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世人的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北京房子大概是故宫、天坛和四合院吧。可惜,这些房子我都没有住过。故宫是皇帝的房子,天坛不是住人的房子,所以我都没去住。至于四合院,北京现在还有多少四合院呢?保留着的,都是文物;新改建的,又都得特别有钱的人家才买得起。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住在姥姥家,那是北京城西一片平房中的一间。那种平房是50年代的房子,一排一排横平竖直的,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我现在记  相似文献   

2.
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分居两地,我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的。世事真有惊人的重复!我们夫妇分居两地,我的孩子——赵小佛也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我要从心底里喊一声:感谢你,幼儿的第二个母亲! 小佛出生五个月,就进了托儿所。当时,我没奶水,托儿所的阿姨们不厌其烦,一天数顿为他调制奶糕。小佛四岁进了幼儿园。这孩子生性好动,非常调皮,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不胜其烦。小佛班上的老师对孩子的爱抚、教育,真让我们这些作父母的自愧不如。她们循序渐进,动情善诱,因材施教。小佛喜爱画画,老师就注意培养,只要小佛较认真地画了一张,老师就把画贴在墙上,让孩子  相似文献   

3.
正人生就好像徘徊在生死之间的罗生门,怎么活着都行。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更好,没有哪种人更正确,也没有哪句话是真相。-01-做节目时我采访过几位摇滚歌手,顺便拍摄他们的演出。刚到他们表演的场地去看的时候觉得特别失望。那是一个藏在杂乱狭窄巷子里的四合院,屋里把椅  相似文献   

4.
一路伴书香     
我喜欢读书的历史,大概应该追溯到幼儿时期。 我的故乡是一个还算富庶的村庄,小的时候村子里刚刚兴起办托儿所,却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去。那时的孩子每天可以上山摘野果、爬树掏鸟蛋、下河捉鱼虾……快乐的事情多的数不完,有哪个愿意乖乖坐在屋里当“困兽”呢?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有些话,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我要和你们说说——可爱的明明,最近你在用记里,老是抱怨自已没有知心朋友,你说: “为什么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尽量地去帮助他,可在我最无助、最伤心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安慰我呢?每一次在英语课上,老师让我们与好朋友练习口语的时候,我有多少次单独地坐在位子上,看着她  相似文献   

6.
交往的智慧     
女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进了托儿所,后来因为她班里有孩子生脑膜炎成了“脑瘫”,吓得我们不敢把她送托儿所了。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带她回了她姥姥的家。当时我母亲还没有退休,就请了个保姆带女儿。于是,逃脱了疾病感染危险的她,进入了安全、幸福的“温室”,将女儿托付给父母,我们很放心,只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年老的父母。可是,这种“放心”没有多久就开始动摇了。大约在女儿十来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回去看望女儿。保姆骄傲地向我们报告:看你们的姑娘多能干,想要吃别人的东西会先向别人笑,还会自己伸手到别人口袋里去拿,有时候还会乘别人不注…  相似文献   

7.
15年前,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接受分配,回到家乡任教。 学校在大山深处,一条泥泞的公路,从山外向山谷里延伸,直到尽头——那是我的母校。记忆中,学校的房屋呈四合院式地排列着,一排排砖瓦结构的屋子,围在一块操场的四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挤在南面两间教室之间,庄重而威严。也记不起什么时候才有的升旗仪式,那旗杆立在东面两间教室的前面。  相似文献   

8.
我三岁的时候上的托儿所,在小班。班里最顽皮的那个小孩,我现在还依稀记得他的名字里有个"书"字,其他就还记得他是某区长的儿子。那时候我们小班的老师的老公正是在他老爹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一枚树叶。在这之前,我记得,我曾是一粒种子。老家在哪里,我已经记不得了。当我有记忆的时候,我正在一只鸟的肚子里。当时,那只鸟正在飞翔。我其实是在那只鸟飞行的时候,从它的肚子里钻出来。降落到这个山坡的。我之所以想在那一时刻钻出来,以至于使那只鸟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突然产生排泄欲望,是因为冥冥之中,我感觉到,应该在这个地方降落。  相似文献   

