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大节,由若干民俗环节构成。贯穿春节民俗事象背后的是民众的时间意识,人们将春节视作新旧转换的时间过程。范.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认为:人生仪礼与时间通过仪式都由分离、阈限与聚合三部分构成,人们在经历了这样的过关仪式后,就实现了新旧不同性质的转化。我们以此理论具体分析中国年节通过仪式的诸种表现,从年节节俗进程中,总结出年节通过仪式的三大类别:岁末时空净化仪式、过年与阈限期间的仪式及迎接新年仪式。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年节通过仪式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人与自然共同经历的通过仪式,认为在年节中人与万物一道经历时间的新旧更替过程;(2)家族集体经历通过仪式,中国人在时间过渡仪式中重视家族家庭集体的力量,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意识;(3)世俗与神圣交融的仪式情境。在年节通过仪式中,人们没有进入所谓纯粹的神圣境界,人们将世俗生活与神圣仪式融合为一,这也是不尚玄虚的中国文化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对"象征符号"和"象征意义"的全面解读是维克多·特纳仪式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同时运用"阈限"、"交融"、"结构-反结构"等概念阐释仪式的演进过程。透过特纳的仪式理论反观今天的少数民族教育,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仪式有助于建构良性的"文化认同"、维系民族认同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於菟”舞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祭祀山神时驱灾纳吉的一种重要仪式,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舞蹈是以在山神庙举行仪式为序幕,以驱除村庄、室内之邪魔为内容的一种驱邪纳吉民间祭祀仪式活动。由7名土族男青年扮成虎模样进行表演,面部、身体均涂为虎豹纹作为服饰。乐器为一鼓(单皮鼓)一锣。其表现形式以跑、跳、吸腿垫步等拟虎动作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年都呼“於菟”是藏区罕有的以驱邪为内容的原始民俗舞蹈,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拟对这一习俗的内涵、衰落之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法国学者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曾提出著名的"过渡礼仪"理论,即将仪式理解为"分隔——边缘——聚合"三个递进的阶段。虽然过渡礼仪理论有着很宽的适用范围,但基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过渡礼仪中各个阶段的分析却不能一概而论,方法论也需要针对不同的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佛教受戒仪式为例,运用过渡礼仪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时提出"阈限"的重要性,在不同阈限下,过渡礼仪理论三个阶段的划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通过过渡礼仪分析而得出仪式中的核心因素,也恰恰反映了仪式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性。  相似文献   

6.
土族“於菟”舞与彝族的虎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族“於菟”舞与彝族的虎节马光星,辛玉琴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年都乎等土族村庄,相沿一种驱赶“於菟”的习俗。对此,乔永福、赵清阳等学者曾分别撰文作过介绍。尤其乔永福先生的《楚风土舞跳於菟》一文,以“於菟”这一当地土族群众对虎的别称入手,对“...  相似文献   

7.
时间知觉阈限并非单个概念,而是依赖于不同判断标准在不同时间经验问的分层级的门槛,并可能对应着不同时距范围内时间信息加工的不同机制。研究用分视野呈现技术考察了大脑两半球在三种不同反应标准下测定的短时距刺激时间知觉阈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三种反应标准和不同呈现方位条件下,极限法测定的时间知觉阈限存在显著差异,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就时间知觉阈限而言,左半球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相对优势;(3)“同时-非同时”的阈限最低,其次是“连续-分离”的阈限,最后是“先后顺序”的阈限。  相似文献   

