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女性之间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海峡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台湾作家杨千鹤的《花开时节》、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都描写了三个女性之间的交往,构建了女性三人行的乌托邦。女儿国的构建是女子反抗的重要方式,女子通过寻找同性之间的安慰借以对抗传统男权的压迫,然而女儿国是一种乌托邦,姐妹情谊是不堪一击的。  相似文献   

2.
卢俊青 《海外英语》2011,(13):228-229
在父权制社会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保证。《爱》和《慈悲》中都描述了女仆与女主人之间的姐妹情谊。但在两部作品中,建立姐妹情谊的女性的种族不同,姐妹情谊的结局也不同。此外,《爱》中还描写了黑人女孩希德和克丽斯廷的姐妹情谊;《慈悲》则还描述了印第安土著女奴莉娜对黑人女奴弗洛伦斯的姐妹情谊。通过对比研究两部作品中的姐妹情谊,表明广大女性建立姐妹情谊时要超越阶级、种族局限。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天堂》、《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构建了一个个女儿国,以纯女性的乌托邦与白人男性占中心的文学传统和种族主义社会挑战和抗衡。这些女儿国都有一个核心女性支撑、庇护着女性空间中的每一位成员,抚慰并缓和着她们的苦难。这些女儿国虽然最终解体,但它们的曾经存在极大地震撼了传统的男权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从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叙事中,很容易找到歌颂姐妹情谊的文本,但更多的是关于历史建构的女人间的隔膜与姐妹情谊之脆弱的思考。无论从文学理论还是批评实践,以及女性写作的各个领域考察,女性之间始终如一的密切关系似乎是不存在的。本文审视和论述了姐妹情谊的乌托邦性质及其书写遭遇现实困境的四个原因:女性政治结盟的困难,女性共同经验的虚妄,被男权社会隔离,被母性、妻性解构。  相似文献   

5.
简·奥斯丁小说主要关注的是中产阶级青年女子的婚姻大事,但穿插在各个作品之间的姐妹情谊也是不容忽视的主题.在《理智与情感》中,两个女主人公之间互助和谐的姐妹情谊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弥补了社会规约对女性成长教育的不利因素,还促进了姐妹婚姻的缔结和提高了各自的婚姻生活质量.这从一个侧面展露了有个好姐妹,跟拥有一桩好婚姻一样,是女性美好生活前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的文学作品,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姐妹情谊的表现上更为突出女性的同盟关系,来共同应对外界环境的压力,成为彼此在精神上的慰藉。以这种组合形式,来表达对男权中心社会的抗拒和不满。她在小说《小姨多鹤》中,有意识的弱化了男性形象,但并没有十分激进极端的完全拒绝男人的存在,将男性刨除在生活之外,去创造一个极端的、纯净的"女儿国"。本文试着探究严歌苓《小姨多鹤》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与"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7.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试图以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中的姐妹情谊为切入点,更好地解读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人物。  相似文献   

8.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女权主义先驱弗吉尼亚·吴尔夫的代表作,该小说贯穿了她的女性主义主张。《私人生活》是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主义和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陈染的代表作。文章跨越中西方的文化时空对两部作品中的姐妹情谊进行比较,指出在男权社会下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只是一个暂时的避难所,无法从根本上拯救女性,不能作为一种摆脱女性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姐妹情谊强调女性之间的友谊对女性的影响及帮助,在黑人妇女解放运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姐妹们精神上的互相安慰,是黑人女性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使她们增强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未来。这是黑人妇女解放的基础。而精神上的引领、物质上的帮助、行动上的支持,则是黑人妇女解放的重要条件。《紫色》中的姐妹情谊的作用贯穿始终。姐妹情谊深,团结力量大。在性别、种族、阶级的多重压迫下,姐妹情谊建立起了求生存、求解放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形成的正能量,对黑人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速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黑人女性对自我价值观的共享是黑人女性"姐妹情谊"的一个部分。在男权处于支配地位的世界中,姐妹情谊是广大黑人女性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双重保证。莫里森在其创作中继承了这一黑人女性书写的传统,同时她对姐妹情谊的传统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 ,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 ,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 ,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 ,挖掘个人经验 ,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 ,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中的“ ”的发音不同于标准语中的“r”,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个音带有古代和田塞语的印记,本文依据国内者的研究成果,探讨和田方言中的“ ”音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民办教育地方立法的现状和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的地方立法在我国民办教育立法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教育地方立法是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从史志目录将《虬髯客传》归入"传记"看,据唐人苏鹗《苏氏演义》记载,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比对《太平广记》《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及《神仙感遇传》引《虬鬚客》诸本,知《虬髯客传》最初以带有传奇色彩之传记类型流传,经历了由权力上层流传至民间广传等过程,并分化成两种流传版本:一是,以《广记》本始流为小说类成一系,衍变为《唐语林》《顾氏文房小说》等,并随诸多小说类书的刊刻而为社会通行本。一是,约略于苏鹗所见"近世本"向《广记》本过渡时或更早,以杜光庭据流传初本编改成道教传扬本《虬鬚客》为一系,此系未曾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5.
《韵会定正》为明初孙吾与所作的韵书,此书久已亡佚。现存《永乐大典》和《洪武正韵》保存其部分反切。通过考证,《韵会定正》音系共29声类,其声类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二:保留全浊声类,但将大量全浊音字归入了清音;知照组声类合并,禅部分和澄相混,禅部分和船相混的情况与《洪武正韵》相似。  相似文献   

16.
张抗抗的《情爱画廊》和《作女》是两部书写女性的作品,但对女性身体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从作者对女性身体形态的展现和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抗抗对女性身体价值等级的超越,对女性"身体化"评价传统的颠覆,对女性身体被看传统的改写。  相似文献   

17.
西汉东方朔的《答客难》,被认为是最早的文人以自嘲方式写的诙谐杂赋,而《答客难》的源头是宋玉《对楚王问》。本文认为,《对楚王问》没有愤世嫉俗之情,没有诙谐解嘲之意,与《答客难》风格迥异。而《荀子》的《为说者曰》以嘲讽的口吻表明孔子之时与荀子之时政治环境的不同,感情异常激动,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外,形式上是以四言韵语为主的赋体,是自我解嘲这一体文章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对影响排球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身体素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9年全国少年女子排球锦标赛(甲组)共155名运动员(其中每队抽取10名运动员为代表。共100名)的身体素质测验项目半米字移动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的半米字移动这个项目的测试成绩普遍偏高。笔者对《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的半米字移动评分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重新制定评判标准,力求使《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成绩的评定更趋完善,为中国排球协会及排球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管理、训练及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一些为朝鲜人学习汉语而编撰的教科书———《老乞大》、《朴通事》、《华音启蒙》、《你呢贵姓》等用地道的汉语口语编写而成,而且是用当时通行的、而不是已经过时的口语写成,这些教科书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语料价值。成书于19世纪初的朝鲜汉语教材《骑着一匹》上承《华音启蒙》、下接《你呢贵姓》,具有浓烈的口语色彩,基本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的口语状况,这对东北和胶辽官话等方言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闹简、赖简是莺莺的"主意",乃预谋为之,旨在考察张生的可靠性及环境的安全性,以便确认私定终身的可行性。先于楔子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再以《闹简》、《赖简》照应,而《后候》、《酬简》则是莺莺得到满意考察结果后的进一步行动,是对悬念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