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PACK是衡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关于TPACK的研究已逐渐从一般学科拓展到具体学科。TPCL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是基于TPACK建立的针对汉语专业教师的量表。利用TPCLK对某师范院校261名汉语职前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汉语职前教师TPCLK水平较低,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促进其与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整合;而职前参与教学实践,会对教师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CK)等有所帮助,但却无法提升他们的技术教学法知识(TPK)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内容知识(TPCK)。培养单位应重视ICT对基础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特定学科的职前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与方法学习,切实提升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同时,培养单位还应重视实习环节的规划,为职前教师提供更大的空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2.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刘蕾  戴心来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267-270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技术知识教学与专业学科内容深度融合,是当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改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模式,设计基于TPACK理论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并结合具体学科内容开展实践探索,以期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化实践性知识是信息化环境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实践性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教学信念及教学技能二者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教师信息化实践性知识偏低。实践表明,通过在"换岗实习"中加强职前、职后教师多重互动交流的方式,可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有些职前教师毕业后却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的尴尬局面.为此,文章在调研和梳理反思高校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15所高校负责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师的深度访谈,剖析了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发展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五方面策略,包括研制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创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及开展多方协作教学、建立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以期提升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周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阶段、层次、方式三个实践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应该关注信息时代教师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对教师知识体系的研究,TPACK框架指出了新的研究视角,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融合后产生的一类特殊的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教师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一核心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包括六种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及从内外两个方面不断促进。  相似文献   

7.
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是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职前教师获取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对职前培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基于协作的任务驱动法”,为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TPACK视域下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顺应了时代要求,明确阐明了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生成特征。现行的教师教育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而TPACK具有的“重视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交流与共享”的教师教育观为克服这些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TPACK视域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重构了职前教师教育新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所具有的TPACK知识反映其胜任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程度。先前关于TPACK的研究多是基于传统七因子模型,且已有研究表明,TPACK与教师的教学年限、教育信念、设计意向相关。在传统TPACK七因子模型基础上,加入建构主义教学信念和教师设计创新素质两个积极因素形成的TPACK九因子结构假设模型,经数据验证后表明:该模型适用于职业生涯初期阶段的新手教师;新手教师TPACK知识处于较低水平,与职前教师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新手教师建构主义信念和设计创新素质均对其TPACK知识的发展具有预测作用,该作用效果与普通在职教师一致;但新手教师PCK知识显著优于职前教师,且新手教师PCK对TPACK的发展存在负向预测关系,而职前教师和普通在职教师的PCK对TPACK不存在显著预测关系。新手教师可以通过强化PK、TPK和TCK的知识变化来促进TPACK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大类。基于理论知识的实践特性和实践知识的实践表现,教师知识更具实践特性。基于实践的职前教师知识学习策略:自我信念的反思和内化,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行动中的震惊和领悟。基于实践的职前教师知识培养策略:基于叙事研究的自我信念形成,基于案例分析的教育教学知识建构,基于项目任务的实践知识内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主义盛行的当下,以人文精神培养为导向的金融史课程及其思政教学对于回归金融学科传统研究范式、纠偏金融人才培养重“术”轻“道”之倾向都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依托金融史课程,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此打造以“金融—世界—人”关系为内核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探索从专业教学入脑到思政教学入心、从低阶思维培养到高阶思维形成,并最终达到人文精神培养目的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至关重要。以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工匠精神”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对文献年份分布、研究作者分布、高频被引文献进行描述统计。基于CiteSpace聚类分析,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可以归为研究背景、内涵界定、当代传承、培育路径、国外借鉴和工匠文化六个维度,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度文本分析。结合已有研究的不足,对“工匠精神”领域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就业挑战要求大学生接纳、利用、改造信息技术,以更广阔的视角、更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关怀他人、思考未来所在组织乃至社会的前进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与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模型并分析其内涵特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大学生信息化领导力现状,以此探讨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生信息化领导力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教师元认知技能研究及其培训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教师教育运动的国际化 ,教师元认知技能的培训已被视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新途径。加强对教师元认知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 ,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教学效能感与实际教学能力 ,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元认知技能培训有以下途径 :加强对教师元认知知识的培训 ,加强对教师元认知调节控制能力的实践模拟训练 ,加强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激励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作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点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市场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逐步走向“国际化”。在此背景下,培养熟练应用英语的中医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中医药发展现状、医学职业素养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实施智慧、实效和可操作的革新,打造“DOM”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research experience could enhance pre-servi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 group of five pre-service teacher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 study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s. As participant-observers throughout their study we gathered evidence of change in pre-service teachers' representations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fractions. The focus of our observations was on the conflicts generated by the gaps between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research finding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hildren's knowledge of frac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experience is fruitful in developing an inquisitive disposi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in sensitizing future teachers to children's knowledge of a mathematical concept. Pre-service teachers became familiar with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gard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s, they questioned the typical instructional sequence of teaching fractions and they scrutinized methods of assessing children'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topics.  相似文献   

17.
信念的研究是判断教师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当前教师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职前教师信念由于受到先前经验和信念本身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不易改变,教师教育应该对职前英语教师的信念进行检视与再建构。在自我反思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育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教育界探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理论,是一种非常适合没有接受过教育研究训练的职前教师的研究方法。开展行动研究有助于职前教师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有限的直接经验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检视、并重构教师信念,提升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将立德树人的内涵贯穿于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底线,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工科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偏向于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能力,对道德价值领域的涉猎较少。往往导致工科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社会选择时,缺乏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当前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教师基于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充分与时代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做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培育相辅相成,实现工科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935名幼儿园教师展开调查,以考察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揭示其健康教育培训需求,为学前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实证依据。结果显示:北京市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适中,其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得分最高,幼儿健康教育评价得分最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教育背景、转岗状况、从教意愿和园所级类是影响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的重要因素;“≤30岁”“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转岗”“非主动选择”和“非一级一类园”构成影响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风险因素。未来应在学前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强幼儿健康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职后培训重视分层设计,通过多元化途径实施;发挥园本教研功能,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基于现实诉求的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以有效、迅速提升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