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洋思教学的精髓,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真正地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教"无"学",或有"教"无"育",与社会远离、与生活远离、与实践远离、与学习者的生命远离,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第八次课改在全国推行,这次改革,与前七次相比,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教材本位、教师本位向关注每一个个性化的人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把将实现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教师从课堂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课堂的主体,教师实现在课堂上的目标教学,将成为这次课改的几大转变。下面,就这几个问题我谈一下粗浅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斧正。  相似文献   

4.
胡敏亚 《考试周刊》2010,(34):139-140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都是为了学,服务于学。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实践导学向教学法在会计课堂中的必要性,论述中职会计课堂如何实现"实践导向教学",从而将"教、学、做"融为一体,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的岗位,为学生今后的求职就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强调学生也是自身发展的直接动力。"生本导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表现自我、体现能教的境界应该是"教而不见(现)",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知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自然生成;而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地组织教学,并且对教学质量负担起一定责任;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培养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然经过一番努力,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仅几字之差,但蕴含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新课改提倡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研究者认为"用教材教"强调的是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与新课改主张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符合.但课改十年后伴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为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以苏教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两次课为例(课堂一为试上课,课堂二为公开课),将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对比分析两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试图思考"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9.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要落到实处,应该确立"重点在课堂,关键是能力"的思想,要实施"实践课堂"策略,以"能力本位、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体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创新、创业、创优"型人才,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师生眼里,一学期一次的学生评教已变成了形式化的东西,丧失了"以评促教"的真实意义。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基于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视角,分析了学生评教流于形式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教学中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评教中的主体性地位缺失,主体利益被遮蔽,主体间关系发生异化。只有确立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理念,建构参评双方的"交互主体关系",提高价值主体的评教意识,维护师生的主体权益,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主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个人独立和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诠释自己自主合作学习的成果来体验参与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高中新课改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思、议、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王慧 《化学教与学》2014,(11):39-42
以沪教版《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为例,以"活动案"形式为载体,将教学设计中"主线""暗线"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心动、脑动、手动、情动、联动、感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课堂,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以"少教多学"理念为指导,教师应在自己多学的前提下,在备课阶段真正抓住教育的核心;在教学阶段优化课堂结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创造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课后的拓展升华,真正做到学生"多学"、教师"少教",从而为历史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后教",是指在课堂上,在"先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积极而有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的合作实践、探究、学习。"后教"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是学生集体的互教、互研、互学。教师在"后教"中起科学"导教"作用。"后教"体现了中外优秀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何志强 《考试周刊》2011,(18):75-75,50
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做法,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学微课视频完成新知的预习,将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巩固新知、解决问题等,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翻转课堂"中教学的特点翻转课堂将课前预习部分转化为观看视频,把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或校外,是对课堂地点的拓展,将家变成了教室,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会学",掌握"怎么学"。"教"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表达、合作和创新的能力。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交互式"教学模式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使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可能,并且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中心地位也得到突出体现。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