水河梯级电站喀斯特库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秋燕  胡宝清  曾令锋 《资源科学》2009,31(10):1805-1814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别,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各种地类相互转换复杂,土地退化及各地类转化为水域现象十分明显;③景现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提高,斑块类型趋于离散,景观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一致;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电建设及脆弱本底环境对库区的累积作用是库区生态环境难以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喀斯特库区土地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人类活动强度超过喀斯特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将会导致喀斯特库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促进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山北坡不同景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寨  李波  崇洁  张新时 《资源科学》2008,30(4):621-627
本文以1989年、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对天山北坡山地、绿洲、荒漠3个带状区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1989年到2000年,绿洲带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明显高于山地带与荒漠带,草地处于3个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山地带的耕地与林地、荒漠带的未利用土地、绿洲带的未利用土地与耕地是参与变化较多的类型;②草地在3个地带中一致减少,水域、建设用地、耕地一致增加,尤其是建设用地在山地带、绿洲带的增加幅度较大,林地在山地带、荒漠带增加,绿洲带减少,未利用土地则呈现出与林地相反的变化特征;③山地带、绿洲带、荒漠带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功能都在增加,增幅分别为0.78%、2.44%、0.57%;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局部地区恶化,绿洲带受到了最强烈的扰动,山地带相对稳定,荒漠带扰动最轻。基于3个地带在整个区域承担的不同生态功能,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月卿  彭建 《资源科学》2008,30(8):1218-122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成为当前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土壤侵蚀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造成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的主要人文因素。本文采用“3S"技术和RUSLE模型,分析了近30年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下的土壤侵蚀状况,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1973年~1990年,水田、灌木林、其他林地、灌草地均在减少,旱地、有林地、水域、建设用地、裸岩地均在增加;1990年~2002年,水田、有林地、灌木林、灌草地、水域、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均明显增加,旱地和裸岩地均大幅度减少。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30.88t/(hm2·年)上升到1990年的35.08t/(hm2·年),2002年下降到28.16t/(hm2·年)。旱地和灌草地是流域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减少陡坡旱地,是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吴江市芦墟镇为例,以2000年和2004年SPOT影像中提取出的用地信息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SPOT影像的前期处理与用地信息的提取过程,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然后依据解译的信息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期内各类用地的增长规模、变化速率与变化强度的变化,并通过GIS中的叠置功能分析出各类用地的转移矩阵,以此解释不同类型用地之间的消长关系;接着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镇区空间快速无序的扩张、建设用地过于分散这3个方面;最后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定量与定位评价,分析出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张军岩  于格  于潇萌 《资源科学》2009,31(9):1607-1611
胶州湾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与自然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的优越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务件.研究胶州湾地区1980年~2000年近2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发展有较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①1980年~199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城乡建设用地和牧草地等转换;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少量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都在减少,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多;②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反映出来.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档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旅游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崔峰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0,32(10):1963-1971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资源科学》2009,31(10):1787-1792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教,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转化为林地、林地内部之间的转化减轻了侵蚀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强度之间的定量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效应的变化,与鄱阳湖流域的水土流失现实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利用195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逐个图斑跟踪记录的方法,动态监测每个图斑在各个时段的变化过程。从研究起始时间开始从来没变过,或变化次数较少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稳定类型的转换,而变化次数较多的空间单元称为趋向不稳定类型的转换。根据每一土地单元土地利用变更次数的多少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将研究区某一时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未变更类型、人类干扰型、自然演化型3种类型,分析了各种用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稳定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域和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城镇及居民用地、耕地最为稳定;其次是土地退化的盐碱地和未利用土地;沼泽地、林地、草地稳定性较差;②当未变更类型和自然演化类型向人类干扰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将趋于稳定,在下一时段变化的可能性较小;未变更类型和人类干扰型向自然演化型转变后,土地利用方式趋于不稳定,在下一时段发生变化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20.
江西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在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土地类型之间的转移矩阵和农地利用变化强度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研究了江西省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①由于农产品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上饶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阶段一致性特征;③不同产值经济结构的差异性,使得农户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区域内部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也不一致;④上饶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由于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差距明显增大,导致农业内部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由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水田)面积不断减少,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据此,作者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