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幼儿欺骗策略与心理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关于欺骗策略的定义和发展水平;具体分析了幼儿欺骗策略产生的心理动机;在此基础上结合儿童心理理论来进一步解释幼儿的欺骗策略;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5岁幼儿交往策略的观察研究表明:幼儿交往大多发生在自由活动的情境中;交往过程中幼儿选择了不同的策略;策略不同其交往结果是不同的.研究告诉我们;幼儿的心理发水平制约了策略的运用;幼儿交往一般都能获得有效的结果.幼儿园教育应当创设条件,让幼儿有充足的低结构活动,充分的交往机会,以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369名幼儿卷入的279次同伴冲突进行自然观察发现:幼儿在同伴冲突过程中共运用了16种解决策略;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过程常常伴随多次策略的运用,多数幼儿在解决同伴冲突时可以使用2-3种不同的策略。协商、谦让、坚持和攻击是幼儿最常使用的几种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在冲突的开始阶段,幼儿会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协商或者中性的坚持策略;但若未能达成目标,幼儿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攻击策略,或以谦让策略来回避冲突。  相似文献   

4.
以5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欺骗对儿童误信念理解的影响。Sullivan和Winner的研究表明:欺骗情境能促进年幼儿童对心理的理解;儿童对不知与误信念的理解没有显著差异。研究验证了第二个结论,但没发现欺骗情境下儿童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反而在标准情境下中国儿童的成绩均优于美国儿童,这可能是由于文化和教育上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法以60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学习不同的延迟策略对4岁幼儿在延迟时间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延迟策略的干预,对4岁组幼儿在延迟时间上有显著的提高;(2)不同的延迟策略对提高4岁组幼儿延迟满足时间上并没有程度上的不同;(3)高自控组的4岁幼儿在测验前知晓一定策略的幼儿人数明显多于不知道策略的幼儿,并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心理理论的发展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策略,如知己知彼,洞察形势;深思熟虑,慎选策略;应对回应,自我反思等.教师可运用心理理论指导幼儿提升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引导幼儿客观判断,合理分析冲突情境;鼓励幼儿换位思考,尝试使用正向策略;帮助幼儿学会反思,降低冲突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冲突的现状及其处理策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幼儿家庭亲子冲突以语言冲突和情绪冲突为主,并主要集中在幼儿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上;母亲与幼儿冲突的发生水平高于父亲;男孩与父亲的身体冲突显著地多于女孩;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父母与幼儿在学习习惯上的冲突频率与强度逐渐增强。在处理策略上,父母多采用协商策略,幼儿多采用回避与妥协策略;母亲比父亲更容易采取妥协策略;父亲倾向于对女儿采取妥协和协商策略。为改善亲子互动,父母应加强对亲子冲突功能的认识,尊重幼儿合理需要和独立人格,引导幼儿自我表达,形成稳定的家庭行为与交往规则,建立有效的亲子冲突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受到空前重视的背景下,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开展幼儿创造型力培养也成为幼儿园实践改革的重要的任务,在幼儿园开展《幼儿生活体验活动中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也逐步积累了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是营造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创造习惯的策略;二是展开相关活动,提高幼儿创造力的策略;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中不妨使用“哄骗”的艺术。 有些幼儿明明反应迟钝,教师却说:“你挺聪明的,肯定能回答出这个问题。”这是否属于一种“欺骗”行为?我认为,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欺骗行为完全是两回事儿。教师的动机是好的,其目的在于鼓励幼儿,促进幼儿更快地进步和发展。在幼儿教育中,适时地使用这种“哄骗”,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0.
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作用有:幼儿对同伴交往情境的正确分析,促进其社交安全感的获得;幼儿对同伴交往策略的合理选择,促进其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幼儿对同伴交往行为的深刻反思,促进其心理移情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运用心理理论对幼儿同伴交往策略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幼儿使用正向策略,建立合理的交往观念;重视幼儿体验,引导儿童正确分析他人的心理状态;创设同伴交往情境,丰富幼儿的交往经验;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交流共享内心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276名3-5岁幼儿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考察了消极情绪在同伴侵害与应对策略选择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幼儿同伴侵害的应对策略与其所受侵害的经历及类型相关;消极情绪体验在幼儿同伴侵害与应对策略选择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同伴侵害通过消极情绪体验间接作用于幼儿应对策略的选择。通过优化幼儿教育发展环境、提升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引导幼儿进行情绪管理和训练可以阻止幼儿同伴侵害行为发生,同时帮助幼儿有效应对各种同伴侵害。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直觉思维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强调直觉思维对于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文章基于布鲁纳的理论研究,探讨直觉思维对于幼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意义与培养策略。培养幼儿直觉思维的教育意义:直觉思维是儿童思维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幼儿解决问题;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直觉思维的四种策略:强调幼儿知识的结构化;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合理使用直觉思维;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幼儿主导下游戏区域创设的策略,通过研讨与实践,教师们结合班级幼儿的特点以及班级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策略:一、幼儿自主参与,将游戏区域创设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二、教师提供鹰架支持,提升幼儿游戏价值。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调节幼儿情绪存在如下特点:教师多针对幼儿兴奋、悲伤等情绪进行调节;教师多在幼儿出现情绪反应后进行即时调节,调节时机稍显急躁;教师多采用抑制策略进行调节,调节策略有待丰富;教师对幼儿情绪的调节基本有效.针对情绪调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幼儿情绪变化与情绪背后的原因,培养幼儿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善于运用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民办幼儿园随机抽取中班、大班各5个班级,共310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流动幼儿161名,非流动幼儿145名。通过家庭嘈杂度量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进行测评,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幼儿家庭嘈杂度及情绪调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详细研究了家庭嘈杂度和情绪调节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流动幼儿的家庭嘈杂度显著高于非流动幼儿家庭,流动幼儿在认知重建策略维度上显著低于非流动幼儿,在其他情绪调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家庭嘈杂度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建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发泄和被动应付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以幼儿想象力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绘本对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探索与研究:绘本的概念;幼儿绘本发展的现状调查;绘本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优势;绘本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策略的探索,并对现实可操作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ARP欺骗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局域网用户的上网安全,网络的正常运转。本文首先分析了ARP工作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ARP欺骗原理及其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8.
律动作为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一种,延伸成了整体性的能力培养。因此探索律动游戏化教学中幼儿的自主和教师的适宜支持策略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运用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总结出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性体验;提供模仿,保证幼儿胜任感体验;关注设计,激励幼儿自主性体验;教师退位,保证幼儿愉悦感体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锦容 《文教资料》2011,(9):157-158
农村孩子因受其家长、本地方言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偏低。看图讲述属于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它是讲述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幼儿的思维、观察和想象能力。本文分析了传统看图讲述教学的利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融入现代语言学习的新理念,以新的思路对看图讲述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尝试,探讨了三点策略:选材的策略;提问的策略;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居静 《早期教育》2012,(5):49-51
本文在阐述受挫心理及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受挫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受挫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不同情境下幼儿受挫表现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干预游戏,降低难度,鼓励为主;稳定情绪,鼓励协商,共谋策略;放低姿态,尊重个性,积极应对。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引导幼儿同伴交往的良性发展,并在幼儿遭遇挫折时给予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