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族群的核心符号体系以生死关怀为元话语,即"话语的话语";这种元话语典型地表现在作为人生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仪式中。苗族文化体系中的丧葬仪式深度反映人与神、生与死、先祖与后代之间的复杂关系。丧仪展演把苗族社会的灵魂观念和社会活动勾连起来;灵魂观念既为社会活动提供指导,自身也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得到创造性的复制。文章拟通过对西江丧仪的展演过程、丧俗禁忌、符号象征等进行历时性分析,透视西江苗族社会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符号,同时也在器用上"与时俱进",实现了"原生论"与"工具论"的"二元和谐"。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常常在特定的文化仪式和符号中进行,丧葬活动就是一个重要的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仪式。苗人的丧葬文化在其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野民族志的记述和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方法对梅江苗族丧葬仪式进行较全而的解析,以获得关于文化的一般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域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麻山苗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最突出的体现是其丧葬仪式。笔者将从时间过程、空间场域、主体表态3个方面理清麻山苗族丧葬仪式,并从功能论和"阈限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于麻山苗族丧葬仪式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贵州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围绕核心人物亚鲁王而展开,在开路仪式上唱诵的《开路经》、在砍马仪式上唱诵的《砍马经》构成史诗的主体内容,唱诵史诗《亚鲁王》是葬礼的灵魂。在苗族丧葬仪式上展演的活态史诗《亚鲁王》为我们探讨史诗的仪式起源问题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史诗的仪式发生说对于文艺起源的探究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贵州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围绕核心人物亚鲁王而展开,在开路仪式上唱诵的《开路经》、在砍马仪式上唱诵的《砍马经》构成史诗的主体内容,唱诵史诗《亚鲁王》是葬礼的灵魂。在苗族丧葬仪式上展演的活态史诗《亚鲁王》为我们探讨史诗的仪式起源问题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史诗的仪式发生说对于文艺起源的探究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彝族是贵州18个世居民族之一,其在贵州诸民族中,具有独具的丧葬文化,在丧祭仪式诸环节中,折射出彝族群众对待生存和死亡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万物有灵、灵魂永恒、灵魂独立、灵魂向善、灵魂同源、灵魂主宰、祖先崇拜。这种观念和态度源于彝族先民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迫力”和“民族偏见”,是人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文化解释,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丧葬仪式作为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了克服个体生命的短暂性与社会长久性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布依族丧葬仪式蕴含了多重文化信息,表达了布依人信仰中两个世界的相对并存、相互通达以及生与死的转化等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布依族民众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  相似文献   

8.
彝族丧葬活动由不同的仪式程序和符号体系构成,是了解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贵州盘县淤泥乡彝族的丧葬仪式,凭借一系列的符号体系和文化事项,折射出彝族的文化、彝族丧葬仪式的内涵以及活动对人们的心理暗示.因此,通过对盘县淤泥乡彝族丧葬仪式的定点调查,以象征人类学的方法解析各种文化事项和符号系统,可以对彝族文化有更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侗族丧葬仪式是侗族人民的一项重要人生仪礼,它的内容和形式与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侗族社会的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仪式音乐作为丧葬仪式的组成部分,在仪式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类型的角色,有赞颂亡者功德、沟通人神对话等媒介的作用。解读龙额侗族丧葬仪式音乐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对了解和研究侗族丧葬仪式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仪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形式,是文化的行为展演,观念的具体实践,具有社会整合的能力。斋月仪式是沙甸回族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人们通过斋戒提高自身境界,并在频繁的社会互动中增强族群认同感与内部凝聚力,对社区建构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彝族丧葬习俗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前人对彝族丧仪的研究多局限于四川凉山地区,且多以描述为主.“过渡礼仪”理论认为,丧葬活动是一种仪礼或仪式.贵州盘县蒋底村彝族丧葬活动具有明显的仪式性特征,从仪礼或仪式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为分析彝族丧葬活动的结构及其意义、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路词》是海葩苗族的口传经典,主要应用于丧葬仪式中的开路环节,祖师为亡灵指引道路从而顺利到达祖居地。海葩苗族《开路词》内容分为:祖师把刚死去的死者游荡的亡灵喊回来、祖师指引亡灵走阳间路、走阴间路及交代所需注意的问题、祖师告诫亡灵正式与人间告别。海葩苗族《开路词》反映了苗族社会的灵魂观以及祖先崇拜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洗寨”仪式是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苗族古歌贯穿于整个仪式活动的始终.“洗寨”仪式与古歌的互疏性表述,强化了苗族村化的防火意识,增强了苗寨的文化同感,同时也是苗族历史文化记忆的再现描述.  相似文献   

