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校园新闻是新闻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校园新闻要坚持新、快、短、活的写作要求,在报道语言上力求规范、简洁、准确、生动。但在实际写作中,校园新闻语言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违背了新闻的写作要求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当演员有“戏路”的宽与窄,从事新闻写作,也有个“文路”的宽窄问题。我认为,新闻写作者要广开思路、广辟“文路”,“文路”越宽越好,即不但写新闻报道,同时也要兼写散文、杂文、言论,报告文学、小说等.实践证明,文路宽,对所从事的新闻写作无疑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坚持业余写稿,从实践中悟出了这样做的几点好处。首先,能使自己的新闻写作语言生动、词汇丰富、文风活泼.新闻当然有新闻的语言,但新闻语言千万不能墨守呆板、固定僵硬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要不断改革,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可读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要求新闻工作者写作要不断求新求变。抓好时间新、思想新、事实新、手法语言新。四新成为新闻时新性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发照 《青年记者》2012,(23):26-27
教育新闻写作首先要揭示教育领域新趋势并提出新问题;其次,教育新闻的写作语言带有浓厚的"专业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新闻与人文精神传播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想更好地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播,就要在教育新闻的写作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周旋 《采.写.编》2021,(7):147-148
新闻写作,也称新闻稿写作,是职业院校宣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新闻事件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社会了解职业院校的重要窗口.新闻稿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运用新闻语言进行新闻体的创作.笔者结合职业院校实际宣传工作经验,分析职业院校新闻写作的语言特点,从巧拟标题、写好导语、遣词用句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新闻写作在语言方面的运用技巧,以期提高职业院校新闻稿的质量,从而提高学校新闻宣传的对外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属于人们可以直接通过感官感知的艺术作品,而新闻语言是指新闻写作者根据新闻事实经过提炼、加工后形成的新闻写作规范化语言。从这个角度讲,新闻语言也是审美艺术的一种形式。新闻语言的审美主要体现在真实、视觉、简约等方面,要想做到新闻语言上的审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
辛红 《记者摇篮》2012,(8):25-26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就要在新闻写作上下功夫。新闻语言不仅要准确,符合事实原貌,又要使语言鲜活生动,有所创新,具有时代感。新闻语言要突破定式。诚然,新闻语言要遵守语言的基本规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新闻语言也要随之变化。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更要有所突破,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假、大、空"的弊病,尤其是在正面宣传典型的报道中,新闻语言的把握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记者经常把先进人物写成是不管家庭,不顾身  相似文献   

9.
New Journalism有译"新新闻学"或"新兴新闻学"的,也有译"新新闻写作""新新闻报道"或"新新闻报道文学"的."新集纳主义"是音译,是介于新闻和小说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意译以"新新闻写作"较好.本世纪60年代,美国文艺评论界流行过"现实与虚构混合"的理论,认为要真正反映现实,最好是用新闻的形式报道真人真事,但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即用虚构的手法来写,于是兴起了"新新闻写作".这类作品的作者,被称为"新新闻记者"."新新闻写作"是用小说的技巧、文艺的笔法,报告所见所闻,既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又允许作者在描写事实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突飞猛进,这不是新闻.网络时代的写作花样翻新,也不是新闻.网络时代的新闻写作需要我们适应新环境、借鉴新话语、培养新思维、练就新方法,这却是有新意思的.是的,我们是需要说说这些事儿了. 网络时代的写作变化,都与新闻相关.作为新媒体,网络是大众传媒,它真正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是广泛表达民意,即时传播舆情,写作没有门槛.  相似文献   

11.
语言,在任何一种写作形式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闻写作也不例外。作者在运用语言来表述和描绘新闻事实时,除了要注意它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之外,还有一点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要善于发掘、提炼和使用存在于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包含深刻哲理和焕发着时代光彩的语言,就是所谓的警句。 这样的警句,或者是正确思想的结晶,能简洁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新闻写作的实践已经无法离开网络资料的影响,然而网络用语作为一种语言新形式则更容易被当代年轻人所接受。网络语言在新闻写作中应用无所谓好与坏、利与弊,因此,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我们往往应该秉承的态度就是能够接受新语言又不过分地应用。一、传统新闻写作的弊端众所周知,传统的新闻写作形式往往都会过于死板,  相似文献   

13.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是时代的呼唤,面对飞速发展的新,有些报道题材用传统的消息,通讯等 裁写作就难以表达,因此,客观事实就要求新闻文体写作要有所创新,有所改变,不拘泥于以往的写作框框,开创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写法,这也是新闻文体写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一种体裁,比较容易写,但真正写好确实比较难。关于消息的写作,笔者有如下几个想法,与大家谈谈,以期抛砖引玉。语言风格及修辞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新闻写作离不开语言文字。一些新闻写作教科书对新闻语言也都进行了规范界定。消息与一般文章比,在语言上有共同的要求,也有它独自的特色。消息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练、生动、得体。它选用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它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象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好学习语言! 本来,文章是记录人们口语的,是写下来的语言.人们说话干净利落,通俗易懂,语意明白,表达准确,不会有错.那么用文字来把这些话表现出来,也就不应有错.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要准确,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语言也需要“模糊”,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准确和模糊并不矛盾,有时采用模糊语言更能准确地表达事物。因此,我们在讲新闻语言时,不仅不要回避这一问题,而且应该对它加以研究。实际上,不管自觉或不自觉,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早已被广泛运用。远的不说,就拿毛主席写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报道来说吧,全文只有200多字,文中就有“大约30万人”、“20日午  相似文献   

17.
新闻贵在新。一个“新”字包括了新间写作的方方面面,我本人从新门写作的“新”上感受到了新闻写作的甜酸苦辣。一、新闻写作的“新”要体现在时妞上。采访的素材要展快整理,抓紧写作,有的还要开夜车,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这样写成的稿子,往往新闻气息比较浓。写好的新闻稿要立即寄往报社,重要的新闻可直接送槁,以提高时效性。比如:我在去年t一前9采写的《台县医院党员为者干部义诊》,日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第二天一军,就送往报社,很快就发表了,因此这篇稿子的时扭住比较强。二、新闽写作的“新”要体现在手法上的“特”。一是…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言指“新闻作品的语言”。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选好主题、体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和充实的内容,正确地运用或使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新闻语言更是至关重要。判断新闻作品使用语言文字是否正确,是否恰当,主要看文字的运用是否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经过长期新闻写作的实践,新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新闻写作涉及语言的应用问题.新闻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强调分析性,同抽象的事理相联系;文学语言强调描绘性,同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一般说来,新闻语言既不象科学语言那样用抽象概念表现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也不象文学语言那样富于想象,强调诗意和具有潜意识。新闻语言是直接描述性语言,强调清新活泼. 怎样才能使新闻是言清新活泼?有的人认为,要写得清新活泼,就必须藻饰,似乎越华丽就越美.于是大量堆砌形容词,滥用修饰语,甚至为了用上一些自以为“美妙”的词句,不惜以词害意。这是对清新语言的  相似文献   

20.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语言要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性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语言要做到形象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