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现代一个很有见地的修辞学家,他在《白话文学史》和《国语文学史》中对古典诗词一语中的的评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观点,是中国修辞学宝贵的史料,他关于文与质、用典与白描、不讲陈词套语及具体、原则与风格的看法,是很值得认真研究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刘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人所著各本中国文学史在讲到南宋作家时没有一本没提到他的。然而对于他的生平的介绍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不是说法不一,就是语焉不详。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他的籍贯 刘过的籍贯在哪里,各本文学史的说法很不一致。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郑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襄阳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刘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泰和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以下简称“陆、冯《诗史》”)说:“刘过,字改之,太和(今江西泰和附近)人,一作庐陵人,更有作襄阳人者。”中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  相似文献   

3.
刘过其人及其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人所著各本中国文学史在讲到南宋作家时没有一本没提到他的。然而对于他的生平的介绍和对于他的作品的评价,不是说法不一就是语焉不详。下面谈一谈对一些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他的籍贯 他的籍贯在哪里各本文学史的说法很不一致。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郑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襄阳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刘本《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泰和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以下简称“陆,冯《诗史》”)说:“刘过,字改之,太和(今江西泰和附近)人,一作庐陵人,更有作襄阳人者。”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研所《文学史》”)说:“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对于刘过的籍贯,历史文献是怎样记载的呢?据《四库  相似文献   

4.
正陈国恩教授的《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近期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他辛勤耕耘的重要收获,也是他学术风格的又一鲜明体现。陈国恩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多年,成果丰硕。从早年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到后来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文学批评与思想争鸣》及今天的《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等,他的中  相似文献   

5.
浅草社是我国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关于它成立的时间,历来的说法很不一致。陈金淦在《关于浅草社成立的时间》一文中作了考证。他首先叙述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三种意见:其一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提出的一九二四年,以昏沿用此说的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田仲济和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其二是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提出的一九二三年春,沿用此说的有九院校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其三是冯至在《鲁迅与沉钟社》一文中提出的一九二二年。——实际上,对浅草社成立时间的不同说法不止这三种,据我所知,杨晦在《怀念翔鹤同志》一文里认为是一九二三年  相似文献   

6.
卢谦 《江苏教育》2007,(7):30-30
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清华大学除了担任中文系主任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学史》《现代文学讨论及习作》《中国文学批评》《文辞研究》等十几门课,朱自清先生工作非常繁忙.他又是怎样备课的呢?  相似文献   

7.
唐弢同志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问题》中说:“我说我们可以有多种文学史,我个人要写,就写一家言,写我自己艺术欣赏标准,那个后来去搞了植物学的蔡希陶写过几个短篇小说,我一定要写他。他是写四川、云南边区少数民族生活的,至少有五篇左右,很有特色。”又说“鲁迅生前赞扬过两个人:蔡希陶和裴文中,《中国新文学大系》总结了中  相似文献   

8.
以小说家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叶圣陶,还是中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大部分收在专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里。《稻草人》“是中国有新的健康的儿童读物的开始”(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八十九页),收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二年间的童话二十三篇。初版于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三二年,共出六版。叶圣陶自己很喜欢这本童话  相似文献   

9.
陈思和 ,著名学者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等数十种专著和论文集。 1988年始自创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等 ,90年代主编《逼近世纪末文学》系列丛书 ,1999年 9月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这本书是他自 90年代初提出“重写文学史”口号以来的一次重大实践。  秋 :陈思和教授 ,您好 ,很高兴能采访到您 !我这次想就中学语文的有关话题对您做个专访 ,您看可以吗 ?陈 :可以的。我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秋 :我首先想问您的是 :您是如何…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以其艺术风格的卓然独步和比谁都出色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被誉为中国新文学史“第一部伟大新诗集”的。“郭沫若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可以称得起伟大的诗人”,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有《女神》这部为中国新诗奠定基础的新诗集。“伟大新诗集”《女神》问世以来,文艺界、学术界对其思想内容的研究,以及其他某些方面的专题研究,出现了一些很有见解的文章;但是,研究《女神》艺术风格的专论,迄今似乎还没有过。而那些顾及《女神》艺术风格特征的论著,看法既不很一致又不免过于简略,缺乏翔实的描述,很难使人得到深刻的共识和印象。因此,专就《女神》的艺术风格问题,作些讨论,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1.
马利安·高利克是斯洛伐克共和国著名的汉学家。他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的世界文学观念贯穿了其全部研究进程,其中《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等论著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肯定。近年来,他转向了《圣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为中西文化思想相互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依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2003年6月19日高利克被斯洛伐克科学院授予了2003年最高荣誉奖,成为声望显赫的比较文学大家。  相似文献   

12.
论黄虞稷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虞稷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的《千顷堂书目》 ,作为私人藏书目录 ,体例严整且具创造性 ,开著录一代著述之先例。他参与编修《明史·艺文志》 ,“去前代之陈编 ,纪一朝之著述”的体例 ,即以《千顷堂书目》为据  相似文献   

13.
海外汉学家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不仅在印刷和校对方面有明显错误,而且在史料和学术判断方面有诸多失误或不甚严谨处。对此.笔者按页码顺序进行了摘误,且加以适当的考辨和说明,以期有益于读者,并有助于《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4.
拟从史实的角度、参撷相关文献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的几处表述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就现行关于《论语》的界说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人的学习风格入手,对感知风格、记忆风格和思维风格的基本含义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在英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英国文学史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突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须把更新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诗歌的起源问题,有史以来,历代论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诗经》时代汉水流域的诗歌创作和流传不仅异军突起,而且蔚然成风,成为一方诗歌沃土。正是在这沃土之上,才处处响起了《诗经.周南.召南.鄘风》嘹亮的歌唱,才从汉水流域的大山腹地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武双全的著名诗人尹吉甫。尹吉甫的出现,即便不能说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与汉水流域有否渊源关系,至少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彰显了汉水流域厚重而突出的诗歌传统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修《清史》体例体裁可采正史纪传体,但应有所创新;在编纂思想上应遵循实事求是的指导原则,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叙事记人;从节省篇幅和沿正史之续的角度考虑,文体上宜用简易明快之文言文叙事状物;关于新修《清史》内容之取舍,应比较《清史稿》之得失,参戴逸教授相关意见并结合个人思考,新修《清史》似应保留《天文志》,并增设《洋务志》、《革命党人列传》、《南明载记》、《太平天国载记》等若干。  相似文献   

20.
<吕著中国近代史>是吕思勉先生运用爱国主义基调写成的力作.该书从本土化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主义评判标准展开研究,坚持论从史出,见解独到,处处闪耀着吕先生高明的史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