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栋 《成才之路》2011,(20):60-60
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可现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缺少的就是"人"。如何能让"人"走进课堂,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贾彦春 《现代教学》2009,(10):41-4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尽管说得有点绝对,但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包办代替实不足取,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怎样"教人发现真理"呢?笔者认为历史课堂叙述细节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实施呢?我的点滴策略是:教学过程尝试"先学后教策略"、课堂贯穿"寓教于乐策略"、解决问题遵循"由易到难策略"、思维能力培养实施"开放发散策略"等。一、先学后教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相似文献   

4.
封宗华 《学子》2014,(7):87-88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塑造心灵、引领人生的艺术。"文武之道",当然应该"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用一种无形的牵引力引人入胜。历史课堂不应该只充斥着一堆枯燥乏味的年代和条条框框的知识,令人生厌,而应该极具张力,极富美感,令学生感到仿佛"穿越"到了一个个逝去的朝代,欣赏秦砖汉瓦,与唐宗宋祖对话。  相似文献   

5.
课堂必须是学生真正的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理想的课堂应该充分释放教师的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课堂。我认为一个理想课堂,或说一个好的课堂,本质应该是"有效",也就是一课有一课的收获,每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度要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且应努力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历史学习的合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角色扮演、历史辩论会、以教代学、课堂讨论等的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新课标已经出台,新形势下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措施有: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转变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春华 《考试周刊》2011,(13):230-230
课堂教学是当今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活动。教师是引路者,是启发者,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是主体者,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该让课堂成为学生精彩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李珍兰 《考试周刊》2010,(30):85-8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老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通常以讲解为主。许多学生并不讳言:“我不想学历史”、“对历史没兴趣”……其实,中学历史教学的困惑并非一日,也非一地。教育部1999年对北京两千多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历史课占前5位;学生对8门课程最喜欢的程度,历史课倒数第1位;学生认为“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居第1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呢?如何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当务之急是迅速转变观念,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张美华 《考试周刊》2014,(64):137-137
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自己想,这样课堂就会"活"起来。教师应该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实践创新的主人"的理念,并倡导自主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发现、体验、积累和活化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让学生做课堂活动的主人,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现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实现学生认知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把教材当做中心,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师教学设计精密、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刻板地演绎教案的过程,预设的接受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而新课程下的课堂形态,倡导"互动生成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环节都是围绕“主人”而设计.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方面来论述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16.
高丽芬 《新疆教育》2012,(18):119-119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很有成效的一种方法。现在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创新教学,教学的过程就变成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只是听的配角,而应该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要求大大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非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做主。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自主建构能力毕竟有限,还是需要有人指导的。此时,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和"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课堂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性,则是每位一线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向导,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顾问,是教学的组织者,不是知识的批发商,教师要真正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陈利明 《文教资料》2010,(30):150-151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何做到这一点,本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