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使用血清血、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在中国人群中检测出3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这是中国首次自己发现并向世界贡献出新的等位基因,这一重大发现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命名。该发现将有效提高我国骨髓和组织器官移植的存活率,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项成果去年底已通过广东省卫生厅主持的国家级科研成果鉴定。据了解,白细胞抗原(HLA)实际上是人类血型中的一种,只是它比我们通常所说的ABO血型复杂得多。ABO血型在输血中的作用很大,但如果是血型不合的输血,可能会…  相似文献   

2.
从胎儿孕育之日起,人的血型就确定了,而且从出生到生命终结,血型一般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的血型也可能发生改变。那么,这种改变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改变血型的原因、条件和环境是什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改变?说实话,这些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  相似文献   

3.
兰政文 《技术创新》2004,(11):38-39
血型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上用于输血时对供血者的选择。然而,近年来的人量研究显示,血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尚可在保健防病方面大显其能。这就是科学家新近倡导的“血型保健法”。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认为,人类仅有A、B、O和AB这4种血型(简称ABO血型)。其实人类的血型十分复杂,除了同卵双生之外,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的血型是完全相同的,近似的也是微乎其微——百万人中只有8个人的血型近似。我们一般所说的ABO血型,只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血型小知识     
《科学生活》2013,(1):32-32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不下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范士忠 《知识窗》2008,(3):60-60
血型与疾病的关系,一直都是医学界感兴趣的话题。一些血型调查表明,不同血型的人,易患不同种类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血型与我们     
<正>日本有一个有名的动漫电视连续剧《血型君》,A、B、O、AB这四种血型都被设定了各自的特性以及可爱的动漫形象。故事主要是描述四位血型君的各种性格、长处和短处、恋爱以及生活方式等。确实,血型是一个让人们从不厌倦的话题,血型与性格、血型与饮食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本文要从科学上更深入地揭示血型的奥秘,让我们更多地理解血型的实际意义。事实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8.
近代植物生理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植物血型的发现,据说是一位法医学者偶然获得的科技成果。这位法医学者名叫山本茂,当年是日本警察科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他在一篇有关植物血型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与人类一样,也有血型区别,比如苹果、草莓、西瓜、山茶属于O型,李子、葡萄、荞麦属于AB型,枝状珊瑚属于B型,而尚未发现植物有A型血型。说来有趣,山本茂研究植物血型,纯属偶然。一次,一个日本妇女夜间在床上被杀,警察在现场经过反复勘察后,仍弄不清是自杀还是他杀,便进行血迹化验,结果发现死者血型为O型,枕头上血…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革新》2014,(8):52-52
无论输血受血,都须血型匹配,这是生活常识.近日,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利用“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让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免于被“觉察”,如此一来,红细胞就可以不必考虑血型,灌注给任一病人.这意味着,不匹配血型之间的输血受血将成为可能.原来,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决定的.例如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A型抗原,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B型抗原.进行输血时,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会识别供血者的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如果血型不匹配,抗体就会把它们定义为“外来物种”,并向它们发起进攻,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科学家们一直在找寻一种用于制造“万能血”的方法,因为这对于临床输血特别是对于紧急情况下稀有血型的施救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0.
科技快递     
两种全新血型被发现最近发现的两种全新血型使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而人类上一次发现新血型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两种名为ABCB6和ABCG2的特殊转运蛋白,随后经法国国家输血研究所确认,这确实是两种此前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红细胞中发现两种新的蛋白质,从而证实两种新血型是存在的。这项重要发现,将明显减少数十万人输血时血型不匹配的风险。这两种取名为Junior(朱尼尔)和Langereis(朗厄赖斯)的血型使已知血型总数增加到32种。  相似文献   

12.
血型就业歧视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经常遭遇的一类非传统就业歧视。使用艾克森情绪稳定性量表、GSES测试等心理量表对桂林某高校商科类专业167名高年级本科生6个可雇佣性构成指标进行了测量,使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比较4种血型的6个可雇佣性指标均值,结果显示并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水平取5%),表明高校毕业生血型与可雇佣性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7)
了解血型遗传的秘密,就能根据父母的血型,推断出子女的血型,从而协助人们确定亲子关系。人类从开始认识和发现血型系统以来,血型系统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虽然现在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但血型系统在血型鉴定亲权的历史上,还是有巨大的贡献和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对于血型的认识大概仅止于输血时的选择,也有许多人会探讨血型对个性上的影响,其实,不同血型的人都有不同的生理特质,其适合的生活方式与容易罹患的疾病也不同。演变进化的血型人类学O型血是人类学上最古老的一种血型,约在 10万年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只有 O型血的人群,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人类的血液存在不同类型,科学家们将其称为“血型”,目前已知道的人类血型有4种常见类型,即A型、B型、AB型和0型,另外还有Rh阴性血型、MNSSU血型、P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
牙齿是破案的重要线索。有经验的侦探能从一颗牙齿推断出其主人的性别、血型、年龄。血型的测定并不难。这是因为牙髓腔内含有血型物质。检验时,切去牙冠, 把牙齿放人蒸馏水内,然后把阳极白金线插入牙齿根管内,阴极放于外液。通电2分钟以后,蒸馏水变成黄褐色,就可用来测定血型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临床输血工作中为防止输血错误而采用较好的定血型配血方法。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规定的 ABO血型正定法、反定法、Rh抗 D定型法同时进行 ;采用凝聚胺技术配血。结果 :5 2 69人中发现 Rh抗 D阴性 2 2例 ,ABO血型正定与反定不相符合 1 2例 ,不确定血型 3例 ,凝聚胺方法配血不合 2例。结论 :对同一份血样 ,同时采用三种方法鉴定血型和凝聚胺技术配血 ,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定型错误和配血错误 ,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医生,我觉得贵刊8月号《所有血液变O型》一文中介绍的、能将各种血型的血液都变成O型的机器很有价值。血液短缺、输血错误是全世界医疗界普遍面临的难题,如果今后真的能将各种血液都变成万能的O型血,不仅能解决某些类型的血液短缺的问题,而且在急救过程中还能让医院减少确定血型的环节,节省宝贵的时间,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这真的是一件造福人类的好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猫肾低温保存过程中近曲小管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胜勇  葛霁光  郭淼 《科技通报》2002,18(4):314-317
肾脏器官在低温离体保存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结构的完整性是维持器官功能的关键。近曲小管是肾脏完成肾小球滤过液重吸收过程最主要的功能结构区域。因其细胞结构特点,在低温保存过程中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外环境发生变化最敏感。本文选取离体低温保存了0,24,48和72h的能皮质样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切片观察其近曲小管超微结构,以了解肾脏在离体存活过程中导致肾脏功能衰退的近曲小管结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了在低温保存的过程中,近曲小管刷状缘结构脱落在小管腔内重新聚集成囊状结构,阻塞肾小管,导致肾脏重吸收功能破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众》2010,(11):21-21
人的血液主要有A型、B型、AB型.以及O型4种血型.动物也是如此。那么.植物是不是也和人类一样.有着不同的血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