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9年9月国庆前夕对我来说很不平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领导来函,请我撰稿庆祝学院创建100周年。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了一封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图书馆工作提出具体的重要指示,意义深远。十一前夕,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请我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向老师同学谈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体会。总书记回信内容很丰富,意义很深刻,我没有展开谈,主要谈谈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谈谈我自己作为图书馆员的初心和使命感的形成、坚定信念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到农村采访,问及农民朋友喜欢看什么样的报纸,一位农民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希望看报纸就像我们吸“地头烟”那样过瘾。这句话深深打动着我这个农民报的办报人。“地头烟”是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劳作间歇时吸的烟,因它既能解乏又能提神,吸来十分过瘾。所以在农村,“地头烟”不亚于城里的“人头马”,农民朋友很看重它。农民朋友既然把农民报与“地头烟”联系到了一起,其意就是说,农民报要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坑头.办到农民的  相似文献   

3.
对记来说,下乡采访是必修的功课。伴随着每一次走进田间地头,钻进漏雨的农舍,听老百姓直白的土话,看乡亲们朴实的眼神,握乡亲们粗糙的双手,我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贴近社会实际,是对纯粹的新闻精神回归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江泽民总书记在写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的信中说,“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江泽民在信中还说,“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  相似文献   

5.
马宇 《新闻战线》2013,(2):57-59
基层在哪里?基层既是厂矿企业,也是边疆哨所,更是田间地头……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闻工作者应当带着饱满的热情常下厂矿企业转转,常去边疆哨所看看,常到田间地头串串。  相似文献   

6.
忆兰邨     
去年夏季的一天傍晚,闷热极了。我们一家吃过晚饭正在小院乘凉,突然接到兰邨去世的电报。我瞠目向天,泪水夺眶而出……兰邨长期患病,近几年来,一年比一年加重,经常来信要我们为她求医问药。在她逝世前两天,我重返延安刚回来,接到她的信,我立即回信,说了重返延安的感受……。万万没料到她给我的信竟成了绝笔。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受众获取各种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农村、走进农家院、走进田间地头,认真采写农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探索实践,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甲:听众朋友,现在是《听众信箱》,在这个栏目里播送运河中学一位同学写给他爸爸的一封信。前几天啊,运河中学的吕伦老师来到本台编辑部,送来一位同学写给他爸爸的一封信。吕论老师说:这位同学的爸爸赌博成瘾,家中的日子很少过问,不管家人怎样劝说,他就是不听;有的时候啊,还要找岔闹事。因此,这位同学想求助于我们,劝说他的爸爸回头。在这里,我们就播出这封信,请小佳同学的爸爸注意收听。  相似文献   

9.
李军 《出版与印刷》2021,(3):前插1-前插2
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勉励编辑部的同志们: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坚定地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国期刊,底气何存 中国期刊人的回答清晰而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我们的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底气;国家迈向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奋进步伐,是我们的底气;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是我们的底气;广大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伟大精神和科技贡献,特别是他们对期刊工作的自觉参与,与期刊人携手推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宏伟事业,是我们的底气;新一代青年期刊工作者接续奋斗、追逐梦想、奔涌向前,是我们的底气!  相似文献   

10.
"草根"一说引自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草根这一词源无疑隐含着它的社会新闻价值。只有真实地反映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和内心诉求,我们的新闻才有力量。笔者在采制"走进长水村"系列报道时,吃住在农屋,深入田间地头、高山林区、农家小院,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收获颇丰。特别是把"草根"作为  相似文献   

11.
我生在农家,吃的“庄户饭”,睡的木板床,接触的是农家小院里的人和事,听到看到的是村头巷尾发生的故事,农家小院是我写不尽的源泉。改革20多年来,我始终紧紧抓住“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等题材来写作写出了一些得到专家和行家里手们肯定的作品,不少人说我所写文稿比较活泼新鲜一具有泥土味,菜花香。回顾走过的道路,自己也悟出一些粗浅的体会来:一、不被“小院”关闭自己。立足农家小院可以写出许多耐人寻味,如诗如画的作品,因为院里面住着庄户人,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随时可能成为你笔下的影子,我曾经写过许多发生在农家小院…  相似文献   