14.
彝族丧葬仪式由“崇生”意识、利益诉求、伦理道德、秩序重建及多重情感与原始观念等元素构成。它们分别形成仪式的本源性动力、监督性动力、呈现性动力等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彝族丧葬仪式的动力机制中本源性动力是彝族丧葬仪式举行的核心动力,呈现性动力主要起着一种表达和牵引的力量,而监督性动力则为仪式的举行划定着界限。正是如此有序的动力机制下,彝族丧葬仪式才得以成功举行,且确保了仪式的核心功能——救赎的达成。  相似文献   

15.
湘西土家族人的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人类意识外化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待死亡态度自觉与不自觉的反映.在丧葬仪式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对生命的关注与敬畏,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怀念.重要的是,在这种丧葬习俗的展演中,土家族人的灵魂被触及、被洗涤、被净化,教育、濡染的因子无处不在,它在警示世人,生命诚可贵,但珍爱生命,和谐相处,让生命存在的价值得到极大程度地展现仍然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6.
侗族文比新论·论《原林深处》的陌生化效应论苗族巫术的形成流变与消亡吴闲清的动物泥哨艺术从苗族生殖巫术舞蹈看艺术的起源苗族巫术造型的原型美学特征从苗族巫歌看《离骚O的”魔法综合”从头饰看苗族的图腾文比苗族《焚巾曲》布庇族《丧葬歌】之比较苗族服饰的形成与流变杨明渊散文初论沦苗族服饰的开发问士光的借鉴与创造《离骚V性”意蕴解释——一屈赋与苗族文化比较之四苗族神活与《天问》神话比较绵写教材。大学写作训练体系·描写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评述侗族传统文比恃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黔东南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折…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土家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悼念死者,重视对肉体的安葬和仪式,注重对死者灵魂的超。从而形成了一套葬前、葬时和葬后礼仪,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独具浓厚的民族区域特色。丧葬礼仪整个活动过程是丧葬音乐生存、发展、传承的土壤,丧葬音乐中的器乐与土家族人民的丧葬礼仪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贯穿于丧葬礼仪活动的全过程,通过本文对丧葬仪式中器乐的不同分类与乐器乐班组合,了解不同仪式中器乐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神话英雄史诗《支格阿龙》是彝族关于历史的记忆,史诗中隐藏的远古文化信息蕴含着初民对待自然、生命、死亡和宇宙的观念。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所流传的英雄史诗《支格阿龙》口头文本为分析对象,对史诗中所呈现的丧葬文化进行解读,试图揭示口头文本《支格阿龙》丧葬仪式背后所隐藏的象征意义,以及通过丧葬仪式表达的彝民族原始宗教文化意蕴。本文认为,史诗中的丧葬仪式,其建立起来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道德、伦理、情感的象征性交流体系,通过这一交流体系,人们在道德观念和伦理情感上达成了一致和统一,从而使民族得以凝聚。  相似文献   

19.
南涧县乐秋乡苗寨的丧葬仪礼较完整地保留了苗族丧葬习俗的原初风貌,具备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在对数次田野调查资料进行比对、抽离等技术处理之后,归纳出乐秋乡苗寨丧葬仪式的11个主要环节。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对乐秋乡苗寨丧葬习俗进行深描、阐释。以期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解读,揭示出苗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的生命图式、社会功能与多元信仰。  相似文献   

20.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仪式,在诸多仪式的背后潜藏着人类的种种意识。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丧葬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当地人的意识。在人类学的视野下,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显示了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