8.
为了体现高校典礼仪式对参与其中的学生的集体主义的教育、自我心灵的洗涤、个人情感的升华、价值观念的提升作用,文章根据特纳仪式三阶段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任职仪式中分离期、阈限期、聚合期进行了分析,并对特纳仪式理念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任职仪式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释“於菟”     
杨雄《方言·八》记述“虎,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虎兔)”。将虎称为“於(虎兔)”,典籍上及后世诗文中多有出现,字形则略有变化,例如:“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左传·宣公四年);“乌菟之族,犀兕之党,钩爪锯牙,自成锋颖”(晋·左思《吴都赋》);“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於菟”(苏轼《将至筠先等迟适远三犹子》);“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元·迺贤《答禄将军射虎行》)。如果把以上引例归纳一下,延用“江淮南楚语词”、将老虎称为於菟的几种词形为:於(虎兔)——於菟——乌菟。“於菟、乌菟、於(虎兔)”与“虎”,字数不等,字形有别,读音亦迥然不同。今人对於菟与虎的关系多有疑惑。那么,江淮南楚人为什么把老虎称为“於菟”,两者在音、义等方面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0.
《扛神》是流行于荆山一带的民间传统“巫教仪式”,它一直长期地支配着荆楚腹地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楚风巫师祭祀的民俗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境的简要描述和分析,发现其隐含的荆楚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特别是《扛神》仪式“音声环境”中所投射的“信仰”,其深层次文化内涵、象征符号及发展现状,应该引起学术界的深刻关注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群存在文化差异,也就导致"求医问药"的方式发生改变。身体与灵魂的联系,内嵌于亲属关系的骨血交融,高坡苗族有独立的民俗医疗知识体系,其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治疗的仪式过程都有独特的地方,并且成为他们重要的医疗手段。基于高坡苗族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医疗行为中的信仰,揭示特定文化环境下民俗医疗在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音乐底蕴。  相似文献   

13.
通过长期的基层生活经历和课题的调研情况,利用仪式功能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分析了贵州民俗信仰的现状、民俗仪式的正负功能,并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民俗信仰和谐稳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社会通过成年仪式活动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代际文化冲突、克服文化中断引起的认知困难,这对我们今天的青年教育很有启发.本文分析了成年仪式的阈限状态和仪式场域结构,论证了成年仪式活动对解决教育中文化不连续性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仪式性旅游开发的视角对充满民族信仰的仪式性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认为其仪式的真实性、神圣性契合旅游仪式理论的“阈限体验”.认为从仪式性旅游的角度进行市场开发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中的创新与固守、动与静的矛盾关系,能够展现出仪式性节庆体育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1932年冬天,鲁迅先生写下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他的好友许寿裳先生解释说:“这大概是为他的爱子海婴活泼会闹,客人指为溺爱而作。”“小於菟”就是小老虎,是鲁迅在感叹他的独子周海婴——一个出生在上海的婴儿。而今,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於菟”已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住在北京木樨地一幢灰色的大楼里,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周海婴,高高瘦瘦,头发花  相似文献   

17.
媒介仪式研究强调如何维系、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并且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本文在考察媒介与仪式如何维系的同时,论述了二者交融的三种偏向。无论是从交融的状态、性质来看,还是受众的解读、表达来看,三种偏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通过对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仪式事件的分析,媒介和仪式的交融使得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对对方及本身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美丽中国的内涵及根本价值,分析了中华妈祖民俗体育发展的特性及价值:自然性与生态性、时空性与交融性、时代性与社会性;提出了“美丽中国”视角下中华妈祖民俗体育的发展策略:美丽中国是目标,确保项目开发的可持续性;“以人为本”是宗旨,内化生态文明新理念;发展是硬道理,建构妈祖生态体育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匠建房时要举行一系列的巫术仪式,这些内容驳杂的巫术仪式由象征符号和象征行为构成。由于工匠大多具有兼职巫师的社会属性,并且新房建造过程是一个暂时独立于日常生活的相对神圣的时期,所以工匠建房巫术仪式又具有阈限的特征。本文将讨论象征对于工匠建房巫术仪式的意义、传统文化迫力对于工匠建房巫术仪式中象征体系得以形成的支撑作用,最后通过对田野个案的解析来论述工匠建房巫术仪式中的阈限。  相似文献   

20.
《聚会》是一部关于回忆、伤痛、追寻的小说。作者安·恩莱特利用后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巧妙地将阈限性延伸到故事的建构中,成就了作品的不凡和新意。在阈限视域下,透过叙述、情感、人物阈限的"聚合交融",将小说中隐含的混杂性、矛盾性、不确定性逐一呈现,折射出有关人生意蕴的省思、追寻与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