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2.
宝鸡日报创办的《昨日直击》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值得祝贺;新闻性专栏获奖,更是难能可贵。贵在何处?贵在他们对抓鲜活新闻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贵在把这种认识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宁愿磨破脚板,也要抓到‘活鱼’”。对报纸工作来说,创办一个栏目并不难,难的是锲而不舍地长期经营好。宝鸡日报的《昨日直击》开了一个好头,我们祝愿它越办越好,也希望更多的报纸创办出富有特色的新栏目。  相似文献   

3.
栏目巡礼作为一个窗口,主要展示广播,电视、报刊中创办得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栏目(节目),欢迎各新闻同行向我们推荐!来信请寄: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日报《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编著河南日报政教科文版的《新世说》杂文专栏创办于一九九五年初,是河南日报在新闻版上进行大胆革新的产物。专栏创办一年,发稿二百多  相似文献   

4.
新疆兵团日报的评论 专栏《世相杂谈》创办于 1997年,至今已刊出120 余期。在“首届中国新闻名 专栏”评选中,该专栏以其 犀利、鲜活、精致、贴近现 实的质量优势和风格特色 脱颖而出,在新疆新闻界 引起不小的震动。 一个开办仅两年有余 的评论专栏,何以能在短 短的时间里就引起社会反 响,并获得“首届中国新闻 名专栏”殊荣?主要是《世 相杂谈》作为一个新闻产 品,体现了经营意识、创新 意识和品牌意识。 走出评论写作的 误区,评说百姓关注话 题 在《世相杂谈》开办之 前,兵团日报亦曾开设过 一些诸如《群众论坛》《一 孔…  相似文献   

5.
河北日报从五月二十日起,开辟了一个《昨日新闻》专栏,专发见报前一天甚至开印前几个小时本省发生的新闻。专栏一般千字左右。新闻四、五条,内容涉及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文体卫生等方面。专栏多数放在第一版,少数在二版,个别在三、四版。刊头配画,另加花边,相当醒目。读者反映,这个专栏有“新、快、短”的特点,并赞扬这是改革新闻的大胆尝试。我们在参考消息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北京今天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二天外国通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8月31日揭晓,《新华视点》、《人民论坛》等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宝鸡日报《昨日直击》新闻快车直击大街小巷徐文焕 本刊讯从今年4月份开始,省宝鸡日报在头版开办《昨日直击》专栏,刊发记者乘“新闻快车”捕捉的鲜活新闻,深受广大读者和群众欢迎。 宝鸡日报为了提高党报的时效性,于今年4月初,在认真策划和筹备的基础上,将一辆喷有“新闻快车”字样的面包车开上街头,穿行于宝鸡大街小巷,接受群众投诉,倾听群众呼声,快速捕捉新闻。近 两个月以来,《昨日直击》专栏刊 发20余期,发表新闻40多篇 (幅)。这些新闻在报道全市经济 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鲜事的 同时,正确开展了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报社的旗帜,是报纸引导舆论的灵魂。《兰山论语》是《甘肃日报》1995年初创办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甘肃省首届新闻名专栏。开栏至今,在通过言论加强和改进党报舆论引导力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兰山论语》的回顾分析,探讨时下专栏评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柴全经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柴全经,1964年12月入伍, 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78年调入解放军报社,做过内参编辑、来信组编辑、编辑组长。其间,参与创办并编辑的《谢顾问答读者》专栏,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专栏文章收编成书,获全军首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二等奖。参与创办的专栏《寻根问底》获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冰点”时评仍旧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3,(9):19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8月31日揭晓,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浙江日报的《今日关注》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浙江第一线》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13.
短快新活     
在新闻改革中,河北邯郸市日报打破旧的新闻报道框框,进行新闻改革新尝试,在一版开辟了醒目的《标题式新闻》专栏。《标题式新闻》专栏,具有短、快、新、活几个特点:短——一句话。比如,一则《市制冰厂生产的高级冷食——膨体雪糕将于六一上市》的新闻,简明扼要,给读者传递了一条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没看见不写     
《北京日报》曾经在105天内连续发出104篇昨日新闻。这些新闻均为现场采访,全部是视觉新闻,平均每篇不超过500字。许多被报道的事件从发生到同读者见面,不过十几个小时。它就是1986年6月23日至10月5日在《北京日报》一版开办的《“窗口”行业见闻》专栏。这个专栏办得较为成功的诀窍,就是所有报道都坚持一条:没看见不写。  相似文献   

15.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条左右。读者反映,这个专栏象打开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 ,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 ,7个新闻版里 ,《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 ,《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 ,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新闻界 ,《冰点时评》的热度仍旧有增无减 ,成为《中国青年报》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笔者认为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打造自身特色、凸显言论的力量是读者喜爱的缘由之所在 ,也是它留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最突出的启…  相似文献   

17.
据山西新闻网报道,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8月31日揭晓,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本届获奖专栏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内容权威,文风朴实;新华通讯社的《新华视点》对全国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跟踪,深入剖析,翔实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不断拓宽报道领域,创新节目形态;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报开辟的《连队新闻》专栏已有两年的历史。这个每周和读者见面、四篇短消息中间夹一幅照片的固定形式的专栏,已经为全军的基层官兵所熟识、所喜爱,成为他们钟爱的朋友。从1991年4月8日开办以来,《连队新闻》专栏收到了大量军内外读者的表扬信。在军报历次读者调查中,这个专栏都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专栏”之一。迄今为止所刊载的175期连队短新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战友报》后勤专版上先后创办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专栏,其中《管得宽走军营》、《郝助理就餐记》、《后勤管理多棱镜》、《后勤管理一招鲜》等4个专栏先后获得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二、三等奖。总结办专栏的体会,笔者深深感到,真正创办一个好的专栏,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策划创意,仔细谋划设计。 专栏是专版的精气神 所谓专栏,就是由若干有共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组成专栏的稿件,必定要有某一方面的共性。这种共性可以表现为同一主题、同一内容、同一特征或同一体裁。专栏按其构成来…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媒体和受众对新闻评论稿件的强烈需求,新华社通稿线路第一个言论专栏——《新华时评》应运而生。《新华时评》创办5年来,在通讯社新闻言论专栏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新闻性、时效性、思想性、针对性四个方面,显现出自己的鲜明特点。紧扣事件做文章——《新华时评》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性是《新华时评》稿的第一要素,也是《新华时评》专栏选稿的第一原则。《新华时评》的稿件要求缘事而发、寓理于事,这里的“事”就是要求《新华时评》要紧扣新闻事件。缘事而发,就是要求新闻评论要以新闻事实为由头,有感而发;寓理于事,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