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电磁学的许多实验与牛顿理论的矛盾都很尖锐。为此,一些物理学家意识到牛顿理论存在问题以及新理论将必然产生。1905年,爱因斯坦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四维平直时空理论),该理论以惯性系之间的洛伦兹坐标变换代替牛顿理论中的伽利略变换,因而要求一切物理定律在洛伦兹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即“狭义相对性原理”)。  相似文献   

2.
竞赛大纲中对狭义相对论部分的要求是知道爱因斯坦假设、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爱因斯坦的两条重要假设,1.相对性原理:所有惯性系都是平权的,在它们之中所有的物理规律都一样。2.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测量到的真空光速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电磁学的许多实验与牛顿理论的矛盾都很尖锐.为此,一些物理学家意识到牛顿理论存在问题以及新理论将必然产生.1905年,爱因斯坦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四维平直时空理论),该理论以惯性系之间的洛伦兹坐标变换代替牛顿理论中的伽利略变换,因而要求一切物理定律在洛伦兹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即"狭义相对性原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真空中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相等,光速是一切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传播的最大极限。有关超时空传输(或量子隐形传送)的科幻故事由来已久,人们对这种技术的兴趣也经久不衰。皆因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没有任何东西可快过光速。对渴望突破三维空间限制的人类来说,“超时空传输”与“时间机器”一样,都遥不可及,但却偏偏是最吸引人的梦想。2002年8月,澳大利亚科学家提出,光速可能是不恒定的,这一大胆创新的设想,意味着现代物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无独有偶,2003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高级讲师诺昂·马盖罗指出,大爆炸理论和相对论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最直接的是:第一,相距遥远的星系之间相似的概率几乎为零;第二,如果光速是固定不变的,宇宙就不可能膨胀的这么快。科学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但迄今为止所有试图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都是修正而不是根本替代大爆炸理论。  相似文献   

5.
一、竞赛涉及的知识概要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爱因斯坦假设 这是爱因斯坦在 190 5年依据迈克耳逊光干涉实验中“无论光在以太中怎样传播 ,以太风对光速都没有影响”、预期的干涉条纹的移动始终不能出现令人惊讶的事实而提出的 ,爱因斯坦扬弃了宇宙中存在以太介质的假说及绝对参照系的想法 ,大胆总结出解释迈克耳逊实验的两条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1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一切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 ,对于描写运动的一切规律来说都是等价的 .2光速不变原理 :在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照系中 ,所测得的…  相似文献   

6.
惯性系的设定使牛顿力学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爱因斯坦发现了它,并以此为契机创立了相对论。然而在开始的狭义相对论中也似乎存在着“逻辑循环”的问题,此问题困扰了科学界很久。是科学模写的能动性使问题得到严谨的解释,并最终使我们在认识上扫除了相对论中“逻辑循环”问题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在爱因斯坦改进牛顿的理论时,他扩展了重力的概念,将巨大的重力场和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都计算在内,这一扩展形成了著名的相对论和时空理论.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涉及极小领  相似文献   

8.
超光速之谜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揭开了人类物理学史的新篇章,成为继牛顿力学之后的对世界认识的又一次大发展。狭义相对论建立在两条基本原理之上:(1)狭义相对性原理:即对于做相对匀速运动的不同的观察者,观察到的物理定律的形式保持一致;(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难点辨析1.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①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②1905年和1916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指出了...  相似文献   

10.
狭义相对论给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新问题.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被认为是一种超距作用,它的传递不需要时间,产生和到达是同时的.这同狭义相对论提出的光速是传播速度的极限相矛盾.因此,必须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加以改造.改造的关键来自厄缶的实验,它以很高的精确度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固此不论行星的质量多大或多小,  相似文献   

11.
刘亚娟 《考试周刊》2013,(33):141-142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重新看待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伽利略变换所蕴含的绝对时空观,建立了崭新的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之一 ,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它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纠正了人们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认识 ,使人们的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掌握物体固有的基本属性——惯性 ,请同学们顺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六点思考”,仔细品味逐层递进的六个问题 ,整理各自的思路 ,从中进一步感悟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思考一〕上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 :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使运动的物体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方向。用一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到宏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这一突破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了质量一能量等价的公式E=mc2,并为人类利用原子能指明了方向.在“国际物理年”纪念爱因斯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相异,相对论的时空特性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虽然很多教科书举了很多虽不适合但很通俗的例子,但没能给出一个真正相对论的时空模型,让人们在头脑中去想象,爱因斯坦后有述是很准确的,包括他关于“火炉”与“姑娘”的著名比喻,笔者试图给出符合光速不变原理的时空特性中同时相对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1905年,爱因斯坦以惊人的胆识和创新精神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并在这两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随后,爱因斯坦又经过了十年的艰苦努力,于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变革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绝对时空概念,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原理推广到非惯性参考系和弯曲空间,从而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并为科学地研究宇宙结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190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随后他就发现狭义相对论有两个局限性:其一是狭义相对论没有解决经典力学中一个古老的难题:“在物理上为什么惯性系比其它坐标系都特殊、优越?”其二是狭义相对论的框架容不下引力现象。为了克服狭义相对论上述局限,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一诞生,就被公认为是观念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把我们的时空观从一  相似文献   

17.
潜水艇悖论     
一艘以接近光速行进的潜水艇,它究竟是会浮在海里还是会最后沉下去?这是一个悖论,是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引出的著名的“潜水艇悖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的长度在运动  相似文献   

18.
辰睿 《高中生》2009,(4):53-53
“相对论为我们提供了在未来时光中旅行的方法。只要你运动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造成时间扭曲,狭义相对论对此作出了解释。如果我们有一艘速度达到光速99.99999%的飞船,就可以在6个月内进入公元3000年。”这种旅行是相对论的结果.也是爱因斯坦理论的一个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初学“惯性,惯性现象”时,感到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尤其感到无从下手。现就学习、理解、应用惯性解决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不变的“习惯性”,这种性质就叫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我们就能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学们可认为“惯性”就是一种“习惯性”或“惰性”。二…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相异,相对论的时空特性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虽然很多教科书举了很多虽不适合但很通俗的例子,但没能给出一个真正相对论的时空模型,让人们在头脑中去想象.爱因斯坦的表述是很准确的,包括他关于"火炉”与"姑娘”的著名比喻.笔者试图给出了符合光速不变原理的时空特性中同时相对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