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波兰的四年记者生活,正是波兰政局酝酿剧变的时期,对这期间西方记者的所作所为感受颇深。“录”与“不录”,各取所需 1988年“五·一”劳动节,波兰当局在华沙组织了有24万多人参加的盛大游行。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在游行开始前针对当前国内形势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走下讲台同其他领导人一起走到群众队伍中同24万群众一起游行。全国共有约900万人参加游行。反对派号召抵制当局组织游行的试图遭到失败。这一天波兰反对派在华沙组织了“对抗游行”,一共  相似文献   

2.
1996年10月3日13时,由瑞典文学院宣布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女诗人维·希姆博尔斯卡时,正在波兰南部山区扎科潘内“波兰作家之家”休养创作的这位女诗人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惊讶、欣喜和害怕”,并立即受到当时在场的许多前来度假、写作的作家和招待所全体职工的热烈祝贺。大群记者也蜂拥而至,使诗人和招待所都应接不暇,为此招待所负责人立即举办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很  相似文献   

3.
4月19日,集聚在波兰华沙国际新闻中心的大批外国记者和波兰本国记者,以长时间的掌声和一束束鲜花送走了任职7年零4个月的波兰政府新闻发言人乌尔班。他是在前一天被总理任命为波兰广播电视委员会主席后,来向曾打过多年交道的记者们告别的。这天,他像往常一样,端坐在记者中心主席台中央。两旁分坐着政府新闻副发言人兹·雷科夫斯基,他将接替乌尔班主持这里每礼拜二中午12点的记者招待会;还有国际新闻社社长等。在狭长的、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大厅里挤满了外国和本国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几台固定的和肩扛的摄像机同时对准着主席台上  相似文献   

4.
采访随笔     
老练春雨蒙蒙,湖山笼罩在烟云雾气中.那是在波兰政府代表团访问我国停留在北京的时候.这—天,波兰部长会议主席西伦凯维兹和他的夫人,还有别的几位波兰贵宾们,由贺龙副总理陪同,冒着雨来到颐和园,他们的游兴很高.一路上,谈笑风生,可把记者们忙煞了.记者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的,四处打听,边走边记,生怕漏掉了什么.有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别人叫她小陆,钻劲很大,不时在向左近的人探听情况.贵宾们走到长廊里,她又向翻译问起什么事来.贺龙副总理回头看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以前,我担任了两年半新华社驻波兰记者。积两年半的经验,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如果耳聪目明,不放过一切值得注意的现象和事物,就会给你判断复杂形势带来极大的好处。从一幅招贴画得到的“灵感”1981年7月中旬,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了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我就是在这次大会前夕被总社派  相似文献   

6.
1958年夏天一个闷热的日子,《纽约时报》国际版值班编辑收到了该报驻波兰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从波兰寄给编辑部的一包邮件,里面有他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值班编辑知道罗森塔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是他感到纳闷的是,为什么罗森塔尔不将文章用电报或电传发回来,而非要邮寄呢?按照编辑部的规定,凡是重要的文章都要用电报或电传发回,邮寄本  相似文献   

7.
在1988年12月29日新闻出版署王强华副署长主持召开的新闻法起草小组会议上,该署研究室副主任曹三明同志介绍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新闻立法情况. 一、波兰新闻立法情况波兰《新闻法》从1981年开始酝酿到1984年正式颁布,历时三年。1980年波兰国内发生了政治经济危机,三年立法时期正是波兰社会大动荡的艰难时期。波兰党和府政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解体之后,有3850万人口的波兰发现自己成为东欧最重要的国家之一.90年代后期,波兰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7.1%,1999年保持在6%.自1989年之后,这个国家经历了艰难的10年,但是它现在在很多方面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波兰图书市场就发生了十分明显的转变.1999年波兰图书市场的销售总额为16.8亿兹罗提(2.62亿英镑),出版图书24500种.在全部销售图书中,课本占27%,小说占26%;最有增长活力的是专业和科学类图书,占20%.其次是画册、指南、儿童和宗教图书.波兰大约有3000家出版社,其中约150家出版社控制着95%的市场.最大的四家出版公司控制着1/3的市场,它们是:WSiP(Wydawnictwa Szkolne i Pedagogiczne)、贝塔斯曼集团、PWN集团和读者文摘公司.  相似文献   

9.
波兰的图书市场销售总额达2.9亿英镑,近10年来实际图书销售总额连年增长.上世纪80年代,波兰图书出版和发行机构都是国营的,大部分图书都有价格补贴,其发行方面非常有效率,各种各样的图书被输送到波兰各个地区,包括最偏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新闻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制定了自己的纲领。培养了自己的干部,建立了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总而言之,它有自己的阶级面貌。苏维埃报刊存在了四十一年。在这个时期,它也培养了自己的干部,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和手法,总而言之,它也有自己的特殊面貌。苏维埃报刊是一种新型报刊。它的新的特点与资产阶级报刊有何区别呢? 一九四五年秋天,五名苏联记者和十名外国记者一起乘飞机离开莫斯科的时候,我曾想过这一点。当时,我们是飞往波兰的。战争刚刚结束。看来,战火还没有熄灭。我们飞过城乡一片片的废墟和瓦砾,我们是战后访问波兰的第一批记者。看来,这也是苏联  相似文献   