12.
马灵 《档案》2014,(12):52-53
正30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尚不满18岁的小姑娘,一个满眼翠绿、树枝已被泛着红光的苹果压弯、竹子架下挂满了葫芦的小院,一幢简洁宁静的红砖小洋楼前,一位满头银发的儒雅长者说:"到这儿来工作吧。""好!"就这样,我走进了档案馆。那是20世纪80年代,一个有着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的时代。因为自己学的是文档专业,实习导师就是档案馆老馆长,即将毕业的我又根本不用为自己去哪里就业发愁,所有同学都是国家包分配,更因为自己喜欢资料库里贴着红标签的《红与黑》《基督山伯爵》《苔丝姑  相似文献   

13.
姥姥的蚊帐     
1962年,我妈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背着被褥卷,也许还拎了一土布袋热红薯,搭汽车,转火车,再汽车,从河南出发,去武汉上大学。半个月之后,她写信给她的妈、我的姥姥:"同学们都有蚊帐,我没有。"姥姥回信:"蚊帐是什么?"我妈详详细细写给她:"一种很稀很稀  相似文献   

14.
"在那座山后面,有50万北朝鲜和中 国的军队,他们决心不给我以未来。在这 里,你的过去就是上一秒钟的呼吸……" 这是1952年6月14日,美军第25步 兵师第34野战炮兵营一位名叫利昂的19 岁炮手,在朝鲜战场上写给女友的回信。 他刚刚收到了她的绝情信。在这封回信 的末尾,伤心欲绝的小伙子简单地写下 "别了"两个字。两天后,他只身冲向了  相似文献   

15.
陈磊 《青年记者》2016,(22):27-30
记得小时候在课堂上,老师让每个人谈自己的理想.当时我走上讲台笃定地说“长大要当一名记者,用一支笔激浊扬清”.数十年后,同学聚会,大家对我说:“我们真羡慕你,你是班上唯一实现自己梦想的同学.” 一个人不忘初心,并能坚持走下去,是艰难的,也是幸福的.我进入科技日报社后,如愿成为一名调查记者,深度挖掘科技新闻背后的故事:大飞机、南水北调、京沪高铁、科技体制改革、钱学森科学思想、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拆除事件……最近这几年,我开始转型,参与策划和编辑了转基因、走进大科学装置等系列深度报道,在科技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一些反响.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7日,我采访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湖北宜昌考察的活动时,听说他要看望一个退休教师,我才第一次知道郑琦这个名字。当刘云山同志走进郑琦家小院的那一刻,郑琦在我心中就有了一种神秘感。  相似文献   

17.
周礼 《云南档案》2011,(3):64-64
<正>"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油菜花开的时节,也是家乡最为美丽和热闹的时候。那金波荡漾的花海,田间的泥土气息与花香,静静流淌的小河,婀娜多姿的垂柳,曾多少次令我魂牵梦绕。冬天的余寒还未完全退尽,百花尚处在酣眠之中,田间地头的油菜花便等不及了,次第开放。就象  相似文献   

18.
常德市举办科技图书期刊资料为生产科研服务效果展览那天,阳光灿烂,气候宜人,常德市图书馆前,青松吐翠,彩旗飞午,川流不息的人群,给宁靜的小院增添了生气。我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挨眉接踵,走进了这座知识的“宝库”。走进展室,我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图文并茂的图表,色彩鲜明,惹人注目;生动具体的照片实物,说服力强。这里,重点展出了近两年来为轻工、化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较为突出的服务效果项目十一个;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吕梁的岚县、兴县和临县,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又一次对这块著名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进行考察,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来吕梁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8位资深老专家的回信,是首次针对图书馆事业专门做出的重要论述。笔者从思想内容、重大意义以及贯彻落实措施等方面开展了学习研究。总书记回信的殷殷关切,温暖着图书馆人的心怀;深深期许,汇聚成砥砺前行的力量。其图书馆思想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图书馆界须乘回信精神之东风,秉承"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战略布局,精准定位,凝心聚力,逐梦前行,奋力书写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绚丽华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