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教育要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重要一环。身处农村的教师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教师专业发展难以跟上城镇化教育。教研组活动是集学校教师管理、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功能于一体的活动,教研组现已是我国中小学校中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教师组织,不应将其形式化,而应充分发挥教研组活动的相对优势,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研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是教师形成专业归属感与学科崇拜的发源地。先进教研组建设是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背景,审视学校现有的教研组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与调研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希望引起同仁的思考,使教研组“教”与“研”紧密结合的本质得以真正回归,真正实现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有功能。一、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对学校教研组的审视从1950年代起,我国中小学成立了由各科教师或相近学科教师组成的学科教研组,有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是我国基层教师间协作和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非行政性团体。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决定了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性质;教学的动态生成,呼唤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而构建协作式的教研组文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必要性、教研组协作文化赋予教研组的特殊功能及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研究型教师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活动形态、方式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中小学教研组存在的教研与科研分离、教研组制度运行中的个人主义以及教研组功能的行政化与事务化不利于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以教研组为载体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建立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教研与科研统一、以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研究共同体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与合作研究——个人自研"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是促进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改进专业行为、修正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目前教研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教研组的行政化倾向增强、教研组自身特有的专业功能逐渐弱化等问题都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教研组层面及教师自身的原因。要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寻求校本研修的改进对策,创建研究型合作团队,探索教研组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