11.
苏联报刊、电台、电视台一段时间以来在对待公共事务的报道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富于批评性、原则性,比较吸引人看了。这是波兰驻苏联记者的共同看法。波兰《华沙生活报》常驻苏联记者安·巴约尔卡,今年六月在该报上撰文介绍了这个变化,文中写道: 苏联报刊以及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在一段时期以来变得比以前有意思多了,以前在报道社会敏感问题时,总是泛泛而谈,小心翼翼,而且不涉  相似文献   

12.
据说,最能出文学家的职业是新闻记者.有人根据《外国名作家传》中二百九十三名作家统计,其中曾搞过新闻工作者的作家有38人,占总作家数的12.5%.许多是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文学家,如狄更斯、马克·吐温、德莱塞、爱伦堡、柯切托夫等都当过记者.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二次大战中当过战地记者,有次一颗炮弹曾使他的双腿中了二百三十七片弹片.人们称他为: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一个跟随一支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记者.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也曾在波兰广播电台工作过.我国文坛的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都办过报,当代文学的散文名家刘白羽、杨朔、魏巍都曾是名记者,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1月14日晚,波兰驻华大使克·布尔斯基在使馆举行招待会,为易丽君、林洪亮、张振辉和程继忠四位波兰语专家和翻译家颁发波兰总统十字骑士功勋奖章。左二:易丽君,湖北黄冈人,1960年获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译著有《波兰战后文学史》、《先人祭》、《名望与光荣》等。右二:林洪亮,江西南康市人,1960年获波兰华沙大学波兰语言文学学硕士学位。中国  相似文献   

14.
适值全球纪念二次大战结束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刊特别推荐著名美国记者的一篇名作,既让人们永远记住法西斯的罪行,也给喜爱写作的读者提供范文。 本文作者是世界大报美国《纽约时报》驻波兰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这是他在1958年6月到奥斯威辛旅行时写下的,时年36岁。下面是文章的全文:  相似文献   

15.
1964年,德鲁·米德尔顿曾这样谈到自己的新闻生涯:“到现在,我已经当了25年的驻外记者,它毕竟比其他任何工作更有乐趣,因此我无怨无悔。”1914年10月14日,德鲁·米德尔顿出生在纽约。1935年自锡拉丘兹大学毕业后,他进纽约州波基普西的《鹰新闻》报任体育编辑。1939年,当他刚刚当上美联社体育记者时,希特勒就向波兰开战了。米德尔顿怀着一腔豪情奔向战地,跟随英军开往法国和比利时。  相似文献   

16.
波兰书市可以说是稳定的.2003年约有50家出版公司图书销售额超过176万美元,100多家公司年出版超过50种新书.这几年来出版的资本正缓慢的集中,特别是在教科书市场,未来几年,波兰将会和德、法的情况相似,80%的市场是由五、六家出版商所占领.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15):69-76
波兰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新闻传播业,1791年拥有了欧洲最早的宪法,"不失为东欧曾经创造过的唯一的自由文献"(马克思语)。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瓜分,持续亡国123年,民族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阻滞。1918年复国后,波兰迎来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然而1939年德、苏再次瓜分波兰,中断了波兰新闻传播业的发展。1944年重新建国,被苏联直接和间接控制40多年,其新闻传播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极其僵化。鉴于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现在的波兰传媒体系接近西欧而疏远俄国。  相似文献   

18.
段落是区别意思的艺术手段。美国新闻记者杰克·海敦曾说过:“好的新闻写作是甘脆而明快的.简短的句子和段落是它的特征.”下面结合分析《波兰排队排队排队,特别是为了买伏特加》这篇专稿,谈谈西方新闻界广泛采用的这种文体. 《波兰排队排队排队,特别是为了买伏特加》克里斯蒂娜的办公室上午7点上班,但商店6点开门。因此这位来自华沙边缘地区的波兰主妇很早就开始了她的一天,为了买面包、黄油和乳酪之类的主食品,排队“可能要10到15分钟”。她还顺便到附近的肉店看看,供应卡使她每月能买大约8磅肉,一半是她称的好一点的肉,象香肠和熏制的什锦冷盘,一半是象做汤的牛肉那样较次的肉。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2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亚当密茨凯维奇学院共同举办的"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展览开幕。该展览是我馆近年来举办的首个波兰文化展览,也是波兰艺术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亮相。波兰文化与民族遗产部部长玛戈拉塔·欧米拉诺夫斯卡,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看到北京世界公园里设置的微缩华沙美人鱼雕像时,大概都想知道她的来历和围绕她有些什么有趣的故事。笔诸在波兰担任新华社常驻华沙记者的时候,看到华沙市中心的这座雕像,也曾有过这种想法。我知道,许多读者都会对这些情况感兴趣,作为记者,应当发掘这些方面的材料,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