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1988年4月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提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个概念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中国文艺理论界,“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为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认为对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和简单的评述是有意义的。目前,在美学和文艺理论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三条路径进行研究的:其一,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看作是文艺学、美学学科研究的新兴亮点;其二,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看作是新现代性中国的一种“表征”;其三,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生存意境。  相似文献   

2.
八股漫议     
八股,这个名称大家并不陌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那些内容空泛、形式死板的文章、讲演称为八股;根据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用途,又给它们冠上“土”、“洋”、“党”、“帮”等字样。其实,这些“八股”都是新八股,货真价实的老八股是我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语言学术语“词汇”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误用情况及其原因。首先,通过微观分析指出“词汇”误用是由于集合概念与一般概念的混淆;其次,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整理,得出“词汇”误用分类:把“词汇”误用成词、短语、句子或是其他;另外,从宏观的角度探求误用“词汇”的人群特点,说明该语言现象的社会因素;最后,说明“词汇”作为语言学上的专业术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应该注意的问题,由此探讨专业术语日常化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将“大王”通通读成“dāwáng”,把“结果”一律读成“jiéguǒ”。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甚至学校里的老师,电视上的播音员,他们虽都受过正规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发现有的孩子总是把玩具、用品收拾得整整齐齐,不用父母提醒,也不容别人翻乱;有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会自觉地订个“学习计划”,把看书、画画、  相似文献   

6.
谢妮 《教育学报》2006,2(6):91-94
通过把微观的学校日常生活场景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联结起来分析的方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盛行于小学日常生活中约束身体的规矩及规矩的意涵;规矩如何渗透在活动、时间与空间中对身体进行规训;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规矩与社会结构之关系及身体规训的社会控制意义。发现学校教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规训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小学教育对社会控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通过身体控制把个体初步整合进社会结构中。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积习使然吧,人们对能说会道的人常有微词。证之于史书的,有李林甫的口蜜腹剑;证之于文艺作品的,有王熙凤的嘴甜心狠。在日常生活中,“巧嘴八哥”、“三寸不烂之舌”,都含有明显的贬义。人们往往把不善辞令者视为忠诚可靠,而把能言善辩者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看到“白气”,如烧水时,揭开锅盖,即冒出大量的“白气”;把装有沸水的保温瓶的瓶塞揭开,瓶口便会冒出一团“白气”;冬天人呼气时,口中也会冒出一团“白气”。“白气”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一定的体积,是可以流动的气体。  相似文献   

9.
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同学们都能较好的记忆。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夏天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把烧红的铁棒放在冷水中,水面上也会出现大量的“白气”,对于如此多的“白气”,大家就不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物态变化就更不好区分。下面就具体的分析“雨、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据某些特点把事物分门别类,文章同样可以分类。用分类结构来组织文章,这种结构我们把它叫作“分类文式”。分类文式由“大类”、“小类”组成.按事物的特点把“大类”分成几个“小类”,用这种方式展开文章内容、发展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一日,我在网上查找有关成本控制的资料时,看到了一则关于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煮蛋的故事,上面写到:“日本人煮蛋是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约50毫升,点火后1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熄火,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煮鸡蛋的做法:首先打开炉具点火,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国标本语文第8册“习作三”:“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一开始,学生的发现与作文所要求“源于生活的发现”有一定距离:有的源于书本——“蚯蚓怎样钻洞?”“乒乓球变圆了”、“菠萝泡盐水后的变化”;有的叙述生活现象——“月亮像弯钩”、“有人把油条摊摆在店外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领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诉求点应该落实在习俗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比较发达的特征,弘扬民俗文化,展现民间文化精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承继人际交往的中国特色;建设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礼仪。  相似文献   

14.
化学要为社会服务,基本知识除了要联系工农业生产外,还要联系环境、能量、资源、食物、健康、日常生活等.在我国,化学教育虽有所加强,但还很不够,明显表现在教材中“化学与社会”的知识比重太低;对“化学与社会”认识水平要求也不高.特别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人的健康、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的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不少。改革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探讨,下面谈谈我们对幼儿体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一、对“幼儿体育”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把“幼儿体育”理解为培育幼儿的身体,以为只要给孩子吃足营养,让他们随便玩玩,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强壮,用不着“教”。还有一些人把“幼儿体育”当成技能技巧的训练,只知围着“动作”“运动量”打转转,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畏惧起体育课来。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数学讨论中经常碰到“大约”、“接近”、“附近”、“之间”、“比…略小”等术语,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作适当的估计而后得到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估计能力的培养。一、估计活动的类型1.日常生活中的估计。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常常无法进行精确的运算和判断,这时须采用估计。如买菜购物,要估算价格;行车走路,要估算时间等等。如:小明6点45分离家上学,每2秒钟跨3步,到达学校时正好7点正,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路?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具有自然性的特点,它和家庭生活相关,其大量的教育活动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活动中,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教育因素,有的家长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的家长却失去大好时机,不仅不能及时使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而且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不良的影响,延误其发展。请看看早晨、晚饭后发生在两个家庭中的几个“镜头”: 早上7点钟,康康的妈妈准时叫醒了康康,一边帮康康穿衣服,一边说着:“这是衣服的袖子,康康把左胳膊伸进去,好,再把右胳膊伸进去。妈妈帮你扣好第一个扣子,下面的自己扣。1、2、3、4,噢,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向阳理发店》中刘志美这个人物有句台词:“难道你们就真的理解不了我的处境?”刘志美的扮演者把这句话中的“处境”的“处”读成了“”。笔者认为不妥。另外,像电视剧《大哥》中演员把“处理”读成“理”,把“相处”读成“相”一样,在影视作品和日常生活中,读错“处”音的例子真不少。因此,有必要写  相似文献   

19.
<正>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对于“几时差几分”这样的时刻,学生经常会读错。如何提高学生读“接近整时”时刻的正确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化曲为直呈现时针轨迹1.初读几时几分图1展示了小明的日常生活。教师依次出示前3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小明什么时刻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发现:小明7时起床,7时10分吃早饭,7时30分到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7”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数,可是在韩国商人的眼中,“7”却是他们最喜欢的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由我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如果你看过韩剧的话,你就会发现,韩国人有喝酒的嗜好。烧酒已经成了韩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