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改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即是要以《数字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 ,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 ,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一、融入新课程理念的设计原则(一 )建构性原则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 ,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 ,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  相似文献   

2.
<正>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新课程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一、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必要性1.让学生学会提问既是传统经验,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乐观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现有的学生方式,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倡导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与探究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使学生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关爱。目前中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应具备的学习能力。本文拟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利用各种途径获取化学知识,改革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及其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功能已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地理教学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新课改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本文从主动学、合作学、探究学和体验学四方面来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育创新是新课程的核心和目标.体育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体育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打破以往体育教学中的单一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动脑、动手.在体育活动中启发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搞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