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高校社科学报滞后于社会及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办刊模式。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之际,高校社科学报要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创新体系之中,努力使自身成为知识创新的“窗口”与亮点。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科学报滞后于社会及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办刊模式中.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之际,高校社科学报要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创新体系之中,努力使自身成为知识创新的"窗口"与亮点.  相似文献   

3.
专题化制作的办刊模式充分发挥了高校社科学报的两个竞争优势,即综合性与交叉性,这是专业性期刊所不具有的.专题化制作以其问题导向性、观点立体性、实现文化构建等几方面鲜明的特点.成为高校社科学报开创独特办刊风格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总结高校学报的办刊经验,促进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推动高校社科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1年4月开展了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目前面临的四大困境:学术支撑力量较弱、编辑队伍的经验或素质欠缺、学校的地位与知名度不高以及社会认同度低和综合性大学哲学社科学报的竞争与挤压等外部威胁。据此,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发展应该更新办刊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办刊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特色栏目取胜,栏目策划、组稿从“学科研究”转变到“问题研究”,变不良循环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高校社科学报该采取什么样的办刊方针,具备什么特色,是一个值得认真、深入探讨的问题。理工科高校社科学报除了服务于所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外,还应在特色方面下功夫。在诸多特色中,综合性理应成为理工科高校社科学报的着眼点和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校社科学报品牌的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报品牌是当前高校社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增强高校社科学报活力,提高办刊质量,进而扩大学报影响的重要途径。个性化、精品化、特色化、亲和力和影响力是社科学报品牌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8.
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数量众多,作为交流学术思想,浓化高校学术氛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术研究阵地,如何不断地提高刊物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刊物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实践中应客观看待"核心期刊"或期刊索引来源期刊的遴选与评价,通过树立合理的办刊理念、找准学报发展定位、特色栏目、通过多种渠道开拓优质稿源、加强学术策划、建设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等多种措施,探索不断提高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特色化强刊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社科学报办刊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科学报目前趋同现象严重,大多缺乏个性和特色,这与办刊理念有很大关系.办刊理念决定着学报的办刊方向和办刊水平.因此,学报必须与时俱进,更新办刊理念,主要表现在:找准定位,开放办刊;加强策划,面向市场;锐意创新,树立品牌;以人为本,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 2 0 0 1年 8月 7日、2 0 0 2年 4月 2 8日和 7月 1 6日关于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三次重要讲话精神 ,总结和交流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经验 ,研究高校社科学报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探讨深化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推动学报事业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2 0 0 2年 7月 2 8日至 3 0日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在京召开了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 ,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 ,教…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科期刊的定位与特色,关乎高校社科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品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的学报,一定要立足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实际,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力戒盲目攀比,好高骛远。  相似文献   

12.
期刊的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势不可挡。面对国外大刊的强烈冲击,中国期刊市场处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期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群,是期刊界面临的重点课题。中国期刊的发展就是要冲破传统的运作模式,打造全新的办刊理念,树立品牌意识,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从而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学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高校学报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认为高校学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主要有四点:第一,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第二,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高校学报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第三,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第四,高校学报编辑学的研究为学报的繁荣发展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西部新建高校科技期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新建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向西部、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人才与科技资源,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才能实现大学的办学目标,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强省强区的国家战略.西部高校的科技期刊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科技信息资源库的优势,为西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社会服务是高校科技期刊办刊定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省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高校社科学报是我省社会科学成果的主要载体,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而且能够为我省的社会科学研究乃至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然而,我省目前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与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刊物整体质量不高,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界以及我省社会科学期刊界中缺乏竞争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是高校社科学报在名刊、名栏工程背景下生存发展的第一步;是高校社科学报提高学术品位、塑造品牌的必由之路;有助于高校社科学报的收藏、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名刊、名刊工程及其导向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名刊是具备高校学报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而“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导向功能在于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高校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学报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对科类专业结构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然而,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不要在眼花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面前忘掉了大学教育的本质特性。让我们记住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话:“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从而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舍弃长远责任的危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文章以人才市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科技发展三方面的需要作为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提出了优化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