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际语用学是一个新兴的语用学的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必然对外语教学起重要作用。探讨了语际语用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及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境、语用能力与语法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用观的语言教学正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在传统语法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语法知识与语用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发展学生的语法能力与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用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恰当、有效地使用语言,即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成为语言学习的核心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这与我国英语教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无关联,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就语用能力的内容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管见,以求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稍稍懂点语用学的老师都清楚,语境、话语和意义是语用学的三大基石。但就当前语用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境意识”“语境视野”远未走进我们的教学一线,为语用而语用、语用重新被翻版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比比皆是,严重困扰着语用教学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小学外语教学重心逐步向学生交际能力培养转移,语言测试研究的语用学被提上了日程。鉴于国内语用测试研究相对稀缺,本文从语用学视角出发,考量了现行高考英语测试基本题型当中语用性整合的可能性,以期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测试的语用学转向提供可行性参考。最后,文章认为现行高考英语测试当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语用损耗”问题,这一研究取向及其干预机制的建构研究将成为未来语言测试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具有非凡的语用价值和活力。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模糊语言并集中探究出现在我们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先说明了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理论基础,既而指出它具有三大言语交际功能:提供适量的信息,自我保护功能,为了使话语更礼貌。  相似文献   

7.
从跨文化交际和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对某高校专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施为性言语行为的招呼语语用能力进行的调查显示,由于价值观,道德标准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学生在用词,话题内容的选择和语言礼貌程度上出现了较大困难。学生语言掌握程度与语用能力关系不成正比。语言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没有随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而提高,因此有意识地进行课堂语用知识教学相当重要。在社交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指导和个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文章从社交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的语用知识教学,以期为英语口语语用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要立足文本的内容开展语用训练。把握内容,概述文本语言的事件真相;品味内容,体验蕴藏其间的情韵;体悟内容,提炼文本语言的思想;基于内容,促发语用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提升语用训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不合适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入语用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用能力决定了儿童语言的实际表现,目前有关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还缺乏明晰的界定。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儿童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内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综合语言学、语用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将儿童汉语语用能力构成要素概括为语篇组织能力、言语行为能力、间接含义理解能力、会话能力、社交情感调节能力和非言语交流行为能力几个方面。儿童语用能力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为:充分认识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语用能力学习环境,全面培养儿童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核心体现。因此,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提高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显得非常必要。作者试图从语用输入的内容、方式、语用练习和评估几个方面来探讨语用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环境中,为了能够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成功及得体的交流,英语学习者在掌握目的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同时,还应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文章探讨了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语用失误,通过讨论其形成原因,得出结论,认为文化差异给不同民族间的交际设置了种种障碍和陷阱。要使文化交际畅通无阻,英语学习者就必须了解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将文化导入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当前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发展他们的语用能力。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和教授学生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5.
语用视角下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是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则需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语用能力。通过语用视角下的分析,设计有特色的培养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学角度审视外语交际能力发现,交际能力除包括语言能力外还包括语用能力。这里从言语交际的理解和运用两个方面分析了语用能力所包含的具体能力。如语境把握能力、语境假设能力、语用推理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等,最后结合外语教学实际,分析了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以期能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用歧义与语用模糊的概念、定义、分类、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言语交际中灵活、恰当地实施语用歧义策略与语用模糊策略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交际的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叶晓幸 《海外英语》2014,(12):278-281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pragmatic competence"and classifies the pragmatic failure. Pragmatic failure comes about as 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 Pragmatic failure is an area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reakdown. It occurs on many occasions when the hearer comprehends the force of the speaker's words as other than the speaker said he or she should understand. It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ree types of pragmatic failure: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sociopragmatic failure and pragmabehavioral failure. English is becoming a global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ability.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言教学都是重视语法而忽视语言语用功能的传授,这已成为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成功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单靠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语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可以使学生根据语境恰当的运用语言,从而使交际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20.
汪雪莲 《海外英语》2011,(11):211-213
Pragmatic transfer is an evitable phenomen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When the rules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re the same,the transfer can be positive;otherwise,negative transfer a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mak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students’ writing and elucidat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