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也证明,概念要通过练习理解,知识要通过练习巩固,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因此,练习设计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使练习的设计取得最佳效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针对性原则练习要有针对性。针对性是练习设计的首要原则。所谓针对性,就是练习的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练习的目标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要有的放矢,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为此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题,把目标渗透到习题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2.
设计练习要注意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识规律,科学规划,认真指导,妥善安排。具体要求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练习设计应该受教学目标的制约。只有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练习,才有可能做到少而精,精而当,以一当十。怎样来考虑目标性原则呢,一要看目标的大小范围。如:一学期的评价测试就得依据学期目标;单元练习就得参照单元目标;课堂练习就得按照课时目标。二要看目标的分级水平。就认知领域而言,教学目标分为三级,即认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练习中应遵循的原则较多,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个人十余年的中学数学教学、教研实践的体会来说,以下五条原则是最基本的。一、针对性原则练习的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应了解练习的目的,以及通过这些练习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各种练习应依据...  相似文献   

4.
课堂练习是聋校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可以全面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质量。练习题的设计要重视8条原则:①针对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多样性原则;④思考性原则;⑤系统性原则;⑥反馈调节原则;⑦适量性原则;⑧因材施教原则。练习形式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教学课分新技、练习和复习三种主要课型。文章根据三种主要课型的各自特点,列举了设计各种练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宏观性原则。即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总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①标准性原则。就是以教育方针、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②整体性原则。就是遵循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使教学目标体系由科学的总目标到具体实施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构成一个有序的,联系紧密的目标系统。③适应性原则j即从实际出发,着眼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各学校的地域、环境、办学条件、生源等情况不同,发展不平衡,所以确定教学目标要联系实际。2.微观性原则。主要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学开展CAI教学、应自主开发与制作出符合教学对象和教学共性的课件、贯彻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原则,采用“新授”演式”“练习”交互的设计形式,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设计这样的课件也才具有交流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牛永刚 《甘肃教育》2014,(14):108-108
正练习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什么呢?一、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设计语言文学训练题应遵循的原则1.统一性原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要与课文的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的统一、要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好的语言文字练习,应该使学生不但在丰富词汇、句式等方面有所长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9.
制订教学目标的原则山东范丰满,曹淑江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结果,而且制约着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是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依据。合理准确地制订出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制订教学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我们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一、一般目标和...  相似文献   

10.
辛波 《广东教育》2007,(9):70-71
目标教学是一种既立足于主体又面向全体的要求,它既可以克服以往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能够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和平等性原则,因而具有积极的素质教育实践意义。在目标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如何从调整学生心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和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决定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肖菲 《零陵学院学报》2002,23(3):157-159
练习编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结合对现行华教材练习编写的分析,提出了华教材练习编写应遵循的四条原则:1.科学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分层练习,就是在同一个班级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练习题之间既要分出层次和阶梯,同时层次和阶梯之间又应当有紧密的联系,难度较大的练习题(简称为A题)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难度较小的练习题(简称为B题)是初步目标。这种分层练习的方法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综述法对体育课中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的练习目标、内容、频度、原则与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体育课中,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应两者并重且相互结合,使体育课产生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随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课堂练习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设计好的练习,使学生练有所得,这就必须把握好练习的“四度”。一、标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应达到的要求。练习设计要紧紧把握好教学目标,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确定练习的立足点,确保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为此在选题或编题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应…  相似文献   

15.
学习数学离不开练习,解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由之路.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探讨最概括、最适用、最本质的练习设计原则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几年的研究,认为练习设计应遵循如下八条原则.1.目标性原则.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规范.无论从目标的导向功能、反馈功能,还是从目标的激励功能和鉴定功能来说,练习设计都应该受教学目标的制约.如"几倍求和(差)"这一类应用题的教学,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是:①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解释题意(认识);②能根据具体题的数量关系式.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理解);③能借助数量关系式或图,从问题出发分析应用题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张英霞 《河北教育》2002,(11):41-41
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设计课堂练习,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认真研究的。现结合《三角形的高》一课,谈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如何体现出层次性,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1.基础性练习原则:既面向全体,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巩固新知,又要有所创新。根据以往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编制了以下的练习:根据要求,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高。第一组:第二组:第一组练习,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轻而易举地独立完成。第二组练习,学生很容易出现模糊的认识,导致…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员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载体和提高实践技能的主要工具,它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系统而简明扼要地表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扫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又要体现职业性、实用性。编写时,除了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着眼,适合应用的原则;贴近学员,便于自学的原则;围绕目标,突出主题的原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则;螺旋上升,反复巩固原则;紧贴实际,题材丰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索质提出更新的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是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的基本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优化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不但需要有具体准确的教学目标.而且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结构,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信息反馈.科学的练习设计.并使每一结构.每一细节都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去设计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现从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分几个方面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9.
贺敏 《甘肃教育》2004,(3):29-29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从以下原则:1.目标的完整性。要全面地设置目标,从认知、情感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2.目标的具体性。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能落到实处。3.目标的可操作性。即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知道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和怎样学。4.目标的可测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能采  相似文献   

20.
邵航正 《成才之路》2009,(12):78-78
中学复习迎考是教师和学生都高度紧张的时刻,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和机械的重复中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达成复习目标,又要使学生健康发展,就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