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中西劳动文化思想资源的学理渊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高职部分大学生劳动素养有待提升的现实依据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依据劳动素养内涵,以培育劳动价值观为前提、以培育劳动能力为关键、以培育劳动习惯和品质为支撑、以培育劳动精神为核心等,通过回归本位、示教并举、怡养涵育、科学量化等多种有效路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劳动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2.
连爱春 《成才之路》2023,(17):141-144
劳动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手段,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劳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劳动教育的渗透力度,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基于劳动教育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策略有:借助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以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劳动教育效果,以家、园、社区的合作培育幼儿的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源自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层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家庭劳动价值观理念缺失、社会环境复杂等等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困境。为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民办高校应结合学生特点与办学特色,以“五育融合”思想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培育融入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建设,有利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建设不充分、机制不完善、学生劳动价值观需端正等问题。对此,应从劳动教育环境改善、劳动教育质量建设、马克思劳动观培育三个方面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钟苗 《高教论坛》2021,(6):15-16
教师劳动素养包含教师基本劳动素养和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具体内容细分为劳动价值观与劳动价值观教育理念、劳动能力与劳动教育能力、劳动习惯与劳动习惯教育。提升在职教师劳动素养,促进其达到劳动教育的“知信行”路径为培养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增强教师劳动教育知识、促进教师劳动教育行为。职前教师劳动素养培育以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以劳动素养测评工具动态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与师范专业认证有机结合的劳动素养培育模式,实现职前教师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双重培养。  相似文献   

6.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幼儿园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家—园—社衔接课程夯实劳动教育载体,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幼儿熟悉自理劳动技巧、集体劳动技巧及探索性劳动技巧融于幼儿园内外的活动中,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三个方面,着力培养为幼儿未来生活奠基的劳动兴趣、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许春玉 《教师》2023,(15):87-89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价值内涵,强调既要发挥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言语劳动教育”和“简单体力劳动”层面,忽略了幼儿在劳动中的主动参与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劳动教育问题、厘清参与式劳动理念的基础上,尝试转换教师、幼儿角色定位,通过自我服务、集体服务、公共服务、参与评价等实践策略,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助力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劳动价值观是主体对劳动客体满足其功用程度的价值审视,反映了主体的劳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行动导向作用。后工业时代多元并存的劳动形态要求职业院校重塑与时代相适应的劳动价值观,为学生步入劳动生活做好道德准备。有必要结合劳动的具体形态和价值基础,审视劳动与个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凝练和建构新时期劳动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为劳动的合法性辩护。构建动态开放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体系,借助日常生活劳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以劳动文化育人等方式方法是培育劳动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处于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内,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由低到高依次历经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受到文化环境、学习共同体和自身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结构由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构成。青少年在维持动态平衡过程中,通过强化、拓展、修正等不同作用机制,不断建构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图式。劳动价值观的系统性、持续性、多源性和历时性等发展特点影响着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陈友劼 《教师》2019,(7):95-96
幼儿劳动教育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或家长向幼儿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知识技能、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剖析当前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促使幼儿劳动教育能朝着真、善、美的方向持续发展。文章所指劳动为适应幼儿健康成长需要的内在自我服务劳动和外在集体简单劳动等。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各个阶段对劳动教育有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以及目的。劳动的潜在价值在于用劳动培育人,用劳动促进人身心的全面的发展。基于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结合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发现幼儿劳动教育存在教育单一、价值功利化、教育环境分离化、实践形式化的现实误区。优化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有:加强劳动随机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深化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幼儿的劳动观;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家园共育达成共识;提供劳动参与机会,提升幼儿劳动体验。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劳动教育具有树立幼儿正确劳动观、丰富幼儿劳动知识、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增强幼儿健康体质、锻炼幼儿意志品质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在日常生活、教育、游戏、创设的环境、家园共育中贯穿劳动教育的策略来实施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当通过了解、观察,进行不断地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来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养成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的有效路径。从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结合时代特征,把握育人导向,从强化观念、完善机制、突出实践、综合评价等方面探索创新培育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成人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大重视,甚至不让幼儿参与劳动。为此,本文选取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述幼儿劳动教育。文章分“爱劳动”和“会劳动”两个部分,“爱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情感;“会劳动”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86):165-166
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幼儿良好的道德意志和品质的养成。文章以班级自然角为平台,通过自主生活化的种植活动,让幼儿在亲自搬运土壤、动手种植、观察、照顾、记录、收获向日葵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促进幼儿在劳动中责任意识、合作能力等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以卓越信仰为引领,内蕴劳动奋斗“求真”、创新奉献“向善”、精益求精“崇美”的深刻内涵,激励高职青年在理想、实践、道德、态度向度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饱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青年劳动价值观教育,以卓越理想教育为起点和主线,通过奋斗幸福观、创新奉献精神、精益态度培育,引导学生信仰求真、信仰向善、信仰崇美,遵循知情意行的育人规律,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辅之劳动素养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工匠人格的塑造、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世界各国在教育实践中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涉及劳动素养的内涵要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在内涵要点上,国际上存在一定共识,认为劳动素养涵盖了劳动的态度价值观、品格特征和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创新创造等必备劳动能力以及服务奉献、勤俭节约等劳动精神与品格,部分国家尤其重视对劳动的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涉及尊重劳动、劳动个人价值观、劳动社会价值观等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注重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强调评价主体多方参与等特点。这提示在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加强价值体认情况考核以促进劳动素养提升,也要通过建立系统化测评工具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需积极运用增值性评价结果以衡量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幼儿认知世界与周围事物,培养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劳动教育则是实现幼儿生活力培育的重要途径,以主题式的劳动教育实现幼儿生活力的提升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趋势。生活力视域下的幼儿园主题式劳动教育是一项关注儿童生活体验、培养实际技能和促进综合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生活力视域下幼儿园主题式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将生活力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完善评价方式,从而使主题式劳动教育保有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引领下,如何通过劳动课程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成为重要课题。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有助于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助于发挥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在总体思路上要以跨界融合为走向,注重劳动素养培育的全面性与整合性;以一体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劳动素养培育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以实践性为原则,在亲历体认中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在转化。在实践方略上通过强化素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实施、注重素养表现、打造师资队伍,让劳动课程落实劳动素养培育过程有“方”可循、有“料”可用、有“径”可走、有“度”可评、有“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