10.
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一枚树叶。在这之前,我记得,我曾是一粒种子。老家在哪里,我已经记不得了。当我有记忆的时候,我正在一只鸟的肚子里。当时,那只鸟正在飞翔。我其实是在那只鸟飞行的时候,从它的肚子里钻出来。降落到这个山坡的。我之所以想在那一时刻钻出来,以至于使那只鸟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突然产生排泄欲望,是因为冥冥之中,我感觉到,应该在这个地方降落。  相似文献   

11.
丝兰!毕,}丝二1,!毕1:呼邻托儿所里玩具多,阿姨教我歌,还要袍抱2一、}二2}二,{二二{1我,托儿所多快乐,多呀多快乐。托儿所里多快乐@张锦章~~  相似文献   

12.
我的生活     
我不是一个很安分的孩子,头脑里永远充斥着有点叛逆的思想,但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在墙头写些平平淡淡的不知可不可以称作日记的文字,将那些让我留恋过想念过甚至恨过的事情都写在上面。我不大会运用优美的词汇,因为我的生命里没有太多的繁华过往。我只想凭着一点点叛逆的记  相似文献   

13.
一缕阳光     
大学毕业那年到一所中学任教。我接管的那个班是从原来几个班级里拆分出来组成的一个新班。几乎每个同学走进新班的时候都耷拉着头,因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要选班干时,我认真看了每一个学生的档案,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当过班干部,没有一个学生拿过什么奖项。于是,我对我的学生说,起点在哪里不重要,我们就从第一做起。我设了一本班志,上面记的都是第一。班志记得很细,很多同学的名字都在上面一笔一画地记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连早上到校第一也记下来予以表扬,以至后来我班的早读时间总比其他班要提前很多。一个学期里,我们班拿了校运会拔河的…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眼睛     
小时候,我住在杭州一条名叫六克巷的小巷子里。我家占了四合院的一半,另一半的人家很早就搬走了。作为独生女,我时常被父母反锁在家里,他们叮嘱我千万不要给任何人开门。童年的我没有要好的同学,没有往外跑的胆量,于是老早就习惯了自己和自己玩。  相似文献   

15.
我本来不喜欢写日记,暑假里爸爸让我读了《安妮日记》,我就喜欢写日记了。我觉得写日记没有什么不好的,如果今天有高兴的事情,可以记在日记里;如果有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记在日记里。  相似文献   

16.
从小我就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这个四合院是我父亲他们八兄妹长大的地方。后来,叔伯们各自成家立业,纷纷从那儿搬走了。我也在三岁那年离开了那儿,可奶奶却坚持留下。因此这个小四合院,成了全家团聚的固定地点。  相似文献   

17.
我选我     
<正>在我的印象里,我并不是很喜欢上学。上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我和一些同龄人一样,似乎更喜欢待在家里。当然,也免不了编出一些借口来逃避每天被送去幼儿园。当时我比较常用的借口是"牙痛",因为说自己咳嗽很难装出来,而发烧更是需要额头的温度来证明,只有牙痛是自己知道,别人看也看不出来。不过,聪明的爸爸妈妈自然是不会被我这套小伎俩骗过的,在我印象里,"牙痛"手法鲜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熊奶奶家里有空余的房间,房子后面还有一块大大的空地。她想:“我为什么不办个托儿所呢?”于是,熊奶奶挂出了一块“熊奶奶托儿所”的牌子。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个小孩子来上托儿所。“一定是我老了,没有准用得着我了。”熊奶奶想。  相似文献   

19.
女儿的小兜     
女儿不穿没有兜的衣裤。那还是从托儿所转入幼儿园的时候。送去的第一天,我照惯例用别针把小手绢别在她胸前,她很不乐意。我就指着隔壁正要送去托儿所的阿诤,说他也这样。她不屑一顾的模样,“哼,他是小孩子。”回来后,她找到了理论依据,特别神气地对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过了,小手绢别在衣服上不—卫—生!”从此她再不肯把小手绢别在胸前了,从此也不再穿没  相似文献   

20.
我的姐姐从来都没有记着父母亲的不好,只记着他们对她的养育对她的好。可那是伤痛加伤痕的养育啊。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她已经五岁了。夏天的黄昏她手提着一篮猪草,牵着我的手在山坡上的田地里穿行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妈妈,姐姐怎么不上学呢?”我问。妈妈抱抱我:“不要向她学,她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