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形态上开始独立成篇,创作理念上走向自觉的虚构以外,还以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片断式的表现形态,限知叙述视角的广泛运用和戏谑化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微篇小说基本成熟时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化的碰撞与融合,主要表现在传统化与现代化,农村化与城市化、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化之间。1999年短篇小说创作对这一课题作了自觉、不自觉的艺术呈现。不仅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大变迁,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魏爱玲 《现代语文》2007,(4):66-66,43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集中于对女性心理、情感欲望的大胆表现和女性命运的探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流话语的转变,丁玲也不自觉地陷入“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创作的模式中,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日益突出,性别意识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4.
小说家余华在1985年以后,一直处在中国小说创作文体和观念实验的最前沿,他以自己一系列独到的小说作品而受到阅读和批评界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新时期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但自从他的中篇《活着》发表后,其创作风格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觉地颠覆了他此前创作的“先锋性”,而重新回到浩荡史诗般的现实主义洪流之中。本文将从余华《活着》创作前与后的对比中,来具体考察余华创作道路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作家自觉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使意识流小说呈现出东方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寒冬夜行人》中的叙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对小说艺术形式有着高度的自觉,《寒冬夜行人》是反映其艺术高度自觉的典型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这种自觉体现在:其一,叙述的讲述与展示;其二,第二人称叙事。他在这两个方面的成功试验,特别是在第二人称方面的试验,达到了奇特的叙述效果。这种具有实验性质的叙述方式为其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启发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它的诞生到壮大都对传统采取了自觉或不自觉的继承。郁达夫在这方面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在《迟桂花》的创作中,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以及相应的艺术情趣与美学观念表现得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学的自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作的自觉、观念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在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学创作的自觉。而学创作的自觉,仅仅是学自觉必须的一种条件而已。学创作的自觉,是学观念的自觉和学批评的自觉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事实上则难将创作的自觉和观念的自觉截然分出先后。学观念的自觉应具备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一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二是学作品的积淀。  相似文献   

10.
新文学的引导、为封建意识所笼罩的现实世界的需要、博大的爱心三者交互作用,使赵树理萌发了思想启蒙的创作动机。为农民而创作,创作适应农民欣赏心理的艺术形式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新异独创的大众化风格,使赵树理成为名动一时的人民作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数量的长篇儿童小说在叙事结构上表现出与传统长篇小说不同的特点,即平行结构的特点和倾向。究其原因,这种倾向来源于国外长篇童话及探险小说的影响;由作家童年回忆的创作初衷与小说写作的散文化笔法所致;是作家根据小读者的阅读特点对创作进行的自觉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因革期神魔小说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革期神魔小说的创作在该流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主体意识的高度自觉,使此期创作基本上摆脱了前期因“商品化”影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寓意讽刺类作品的大量涌现,又为本已陷入僵局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都明显地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其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欲所主宰,似乎他们的生存是专为着情欲的。这种自觉的文学创作源于张爱玲独特的家庭环境、人文素养、人生感悟和创作氛围,同时也与弗洛伊德的文学创作“利比多说”不谋而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映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利比多的诠释、潜意识的剖析、变态心理的刻画、白日梦的叙写、“恋父”“恋母”情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莫言小说对民间立场的选择经历了学步、探索与确立、游离、回归与深化四个阶段,最终完成了对民间立场的自觉坚守,这是个从偶然到必然、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也有助于对莫言小说创作的整体性把握。  相似文献   

15.
本按照王安忆的创作心态,以1984年为界,把她的创作分成两个阶段:即1984年以前为第一阶段,1984年以后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王安忆的作品对美的发掘占主导地位,在创作道路上不断地超越自己。第二阶段王安忆的作品转向对非美、对丑的揭示,在“性”的学创作上脱离生活,这个阶段王安忆的创作是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与古代日本汉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小说是日本小说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它们是日本小说作家以汉字为叙述语言,描述日本本民族故事、反映日本人民民族感情的一种独特创作。多年来,由于这种小说形式上的“汉化”和内容上的不相一致,致使它们同时被排斥在中国和日本小说的研究视野之外.其面貌不为人所知。事实上,它们虽然从学疆域划分的角度上属于日本,但无论其语言风格、体形式,还是小说旨趣等等,它们又的确深受中国小说的深刻影响,甚至是自觉模仿。这一切,显示了处于化强势地位的中国小说对域外小说强大的影响力,及其在学交流中不可取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界。残雪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恶魔式母亲、复仇式女性、圣洁化女神。通过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将男权主义的中心话语和审美趣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打破了“母性神话”,显现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残雪的女性形象设计是和残雪关于女性的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其女性主义观点是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  相似文献   

18.
评点作为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评析能力的一种方式。厚积着丰富多彩的思想艺术内涵,洋溢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它自觉地联系创作与欣赏,为人们指点赏析作品、创作作品的具体途径,特别注重揭示“作文之用心”,故对小说评点中创作理论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沈石溪动物小说的文体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本文从发展的眼光和哲学的高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和研究了沈石溪创作动物小说三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总结了沈石溪动物小说文体自觉嬗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它能成为纵贯清代文坛的蔚蔚大派,独特处之一在于在散文创作中自觉融入小说理论,运用小说笔法,记叙描写简洁细致,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意味。桐城散文上承古代散文的创作脉络,下启现当代散文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