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对立论,戴震提出了“理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论。戴震认为,理欲关系的实质是絜情与同欲。戴震运用“自然”与“必然”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统一性。人的自然情欲满足的过程,就是必然之理逐步确立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戴震还运用“私”与“蔽”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矛盾性。“私”乃是“欲之失”,属于道德问题;“蔽”乃是“知之失”,属于认识问题。戴震重视“蔽”,针对的是程朱理学重视“私”而不重视“蔽”的现象,目的在于批判程朱理学以个人主观见解来蒙蔽人们,引导人们重视独立思考,不要一味信从。  相似文献   

2.
清中叶思想家戴震提出的"理存于欲"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天理"和"人欲"关系的不同见解加以细致比较,以及对戴震理欲思想的深入分析,认为戴震对理欲关系的论断,充分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之间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3.
理欲之辨的命题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之中,先秦诸子百家开创了"理欲"之论的先河,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等人提出"存理去欲",王阳明、戴震更提出"理存于欲"。理欲之辨的嬗变过程实际上是道德理想与生活欲求的对立统一以及生活欲求如何适应道德理想的过程。理欲之辨的有关思想有助于重建社会规范,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有利于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两千余年的理欲之辨演进历程,勾划着一条鲜明的思想主脉,透射出理欲之论的真髓,即崇尚道德、尊奉理性,注重社会道德对物质欲求与满足行为的支配和指导价值,以公为重,兴公去私。虽然理欲之论的传统,是在争论不休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发展的,但努力追求"理"指导下的"欲"的合宜,寻求"理"欲"之间的和谐,是各家的共同愿望。对理欲之论予以理性的观照,可以发现,传统理欲论对促进个体身心的内在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重要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6.
理欲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论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是"理欲"思想的源头之处,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提出了"以理压欲"和李贽提出"以欲胜理"的理欲观,王夫之批判了他们并提出了"以理导欲"的理欲观,戴震则主要继承了王夫之的"理寓欲中"的观点,坚持理欲统一观。文章通过对"理欲之辨"源流嬗变的历史探讨,深刻理解每个阶段理欲观的真正内涵,凸显其发展轨迹,阐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宋儒到晚明先锋派文人再到清初具有反思精神的思想家,人们之于理欲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清人不仅纠正了宋儒“理欲对立”的错误,同时也批判了晚明士人在欲望上的过度放纵;既不赞成明人的“弃理从欲”,同时也反对宋儒的“存理灭欲”,而是主张在“以理节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理、欲调和.克服“唯理”或“唯欲”的偏激而更趋向“理欲兼顾”的中庸, “理欲之辨”也由此被逐渐导向了富有理性精神的合理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理欲观是儒家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看法,将理欲作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立的范畴加以讨论的始于宋代.朱熹认为天理人欲不两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戴震对所谓后儒持批判态度,否认理欲对立,而认为“理者存乎欲者也.“从朱熹到戴震理欲观的演变,是由明中晚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徽商也随之兴盛.正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作为徽州思想文化代表人物的朱熹和戴震,在理欲观上的演进,体现出徽州文化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欲之辨实际上所探讨的是如何处理人的道德理性及其情感欲望间的关系问题。人性既包含有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感性欲求的另一面,因此,从道德与人性这一关系来讨论传统的理欲之辨,无疑有助于对道德意蕴有更为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理欲之辨在宋明理学中讨论的最热烈,到南宋朱熹集大成.根据对宋儒理欲之辨的文本解读,和后代学者对理欲之辨的解释阐明何谓天理,何谓人欲,以及天理、人欲之间的关系.从而用更准确的理欲之辨的内涵来指导我们当代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欲观是戴震义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戴震义理学区别于程、朱正统理学的关键 所在。清末民初,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学者大力阐扬戴氏义理学,力图恢复戴震的完整形 象,促使戴学成为显学。他们所共同关注者即为戴震的理欲观。由于阐释角度不一,所作的评析 差异较大。章太炎从政治视角理解戴震理欲观,认为戴震与程、朱并无根本冲突,双方是在政治 和伦理的不同层面上阐发各自观念。刘师培则分别用中、西学两种标准衡量戴震理欲观,既赞赏 其义理基于训诂,从而能超越宋儒的长处,又点明其不及西学严密的瑕疵所在。梁启超以哲学概 念评判戴震义理学,认为戴氏之理欲观是用“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思潮在本 质上“绝相类”。这些评析,皆对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成为规范戴震研究 的某种“范式”。  相似文献   

12.
朱熹的理欲观既继承了先儒关于“理欲之辨”的思想,又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其作了阐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欲思想。具体而言,朱熹提出了人在“明天理,去人欲”上的理性自觉,“人欲中自有个天理”,“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以及“以理节欲”的修养论。朱熹的理欲观对于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情感与理性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传统中一直存在着“情理二分”与“情理合一”两种不同的看法.情理之辨同样体现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情与理一直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本身情与理的纠结,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情理难题.要走出这种情与理的困境,一方面要以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为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形成情与理的合力,以情润理,以理育情,“通情”以“达理”,“穷理”以“达情”.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的情理之辨主要表现为情感美学观与理性美学观的歧异,两分别标示了以情为本、抒情求美和情理融合(以理为主)、美善相兼的不同美取向。  相似文献   

15.
宋明理学由理学和心学的纷争引发的从。存天理。灭人欲,,到。天理就是人欲,,的逻辑转变,肇始于群体“公共空间”和个人“私人空间”基础上的“公“私”之辨,显示了宋明理学的哲学本体论由本质论向存在论的回归,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天理在人心”的提法虽为“私”争取自己的合法地位开启了门缝,但也为天理的确认带来了极大的随意性。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把握“度”,即如何让“理”来引导“欲”。  相似文献   

16.
先秦汉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在宋明时代被转换为以"理"为中心的哲学,这就是"道的理化"现象。"道的理化"倾向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许多极为消极的后果。戴震对于宋儒这种将"道"抽象化、形而上学化,视"理"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最终根据的思想倾向予以批驳。在戴震看来,"理"或"天理"生发于人伦日用之中,有"道"方有"理",即有情、有欲、有事、有物方才有理。  相似文献   

17.
先秦汉唐以"道"为中心的哲学,在宋明时代被转换为以"理"为中心的哲学,这就是"道的理化"现象。"道的理化"倾向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许多极为消极的后果。戴震对于宋儒这种将"道"抽象化、形而上学化,视"理"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最终根据的思想倾向予以批驳。在戴震看来,"理"或"天理"生发于人伦日用之中,有"道"方有"理",即有情、有欲、有事、有物方才有理。  相似文献   

18.
儒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把继承和变革结合起来,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儒学在封建社会里充满活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几千年。朱熹和戴震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代宗师,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对儒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在“理欲之辨”上,观点相互对立.但都没有超越儒学.都是儒学的继承者,所不同的是.由于戴震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已大大增长.因而戴震的新理学创新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19.
义利之辨在宋明道学被视为儒学的首要问题.义利之辩、理欲之辨的实质是公私之辨.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宋明道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侧重于从义利、理欲、公私相对立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另一种则侧重于义利、理欲、公私相统一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在道德意义上,义利之辨着眼于道德动机上立论.  相似文献   

20.
戴震以"血气心知"的人性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理欲观,他反对程朱"天理人欲"的对立观点,提出了理欲统一的新的伦理思想,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